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我走进了革命老区湖北谷城县茨河镇西北部的深山。

今天,我进山,不为别的,就是要走进杨村、青鞍山、马家塆这三个省级贫困村,亲眼看一看脱贫攻坚的新变化。

杨村甩掉穷帽子

不知翻了多少山,拐了多少弯,我终于来到了棋盘山上的杨村。

大凡贫困村,都是由一家家贫困户“撑”起来的。杨村,五个村民小组,三百零五户,九百二十一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一百四十五户,四百四十六人。

杨村的贫困户,到底贫困到啥样呢?

村党支部委员、年轻的妇联主任肖彩云,给我们介绍了村民刘荣山的贫困状况。

刘荣山,一家五口人。2016年以前,五口人住着三间破屋子。墙是土坯垒的,屋顶是石棉瓦盖的。顶上漏雨,墙上漏风。厨屋的墙,是泥巴糊的。穿的衣裳,是别人送的。一家子人吃饭,连个桌子都没得。种了四亩山地,只能收点苞谷麦子。遇到不好的年成,粮食收的少,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一天只吃两顿。收麦子时,吃的是稀溜溜的面籽籽;收苞谷时,吃的是稀溜溜的糁子糊涂汤。家里穷,远近闻名,两个儿子都找不到人(指说媳妇)。大儿子刘海军,1980年生,因说不到媳妇,只好远离家乡,到外地做了上门女婿。老二刘海波,1985年的娃,2016年都三十一岁了,还没有媳妇儿上门。2017年时,才娶了外地一个女子。由于刘家穷,媳妇娘家人死活都不认,父母从未来过,媳妇的户口到现在都不让迁……

其他贫困户,与刘家相比,也都是半斤与八两。

贫困村,要想摘掉贫困帽子,首先就要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家庭一穷,人就矮三分,在人场里直不起腰来。

走出贫困,是每一个贫困户的迫切愿望。战胜贫困,是各级政府的夙愿。

杨村地处穷乡僻壤,是谷城边远山区村。贫困户,怎样才能走出贫困?村里怎样才能如期出列?

为了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确保全村整体出列,谷城县县长黄克立,把杨村作为自己的扶贫点。茨河镇镇长高文生,更是把杨村作为自己包保的村。为了一个村脱贫,县长、镇长齐心协力。

贫困户之所以贫,核心就是缺钱。农村人常说,有钱就是男子汉,无钱便是汉子难。

贫困村要想出列,首先要让贫困户致富。贫困户致富,就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要有项目。发展项目,必须要有资金。没有资金,一切都是空谈。

就说刘荣山家吧。

过去,刘海波在这山里靠贩卖点野生药材过活,什么金银花、野菊花、艾蒿、八月炸的,一年摸个几千块,只能解决买个油盐钱,哪有一点存款?

“做梦都想家里富,只因没本钱,咋发展?”刘海波苦涩地说。

刘海波迫切想发展致富项目,村里抓住这个先决条件,帮他办了六万元的贴息贷款。

杨村山高,气温低。刘海波根据山里特点,2017年在自己三亩地里,发展玄参、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

三亩地,刘海波嫌少没有规模,何来效益?虽说不是一口吃成个胖子,但也总得有点块头吧。

2018年,刘海波在村里支持下,流转村民闲散土地二十亩。有了这二十亩地,刘海波觉得有搞头了,可以大干一场了。他把这些药材当“宝贝”,和妻子胡毅精心侍弄着。五六月间大中午,太阳当顶晒,两口子还在药材地里薅草。

经过三年管护,刘海波种的药材,今年就可以卖钱了。10月11日,我进村这天,刘海波正忙着挖玄参。

刘海波说:“一亩地能挖个二千斤,三块钱一斤,就是六千块,二十亩,收入个十一二万元,没得一点问题。”

“还掉贷款,也还有六万块。你就不再是贫困户了。”我笑着说。

刘海波“嘿嘿”一笑,说道:“长这么大,哪见过这些钱?”刘海波有了药材产业,又在培育药草幼苗,一部分自己扩大面积,一部分卖钱。

实施精准扶贫后,刘荣山的三间破土坯房子,在危房改造中,国家补贴一部分资金,他又自筹了一部分,在2018年秋投入八万元,新建了一栋三合院的砖瓦房,面积达一百平方米。现在,只要一说到自家的变化,六十九岁的刘荣山张口就说:“土屋变瓦房,住房有保障。”脸上洋溢着幸福。

我们看到刘荣山一家后,又看了精准扶贫户方桂元。

七十一岁的方桂元,全家四人,两个弟弟是哑巴,只有他和五十八岁妻子钟明凤是健全人。他这个家,以妻子为主,方桂元帮些忙,两口子盯着养殖业搞发展。2018年,他家养猪十头,养牛五头,这一年卖肉猪、小猪娃、小牛娃,一共收入了八万多元。

去年,钟明凤被村支两委评为“勤劳致富模范”,她又养大猪十二头,收入十一万多块钱。今年,她又养了二百多斤重的大猪六头,七八十斤的四头;还养有两头母猪,今年卖小猪娃十九头,收入了二万二千多块钱。

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镇、村和驻村扶贫单位的合力帮扶下,有的发展种植业,有的大搞养殖业,还有的是劳务输出,现在都已脱了贫,致了富,有的还是存款户。

还有六十六个贫困户,村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了四个移民点,安置了五十八户,分散安置了八户,他们离开了难以生存的穷窝。

农户脱了贫,村里经济有收入。2016年,杨村彻底甩掉了贫困帽子。

青鞍山村无贫困

告别杨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我到了青鞍山村。

青鞍山村,就坐落在青鞍山上,村民们就散居在山间。他们看的是山,走的是山,生活靠的也是山。全村二百一十七户,八百零一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一百三十一户,四百二十八人,超过了一半。

青鞍山村,山高气温低,资源条件差,经济难发展,村民生活处于贫困中。

四组村民胡忠书,就是典型的精准扶贫户。

今年四十九岁的胡中书,一家五人,两个大人,三个娃子,夫妻俩种着八亩山地和四亩薄田,一年四季忙着种庄稼,收的粮食只够糊个嘴,家无一点活钱,穷得叮当响,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精准扶贫开始后,村里帮胡中书调整思路,利用山区野草、树叶子多的优势,农户有养牛、养猪的传统,发展养殖业。

现在养牛值钱,一头牛能卖上万元。

2014年,胡中书就养了三十头牛。他的心有点大,想一年脱贫。

山里人有句土话:“想的是个点,去了是个眼。”谁知,牛的品种不适合,草料又供不上,养起牛来很艰难。

第二年底,胡中书把牛全卖了。喂了两年,没赚一分钱,算是保住了本。胡中书形象地说:“看着是条路,走着摔一跤。”

决心要致富,养殖走新路。胡中书不泄气,鼓足劲,在2016年又开始了养猪、养蜜蜂。

胡中书发展养殖业,国家产业奖补政策,每年奖补他一万块,另有小额信贷十万块。

山上的猪草多,饲料足,六十头猪,养得膘肥体壮,槽头一派兴旺;三十五箱蜜蜂,进进出出,采花酿蜜,也是一派繁忙。胡中书看到自己的猪和蜂,喜在眉头,甜在心上。果不其然,当年收入七万多元。

2020年前十个月,胡中书已卖小猪娃三十头,肉猪四头,收入了四万五千元。还有存栏肉猪十五头,估算了一下,至少还值七八万。

从2016年到2020年,胡中书的养殖产业,纯收入五十多万元。

过去,家里没钱,一家人住着三间破旧的土房子,面积八十个平方米,进深浅,开间小,房子窄,屋里也没啥家具。2018年,胡中书投资三十五万元,兴建了一座四合院,面积多达一百五十个平方米,是青鞍山村唯一的一户四合院。“有了新房子,能搞农家乐了。”胡中书又有了增收的新项目。

在青鞍山村,还有一个典型贫困户,那就是六组村民胡春辉。

胡春辉家有三口人,他和哥哥胡春柱,还有哥哥的女儿胡小凤。

2016年以前,三口人住着二间半土坯房,屋里黑黢黢的,墙上到处是裂缝,只要是下暴雨、下雪,就怕倒塌,赶紧借住到别人屋里。

胡春柱在家种苞谷、种魔芋,种苞谷收点粮食一家人吃饭,种点魔芋可以卖钱,另外喂猪,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胡春辉则走出大山,有时在襄阳城,有时在茨河镇,打些零工挣点钱,除供侄女小凤读书外,还要补贴家里买油盐。

常年在外打工,生活不均衡,加之年龄大了,胡春辉得了胃病,逐渐严重起来,只好回到家中。至此之后,就连侄女小风上学读书都没有钱了。

兄弟俩虽然贫困,但并不懒,他们有着强烈的致富愿望。

2015年,兄弟俩开始养了二头母牛,靠繁殖小牛娃卖钱;再加上胡春辉打点零工,这样一家也能见点收入。

脱贫致富,不落一户。2017年,襄阳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扶贫工作队,从近百里外的襄阳城,风尘仆仆地上了青鞍山,帮扶青鞍山村整体脱贫。

机关工委副书记陈三星,走进了胡春辉家,胡家成了他的帮扶户。

“先解决他们的危房问题。”扶贫工作队和村里研究决定,采取分散安置的办法,帮助胡家兄弟建起了新房。2018年底,胡春辉一家三人走出了土坏屋,搬进了新瓦房。随后,胡春辉又挨墙建起了厨房。现在,刮再大的风,下再大的雨,胡家兄弟的住房,再也不用揪心了。

“其次是要让孩子好好读书。”山里孩子,读点书不容易;尤其女孩子,更是少有机会。

“不能让小凤失学……”“再苦,也要让小凤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改变下一代命运……”平时,陈三星只要和胡家兄弟拉家常,就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让娃子读书的好处,鼓励他们让小凤多读些书。

小凤要上高中了,陈三星知道这个家庭有困难,经询问得知国家助学金二千五百元,地方生活补贴一千五百元,也都落实到了小凤头上。每年有这四千元垫底,再加上家中供点零钱、陈三星的帮扶,小凤上学就没问题了。

看到小凤没有像样衣服了,陈三星就请单位女同事捎些运动服来,小凤衣服的问题也解决了。

大家众星捧月,十人抬一人,这个缺少母爱的姑娘,得到了关爱,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学业。2020年高考,小凤也争气,考上了武汉的一所大学,十月份就去上学了。众人的帮助和努力,胡家终于有了大学生。

“小凤学的是幼儿教育专业,将来毕业后,肯定能找到工作。”陈三星信心满满地说。

怎样才能保证小凤能够顺利读完大学?陈三星又联系了一个企业经理,从资金上给予一些帮助。工作队与村支两委还决定,把年岁已大的胡春柱和上学的小凤纳入低保,父女俩的生活,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现在,胡家兄弟为巩固脱贫成果,养了三头牛,发展有魔芋产业,国家还为胡家发放了产业补贴,每年每人二千元。这些资金,能够更好地促进胡家致富。

在青鞍山村,一百三十一个贫困户,在生活上,住危房的,都已有了新居;不宜居住环境的,也都易地搬迁;在产业上,有养猪的,养牛的,养鸡的,养蜜蜂的,还有在外打工的……

现在的青鞍山村,水泥路四通八达;过去村民吃水像吃油,现在自来水进厨屋;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是更上一层楼:光伏发电年收入二十多万,养蜂收入九万多,养鱼一年收入三四万,种中药材年收入十多万,还发展有食用菌等经济项目,全年收入四五十万元。

青鞍山村,从2018年就不再是贫困村了。但包保干部们没有走,襄阳市直机关工委,谷城县农业农村局,茨河镇机关干部,镇林业管理站,仍一如既往地在扎扎实实帮扶着,对青鞍山村扶上马,送一程。

一百三十一个贫困户,虽然都已脱贫,但为了防止返贫,又鉴于各户经济基础尚不稳固,发展的条件也是参差不齐,村里和工作队决定,对他们继续实行全包全保,市直机关工委包保三十四户,谷城农业农村局包保十一户,茨河镇机关干部包保一户,镇林业站包保一户,村干部包保九户,党员包保七十五户,让所有的脱贫户,在致富的征途上越走越宽广,让他们过上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日子。

马家塆村有富路

山间公路,峰回路转,蜿蜒着直向大山深处。在翻过一道道山梁,走过一段段曲回萦绕的公路,我像坐过山车一样,来到了马家塆村。

马家塆村,地处杨家山,也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五十二户,一百四十六人。他们过去的贫困和现在的脱贫致富,与杨村、青鞍山村大同小异。

但是,马家塆村在脱贫攻坚中,花得最大气力、下得最大功夫、投得最多资金,就是打通进出大山的公路。这项大工程,牵连着村民们的切身利益。

从茨河镇到马家塆村,五十多里山路,要是在平原地区,修一条通天大道就行了。然而,要在大山丛中的马家塆村修一条公路,谈何容易?

这里千岩万壑,岩头难削,沟壑难填,寸土难移。要想修路,工程巨大,投资不菲。

原来,村党支部不是不想修路,只因那时修不起。“修路”,说说容易,要是真修,没有资金,寸步难行。群众摊不起钱,村民们只能是望路却步,望山兴叹。

过去,村民们要到镇上,或去买生产物资,或去看病,或去政府打个证明,或去拿个结婚证,仿佛咫尺天涯,寸步千里。

马家塆村没有公路,外面的人开车进不来,村里的群众出不去,交通异常困难,掐住了人们的脖子。

“农户想卖头猪,都没有人买。正是因为不通公路,农产品卖不成,村民守着资源,过着穷日子。”村党支部书记史君花告诉我。

1999年,时年二十一岁的史君花,从青海西宁嫁到马家塆村二组。第二年七月,一天夜晚十点钟,史君花的肚子突然疼了起来,要生小孩了。

“赶紧到镇卫生院。”可是,村里连个三轮都没有,咋去?丈夫只好请邻村断层沟的一个三轮蹦蹦车,冒着大雨连夜送史君花出山。

途中,史君花的羊水都破了。路,全是泥巴路,走一步,滑一步。走到阳坡处,山又高,坡又陡,丈夫全家人拼命地往上推着蹦蹦车。路上,史君花更是提心吊胆,害怕有个什么生命危险。

其实,丈夫的一家人,也是怕的要命:“君花远离父母,独自在这里,今夜里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母子人命关天,我们咋向她父母交待?”公公婆婆心里像锥子锥一样难受。

一会是上山,一会又是下山。经过一路折腾,直到夜里二点,史君花在一声声呻吟中,才终于到了卫生院……时至今日,史君花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地说道:“那一夜,真是从鬼门关里走了一趟。要是蹦蹦车翻了呢?要是来不及在路上生了呢?”

史君花后来才知道,马家塆村不通公路,村民们吃的苦头就更多了。

1998年的一天,一组村民马洪青,要到茨河镇上去赶集。那年,马洪青已是七旬老人,挑着四只鸡,到镇上去卖,在上一座大坡时,歇了三气。当他走完五十里山路,赶到镇上时,已是下午一点钟了,街上的集早散了,人也没有了。

马洪青站在街上,气不打一处来。他想了想,看看他认得的镇财政所徐同志买不买?便一气之下,把四只鸡挑到徐同志家门口,说要卖给他。

徐同志名叫徐大胜。看到马洪青挑着四只鸡,站在自己面前,徐大胜问明缘由,才晓得老马没有赶上集,鸡子没人买了。

徐大胜心想,我就是吃鸡,也不可能一下子吃四只啊?可一想到老人爬了那么大的山,走了那么远的路,又看到老人都这个时辰了,才来到自己门前,连忙说“要,要”,便笑呵呵地当即买下四只鸡。

当天,马洪青也回不成马家塆了,只好到镇附近村里一亲戚家过夜,第二天才回到自己家。

马家塆村的交通难,无需再多言。史君花生孩子,马洪青卖鸡子,他们受的是同样的罪:交通困难。这足以说明没有公路,给马家塆村民带来了多少艰难和困苦啊!

交通困难,困死了马家塆村:经济不能发展,农户不能脱贫,村民生活质量不能提升。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话,对马家塆太适合了。马家塆村不修路,永远致不了富。修通公路,就是决战贫困,就是最迫切的脱贫攻坚!

于是,他们不等不靠,自己动手。

2004年,在马家塆村,响起了一阵阵修路的炮声。这一年,村里争取到一万块钱,购买了炸药雷管,村民出工,从断层沟村修到马家塆村委会。虽然修的是土路,但路面有了四米宽,至少晴天能跑车了。

时间到了2010年,马家塆村第一次要修水泥公路了。

公路全长十里,路面宽二点五米,村里自筹十万元,国家补助了七十五万元。至此,马家塆村总算有了一条水泥公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家塆村的水泥公路,还是太窄了,货车难通行,小车错不开,摩托跑不成。虽说有条公路,但总是感到不顺畅。

马家塆村的交通,依然是人们的心病。

2016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村里抓住机遇,开始了第二次改造公路。

这一次改造,村里自筹二十万元,国家补助四十万元,在原有路面的基础上,再次扩宽二点五米,达到了五米,马家塆村民行路难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公路通,村子活。现在的马家塆村,大车小车,进进出出,畅通无阻了。

马家塆村虽然修通了致富路,但并没有停步。

2018年6月,四十岁的史君花,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从这年秋开始,马家塆村开始了第三次修路。这一次,公路要通到每个组,每个户。

为了修好通组、通户公路,总投资二百三十二万元,其中国家补贴一百二十万,襄阳市工商联、谷城县检察院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村里自筹了一百一十多万,修通了十二里水泥路和二十六家的通户公路,村里所有道路全部硬化。

也就在这一年,马家塆村整体脱贫出列,彻底结束了贫困村的历史。

“虽然还欠五十多万元施工款,但是村民们从此能在家门口坐车出山了,祖祖辈辈都没有做到的事,在我们手里做到了,这是非常值得的。”史君花欣慰地说着,眼里满是喜悦。

一组村民马大喜,家离村委会有五里,全是泥巴路,下雨,下雪,路上又稀又滑,一家老小出门极不便利。去年,水泥路一直修到家门口,他笑得合不拢嘴。

“史书记上任后,最惠民的是村里修了六公里路,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村的道路全部硬化,我们再也不走泥巴路了。”村民雷普义高兴地赞道。

一位山民的话,不可能说得有好深远。其实,全村通公路,户户通水泥路,何止只是不走泥巴路?而是从此有了致富路,所有农户都可以大力发展经济项目了。发展的养殖业种植业,也都能运往山外,卖上好价钱了。外面的大车小车都能进山了,往日沉寂的马家塆,将会变得热闹起来。

在这条致富路上,马家塆的村民,必将走向更加幸福的好日子。

尾声

人世间,没有人愿意贫穷一辈子。是人,都想过上富日子。只有消灭贫困,才能迎来富裕。

消灭贫困,就要同自然抗争,同人自身斗争,改造条件,创造财富,就能拥有丰衣足食,过上小康生活。

今天的杨村、青鞍山、马家塆,地下有药,空中有蜂,水中有鱼,山上有牛,树上有果,林中有鸡,圈里有猪,屋里有钱,村里有路……山还是那些山,人还是那些人,地方也还是那些地方,然而,决战贫困,各级领导,村支两委,决心如磐,意志如钢;举社会之力,众人移山,脱贫攻坚,使这三个省级深度贫困村赢得了巨变。

今天的茨河镇,经过六年奋力拼搏,终于刨掉了穷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群山作证,蓝天明鉴:梦想,在革命老区变成了家给人足的现实;向往,在革命老区化为了共同富裕的奇迹。

(帅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