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 肖

在村民眼中,她善解人意、任劳任怨;在村“两委”班子眼中,她敢想敢干、思路开阔;在同事眼中,她稳重大方、工作踏实。她就是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第一庭副庭长、舞阳县姜店乡郎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孙艳芬。

孙艳芬今年53岁,2015年9月,她被组织派驻郎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自驻村以来,她扎根基层,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村群众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成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赢得村民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舞阳县姜店乡郎庄村位于舞阳县城东北部,距县城近20公里。孙艳芬刚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实地走访并摸清村里情况,当时村里有五保户5人,低保户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是一个省级贫困村。

“刚到郎庄村的时候,村里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好多村民只依靠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活……”提起三年前的郎庄村,孙艳芬眼圈泛红,“看着村民们期待的眼神,我暗下决心,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来,给村里的老少爷们一个交代。”

说干就干。她在村里找了一间破旧的住室住下,随后,她挨家挨户地走访,亲切地与村民交谈,历时一个月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村民迫切的脱贫愿望等等。孙艳芬与村干部、老党员、群众代表进行真诚沟通,了解村里的热点、难点问题。建村室、修道路、引产业、抓党建、重文化……一件件具体明晰的事情呈现在孙艳芬的脑海中。

缺乏资金,她多次向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汇报,为村里赢得资金10多万元,用于村内道路、村室、卫生室、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产业,她就亲自上阵,利用多种资源招商引资,创办集体经济,成立农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致富。

三年磨一剑。如今的郎庄村,200平方米的村室宽敞明亮,会议桌、办公桌、电脑、电视等办公用具一应俱全,并且安装了远程教育网线,村干部和群众空闲时积极学习,丰富了精神世界;9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场地开阔、各种健身器材整齐陈列,夜幕降临时广场舞舞曲响彻云霄,村民们欢快地跳起了广场舞,孩子们在广场上四处奔跑着打闹着,笑声传遍了整个村庄;新修建的5公里巷巷通和4公里生产路将硬化道路铺到了村民家门口,修到了田间地头;打井8眼,修桥4座,完成村里自来水安装和电网改造……一件件成绩彻底改变了郎庄村“脏乱差”的面貌,目前的郎庄村街巷干净、庭院整洁,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村民们纷纷向孙艳芬竖起了大拇指。

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必须发展特色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只有这样村民的腰包才能真正地鼓起来。”孙艳芬说。

为准确把握郎庄村的贫困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她经常挨家挨户串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对村里每一户贫苦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她多次召开班子会,整改工作队、村攻坚责任组和村组干部会会议,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并且通过发放致贫困户的一封信、公示贫困户名单等途径,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度,以实际行动激励带动全村脱贫攻坚组扑身实干,攻坚克难,确保村里各项脱贫攻坚问题得到有效落实。

针对该村实际,孙艳芬和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方论证,确定了“以特色农业产业为核心,内引外联、科技推动”的思路。2016年上半年,在中级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下,孙艳芬带领村民在郎庄村建立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一期流转土地150多亩,以日本大葱、荷兰土豆、海南南瓜、水果黏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并注册成立“舞阳县朗氏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为合作社成员提供瓜果、蔬菜等农作物,从种植、生产资料购买、技术服务到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为解决育种、倒茬、销售等问题,孙艳芬自费到四川、山东、内蒙古考察学习,并邀请技术人员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村民现场解决农、林种植方面的问题。如今,合作社生产的各类蔬菜销往湖北、成都、海南等地,村里64户贫困户每年分红增收12.8万元,吸纳剩余劳动力4500余人次。2017年,该合作社被评为“漯河市扶贫创业就业基地”。

村里绽放文明之花

3月5日,春日阳光明媚,郎庄村文化广场上悠闲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的幸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孙书记来俺村三年多了,跟村民们打成一片,好事儿做了一箩筐,帮俺过上了好日子,这份恩情俺不能忘。她任期满的时候村民们拉着她的手抹眼泪,不舍得她走,孙书记是俺们的主心骨啊。”郎庄村村民郎常秀说。

2018年,在村民的一致要求下,孙艳芬连任郎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她对自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村民的生活条件好起来,腰包鼓起来,还要提升村民的思想觉悟,让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生活得更加幸福。”

孙艳芬利用单位精神文明创建的契机,在村里定期开展“道德大讲堂”授课活动和“升国旗、念党恩”活动,并利用每月10日的主题当日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村民的思想觉悟。成立“三留守”儿童爱心书屋,丰富孩子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大村民踊跃参与,效果显著。逢年过节,孙艳芬还协调单位提供物质帮扶。

“扶贫不是朝夕之功,任务艰巨,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郎庄村的改变只是带领村民致富的开始,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依然任重道远,但是扎根基层、苦干、实干一定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孙艳芬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