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鸡的技术要点与管理措施
林下养鸡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对农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农民的养殖收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稳步发展,林下养鸡逐渐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山林中放养土鸡,能够使林地中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土鸡的粪便作为肥料为树木提供养分,减少了大量的养殖污染,土鸡在林地间散养饲喂,会让肉质更加鲜美紧实,提高鸡产品的质量的同时还能够节约养殖成本。近年来,消费者对林地散养土鸡及其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要加强林下养鸡的管理,提高养殖技术,进而使林下养鸡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1 林下养鸡的技术要点
1)鸡舍选址和建设。林下养鸡的鸡舍应该建立在地势平坦、干燥、通风情况良好、有干净的水源、便于处理粪污的地点,在总体布局上,鸡场内要设置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消毒区等,各个鸡舍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鸡舍要设置在距离围墙 3 m 以上的地点,2 个鸡舍之间的距离要大于 7 m 。
2)建立消毒制度。科学有效地对鸡舍进行消毒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对鸡只的威胁,也能够防止外界的病原体侵袭鸡只。
3)林下养鸡的基本要求。放养土鸡的林地,要求土壤不能过于板结,以防鸡只无法顺利觅食,并且需要较大的宽阔场地进行放养,没有陡坡,放养地点没有天敌。水源是林地养鸡的必要条件,要求水质良好无污染,距离放养地点近。同时要设置合理的饲养密度,在不破坏林地资源的同时保证放养数量,以使养殖效益最大化,避免资源浪费 。
4)鸡群的回棚训练。在鸡群开始林下养殖的初期,对鸡群进行回棚训练较为艰难,但此过程必不可少,可以选择在回棚路上撒下谷物吸引,同时配合特定的响声,通常训练 3~5 d 即可令鸡群形成条件反射,便于日后的管理。在回棚之后提供适量的饲料以补充林间觅食无法获得的营养成分。
2 林下养鸡的管理措施
1)育雏期的管理。育雏期的管理决定了鸡只的品质,是林下养鸡模式的最严峻阶段。在育雏期内,我们需要对鸡只进行科学的系统化管理,时刻预防鸡只患病,育雏期的鸡只,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病率高,若发生病毒入侵容易造成大面积死亡,影响成活率,即使治疗妥善也容易造成鸡只在接下来的成长过程中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等现象。育雏期的鸡只极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所以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该清洁鸡只生长环境的卫生,并保证好鸡舍内的温度适宜,不会出现骤升骤降,10 h 以上的光照时间等,确保鸡只在育雏期内的良好发育。在保障发育的同时,应该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夏季是疾病高发期,应该在日粮中适当添加中药等预防类药物,降低患病率。
2)放养期的管理。林下放养鸡群一般在 4- 10 月份进行,部分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4- 10 月期间,温度适宜,并且有充足的昆虫,可以为鸡群提供食物。放养期内应该让鸡只自由进出鸡舍,不应该出现撵进撵出的现象,若发生鸡群不出舍的现象,可以用敲击饲料桶的方法引导鸡群出舍,同理可以引导鸡群入舍 。放养期初期,鸡只刚开始自主采食,应当适量增加补料,并在补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帮助鸡只消化吸收。随着鸡只对放养模式的适应,应当逐渐降低对补料的用量,补料应当仅起到辅助作用,鸡只的主要营养以采食为主。饲料投放区内应当定期清洁,同时进行杀毒灭菌处理,保证鸡只的饮食健康。
3)疾病的预防。鸡群的生长过程中应该严格注意疾病的预防,尤其是鸡群的传染病,在放养过程中会造成大量鸡只患病,影响生产效率。
①鸡大肠杆菌病。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鸡群常见的传染性肠道疾病,由于传染快并且会造成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生产。可以在补料中适当添加土霉素或禽菌灵,进行预防饲喂。
②鸡球虫病。鸡球虫病属于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疾病,死亡率较高,需要提前预防。通常采用球虫疫苗进行免疫注射。
③鸡新城病。鸡新城病,又被称作为鸡瘟,是一种传染速度极快的人畜共患病,属于病毒类疾病。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传染速度快并且难治愈,通常使用抗鸡新城疫高免血清肌注进行免疫处理。
3 小 结
[吉山花瑶头条号]目前,我国的林下养鸡技术还处于稳步上升阶段,需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以优化现有的养殖技术,开发更高效的养殖方法,以促进我国养殖业的深度发展。
林下饲养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