“大凉山不大,小凉山不小”。这是熟悉凉山州的人的一句偈语。已经不记得去过凉山州多少次了,去过的地方以及重复去过的地方都深深地装进脑海里。2020年8月20日,当“脱贫攻坚凉山州采风行”再次启程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昭觉一线,因为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前往凉山州的地方,时光回溯,已是1995年夏秋之季的事,转眼25年过去了,这25年里,竟再没机会第二次去昭觉,那个在脱贫攻坚版图里,被列为“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的昭觉县,如今长成了什么样子?朋友家乡下的院子是否还在?那夜里的村巷是否还是高低不平,那些穿得尘垢满身,衣服和脸庞一样看不清眉目的面孔是否依旧?

当年留给我的乡村记忆里,是一幅对比十分鲜明的图景,朋友家的热情、彝族妈妈的欢喜笑容、虽然简陋却十分干净的院子和房前屋后的花草,出家门不远的碧绿的田园,但这一切却与周围格格不入,他们似乎在极力引领着什么却又那么无奈。更多的地方,我看到的是脏乱混居的土坯人家、席地而坐的三三两两的彝族同胞,人畜混杂,夜里没有一盏路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巷道,偶遇出门的当地人会举着火把照明,他们身上的查尔瓦互相摩擦碰出沙沙的奇怪的响声,夹杂着根本听不懂的彝语,记得有一天晚饭后我只走了小半条街就吓得再也不敢夜里出门。

今天的村寨新貌

8月20日的清晨,连日暴雨后的西昌格外清新,阳光展露出迷人的笑容,打消了所有人对天气的担忧。

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的火普新村,距离西昌市60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位于大凉山腹地,途中透过玻窗往外看,车子一直沿着盘山公路在上行,虽云山雾绕,坡急沟深,但脚下并无颠簸感,之前看过一张航拍图,这条通往火普新村的山间公路就像一条光滑的银练缠绕着大山,在最平坦处,一栋栋白墙黑瓦的新房则沿公路集中而建,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后,终于看到类似村公所的地方,村口大石上三个红色的大字“火普村”映入眼帘,下车那一刻,高寒山区陡降的气温和呼呼的寒风让人一下忘了这还是8月之季。

昭觉县政协副主席何平,今年5月刚上任的火普村第一书记曾远旭等早早在此迎候。火普村是凉山州广播电视台对口帮扶点之一,同时也是绵阳涪城区人大常委会、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和新皂镇对口帮扶的精准脱贫村。前任第一书记马天便是州广播电视台教育栏目的制片人,现任第一书记则是绵阳下派的帮扶干部。站在院子中央,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火普村的宣传栏,那一张张照片、一行行文字,满满的是感恩之情。站在观景台,满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大棚昭示着火普村人的新生活和新生机,沿村道来到村民吉地尔子家,女主人正围风车打荞麦,上幼儿园的孩子正值假期,在院子里玩耍,一排住房里,有客厅有卧室有厕所有厨房,功能分区,配套完整,同行的艺术家朋友也去吉地家的厨房象征性地揭了下锅盖,只是为了感受下那一份烟火之气。继续穿行到大棚区,有村民正在大棚里收割红油菜,新鲜的菜蔬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有扛着麻袋准备送去卖的村民正走在路上,麻袋里装了烘干的羊肚菌等干货,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则是黑色的灵芝大棚,这种被叫作金地灵芝的菌类,像一支支盛开的金色的花朵,亭亭玉立,低调又惊艳地高举着火普村人的希望。徜徉在村子里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从通到每家每户的柏油马路、通讯、用电、自来水以及干净整洁的环境,路上看不到牛粪羊粪,到村民们各自劳作的身影,安详的面容,或许夜晚会听到他们劳动后归家的笑语、欢快的歌声以及满足的酒嗝,还有村干部们走村串户的“火塘夜话”,不厌其烦的教他们道理和本领,过去的“冰土”不仅已解冻,还会更加红红火火。(注:火普村原名冰土,意思是高山之巅)

如果说火普村全村脱贫后越来越火了,那三河村是真的越来越靓了。看到三河新村的第一眼,感觉像是到了一个打造完美的现代度假村。果然,经三河村原第一书记张凌介绍,三河村一共有9个安置点,我们一脚踏上的正是三河村最大的安置点,共29户,紧挨着便是三河村的民俗坝子,他们要走的是让搬迁新居的村民们能吃上文化旅游这碗饭。

在青山绿水环绕中,黄墙黑瓦的民居错落有致,雕花木窗与门栋,充满典型的彝族色彩,虽非花开时节,房前屋后的数百株桃树仍摇曳多姿地描绘出春日世外桃源的乡村美景,行走之中,处处感受到清风拂面的怡人心境。原来的三河村是典型的彝族聚居贫困村,地处海拔2500米的山梁之上,村民世代居住在条件简陋的低矮夯土房中。自2018年三河村实施易地搬迁以来,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对三河村进行了立体帮扶,一共建设了134套安全住房并配套完善的附属设施,从健身房到文化活动室到健康室一应俱全,此外,安置点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旅游元素,如今,游客体验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都已全部建设完成,36.5公里的路面硬化都已建成通车。

脱贫攻坚给三河村带来了巨变。走进三河村村史馆,在张书记引导下,从过去贫困的三河村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三河人的奋斗历程、精神风貌以及历史文化,从前厅到序厅到情牵、回望、奋进、新风、溯源,一件件物品承载着历史沧桑,一幅幅图片记录着变迁历程,一张张笑脸表达着发自肺腑的幸福和感恩,一处处实景浓缩着点点滴滴的深情和记忆。

中午时分,走出村史馆,骄阳当顶,心里更是激荡着突突升腾的火苗,这还是我25年前残留在脑海中的昭觉乡村吗?恍若隔世。在下午的继续行走中,保留下来准备做旅游参观基地的彝族土坯老房总算勾起了一些昨日印迹,强烈的新旧对比反差,再次让一行人发出唏嘘。我在彝族村民吉好也求家求证到了这个脱贫之家的真实故事。

吉好也求一家七口人,过去靠种荞麦等农作物自给自足,满足温饱都难,更谈不上五个孩子还能上学。2018年三河村扶贫易地搬迁启动,按照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不超过100平方米的标准,吉好也求一家分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新房,建房的费用,政府补助了一部分,吉好自己只掏了一万元。2018年大年初七,吉好一家带着新添置的小部分用品,几乎是拎包入住进了有窗帘有新床有柜子有家电的新房,洗衣机不太会用,得现学,厨房太干净了,还不大习惯,厕所用了要冲洗,得记住……这一年,吉好也求除了住进了新房,还种了12亩地,种的土豆、荞麦和玉米卖了近两万元,又学习了砌砖技术,在搬迁安置点打工,算是额外收入。2018年,吉好也求家的家庭总收入达到64280元,人均纯收入达8700多元,远远超过了脱贫指标。

即便如此,五个孩子中,大女儿已出嫁,老二也外出务工了,还有三个适龄孩童要上学。学费依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是扶贫政策彻底改变了三个孩子的命运,如今,三个孩子都免费进了小学和初中,在吉好也求的新家,一排排奖状是孩子们最好的报答。长相清秀能歌善舞的小女吉好友果还清晰的记得给习爷爷唱的《国旗国旗真美丽》,那之后,友果出名了,不仅上了央视,还去国外参加公益演出,见了世面,但回到家里的友果,依然会帮爸妈干活,去地里搬荞麦,捆扎,帮家里的小卖部卖东西,依然追星王俊凯,满屋都是她偶像的海报和照片。

如今吉好也求家的旧屋也成了旅游参观点,和其他保留的旧址一起,成为三河村打造体验观光旅游的一部分。

看老村游新村,品彝家美食感受红色文化,用旅游经济带动三河村集体致富,村民们未来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幸福。

这不是一次风光旅游,但却看到了最美的乡村。带着传播脱贫攻坚成果的使命,却总能发现不同寻常的风景。又是值得期待的一天,这一天要去的是特布洛乡的谷莫村。据说谷莫村有两张名片,一是获得了“2018中国最美村镇精准扶贫典范奖”,当年全国获此殊荣的村镇只有四个。二是在央视热播的扶贫主题电视剧《索玛花开》的原型拍摄地,到了之后据该村第一书记余国华介绍,2019年,谷莫村再次被评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村。车行30公里后,展现在眼前的谷莫村再次刷新所有人的眼。

虽然错过了索玛花开的时节,但甫一进寨门便闯入眼帘的格桑花却开得姹紫嫣红,格外娇艳,宽阔的露天广场旁,红底黄字的围墙用汉彝双语表达着全村人朴实的愿景,大型浮雕传递着彝族人的文化图腾,从寨门到篮球场、步道、幼儿园、小学、修葺一新的民居,每一步都像是走在图画里。陪同的县政协何主席感慨地说,确实变化太大了,原来这里全是羊肠小道,去年来时道路还没硬化,只有吉普车才上得去,前不久再来,我把现在的村子照片发给曾经在这里工作了很多年的老父亲,他完全不信,那时候,这里的人都想离开,现在都想回来了。

沿河走着,一路溪流潺潺,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一颗颗巨大的核桃树已挂满果实,余书记介绍,这个村又被称为核桃村,一颗成熟的核桃树一年能卖到4000-5000元的收入,村里好多核桃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都挂牌做了保护。光阴从树枝间的缝隙渗进来,感受的已不只是光阴,还有惠顾一方子民的大地的润泽和自然界的哺育。沿村前行,跨过拱形石桥,一群彝族妇女安静地散坐在休闲广场纺织,眼里手里都是活,有一位手脚麻利的阿妈吸引了我的目光,一问阿妈已经72岁了,老公76岁,带着孙女一起过。虽然政府给的低保、养老金都有,但阿妈一辈子勤劳闲不住,纺织查尔瓦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收入,一件查尔瓦可以卖到700元,好的时候一个月有2000-3000多元的收入。旁边一位秀气的彝族小姑娘叫吴尔果果(谐音),她告诉我,她有两个弟弟,最小的进了村里幼儿园,他和大弟弟都在乡里上学,上学的路要走半个小时,但已经习惯了。9月份开学她就上小学四年级了,学校开了语文、数学还有英语课,不过她羞涩地说,她学习不太好,因为听不懂,但她会好好学,长大了想去北京上大学……我握着她的手鼓励她,好好努力,你的愿望会实现的。

一个人在阳光下的村子里穿行,邂逅另一位村干部木坡曲尔,便一路攀谈,边走边看,不知不觉中,三拐两拐,曲尔把我带到一户人家,推开院门,迎面看到的是一栋崭新的民居,门牌上挂着“中国最美村镇谷莫村民宿”的牌子,从墙上完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联系卡”上看到,这家户主叫贾古曲布,家庭人口3人,劳动力2人,耕地面积1.8亩,计划脱贫时间是2018年,巩固提升时间是2019年,以下脱贫攻坚进程中的“不愁吃不愁穿、有安全住房、保障义务教育、人口出生率基本医疗、有安全饮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经济收入达标”等所有指标全是“勾”。户主不在家,大妈带着五六岁左右的孙子迎候我们,因为语言不通,曲尔做了义务翻译。这里的民宿基本建筑均为上下两层,大妈家共有四间房,来了客人再从柜子里拿出干净的床上用品铺上,一楼的客厅是共享空间,厨房里可以自己动手做饭,也可以委托房东帮采买帮加工,房费一晚最高100元,但由于村里刚启动乡村旅游时间不长,管理也还没跟上,所以来的游客并不多。大妈负责民宿经营,还养了4条牛6头猪,儿子在一家电力公司从事高空作业的工作,每个月有一万多元的工资收入,大妈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据陪同的乡干部介绍,谷莫村全村600多人151户,原有贫困户33户,现在已全部脱贫,今年即使疫情影响,前三个季度,也能达到人均纯收入9000多元。村里的计划是第一阶段脱贫,第二阶段谋发展。从县到乡到村,从他们充满信心的讲述和眼神里,相信不久的将来,如有机会再来,看到的一定是另一番模样。

产业与乡村振兴

连日来走乡串户,从火普村到三河村到谷莫村再到悬崖村,尤其是某日下午看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的沐恩邸社区,作为全县28个乡镇81个村最大的集中安置点,一共解决了1428户共6258人的生活安居问题,在这个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高能社区,曾经生活在贫寒线上的彝族困难户们从村民到居民,在社区干部们点点滴滴的帮助教化下,开始全面融入新生活。

家是宽敞了,村子也变漂亮了,不再担心吃不上饭了,曾经做梦也没想过的生活扑面而来,但如何才能让刚刚脱贫的村民或新城镇居民们有可持续的生存之道?帮只是暂时的,扶也是有限的,本领强大才是长在他们身上的支撑。这是280多万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干部们每天都苦苦思索的问题,他们在夜以继日的不断探求中寻找着破题的钥匙。

在火普村,现任第一书记曾远旭介绍说,脱贫前的火普村集体经济只是一个空壳,172户706人,全部为彝族人,2014年识别时贫困户是79户243人,贫困发生率是34.8%,占到了全村的三分之一。自开展脱贫帮扶以来,我们重点发展集体经济,采取贫困户+党员+村集体经济的模式,除了传统的老三样,我们请了省农科院的专家们做指导,搞起了大棚种植,最初选了草莓,发现不好管理,现在换成蔬菜大棚、羊肚菌、金地灵芝等,尤其是金地灵芝,是经过村干部和省农科院技术人员充分论证后选择栽种的经济作物,周期短、产值高、技术难度不大,管理相对容易,又适宜火普村的气候土壤,如今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2019年栽种的30亩金银花也托管给了集体,当年村集体经济账上收入5.2万元,今年能接近10万元,这样,老乡们包包里有了,村集体经济也有了,就能为老百姓做更多实事,提整下他们的精神生活了。

如果说火普村还只是一种探索,而涪昭农业产业园的公司化运作则完全走上了智能化、市场化的道路。位于昭觉县四开乡好谷村的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将我们完全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新天地,600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玻璃温室、育苗室、培训中心、种植大棚、露地蔬菜基地,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农产新品让人脑洞大开,像是走进了一个玩种植的游戏大观园,总经理赵继飞说,在这里可以实现水肥一体与农业物联网全覆盖,通过物联网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各种内部环境数据,自动控制保温、通风、供暖等设施,保证作物良好生长。整个产业园将分3期共建成5000亩,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凉山州面积最大的农业产业园区,能最大功能的解决和吸纳周边安置群众就近务工,帮助就业,让“搬得来”还能“稳得住”。听得激动,还不忘在果蔬大棚里边走边摘边尝,那酸酸甜甜的番茄汁味正像是走在脱贫路上的大凉山,带着阳光的新鲜,却又回味悠长。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种养殖业,利用天然优势开发旅游业,建民宿,博物馆,打造温泉山庄,改造瓦里洛民宿古村落,振兴乡村,发展社区经济……“能想的法子都想到了,越想感觉办法也越多了。”在沐恩邸社区,晒得黑黑却仍透着帅气的29岁书记海来木呷,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短短的时间已多岗锻炼,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间正在上课的彝绣培训班,一群背着娃娃年龄不等的妇女各自拿着袜子低头在绣花,还有一位老师穿梭着作指导。正面墙上几个字格外醒目:“守着家、抱着娃、挣着钱”已说明一切。木呷说,她们绣一双袜子可以挣18元,这些都是有订单的,也就是她们不用出门就把钱挣了,还能照顾家照顾娃。

在昭觉县尼地乡瓦里洛村,他们也有自己的“生财之道”,尼地乡书记陈劲松指着正在建设中的古村落说,这是我们集中打造的体验式旅游度假目的地,有彝家风格的民宿,有当地独特的火盆烧烤,有新鲜的空气和高山流水,走不远就是规划中的谷克德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697.7公顷,目前已建成山间栈道,可以穿过公园的核心景区,一直走到环山公路上去。一会儿你们就去感受下那里的高山草甸和负氧离子,索玛花开的时候,你们再来,满山遍野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花海,等景区建成了,来的游客多了,这里的老百姓也会富裕起来。

在前往谷克德湿地公园的路上,看到不远处有一缕炊烟升起,远远地飘来妇女孩子们的笑声,他们正在准备烧烤和羊肉汤锅,山坡上有自由自在的羊群,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昭觉,早已不是我曾经认识的那个昭觉了。

索玛花是杜鹃花的彝语名,即迎客之花,作为大凉山地区一种特有的花种,每年一到毕业季时节,索玛花的芬芳便会萦绕在大凉山的整个山头。古代诗人就留有“水蜂岩蝶俱不知,露红凝艳数千枝”的佳句。连日来,带着对索玛花花语与臆想的期待,一张张闯进脑海的面孔总在我眼前晃动,彝家小姑娘果果的羞涩,老阿妈皱纹里溢出的笑容,木坡书记从包里掏出一把核桃时的真诚,那些天翻地覆的变化背后,我更多看到的是奔波在扶贫一线的280多万帮扶干部们,这些天如此近距离地靠近他们,他们的名字和面容一遍遍地在脑海里翻腾,“刚来的时候,我也是很白的,现在晒黑了,更接地气了……”“记得把你们拍的照片发给我,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你们的支持……”“小时候我就想,怎样才能让这里的阿妈们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现在为了我的村民们,辛苦一点也值了……”“我已经两个星期没有回家了,从早上到现在,我还没吃上一顿饭呢……”“继续走啊,还有更好的呢……”一句句白描般的话语却句句走心。我知道,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并非收官就完,要让曾经的贫困山区困难人家,从物质到精神实现真正的脱贫,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但美好的生活就像已经生长了十年百年,每年都会如期盛放的索玛花一样,一定会在奋斗的路上花开盛世,一路芬芳。

【作者简介】

盛红: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理事,四川省书画艺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资深媒体人,策划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