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山一分半水、半分田”,泰宁县梅口乡位于大金湖畔,是典型的林区乡、市级重点扶贫乡。这个乡依托旅游、茶叶、渔业三大产业,打造“生态梅口、旅游梅口、茶香梅口、文创梅口”,走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脱贫致富路。

旅游扶贫协会运作

水际村是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10月24日,村里的金湖下坊码头,游客络绎不绝,村民黄印散正在看护游船。

“我能够脱贫,真要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三大协会帮扶,帮我入股渔业协会和甘露寺店面,一年分红6000元,还有游船协会提供的看护游船工作,每月收入15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老黄笑着说。

黄印散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和妻子林叶治年老体弱,家里缺乏劳力,打零工为生,前些年日子过得艰难。

过去,水际村是省级贫困村,“吃饭靠回销,出门靠小船,照明靠松光,就连做了新衣裳,还得等到过年穿。”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上世纪80年代起,一些村民抓住金湖旅游开发的商机,投身旅游业,但因各自为战、杀价揽客、无序竞争,引发诸多矛盾,缺劳力、缺资金的贫困户致富无门。

2004年以来,水际村发挥村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由村民自愿入股,组建家庭旅馆协会、游船协会、渔业协会“三大协会”,建立“治理、发展、管理”三大机制,统一收费标准、生产经营、捕捞销售、建筑风格、规划建设、服务要求等,走出了“协会+公司+农户”的旅游扶贫路子,成为泰宁“首富村”、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黄印散与村里的贫困户去年底全部脱贫。

茶旅融合创新帮扶

当前,民宿引领乡村旅游新业态,成为泰宁县旅游接待的新亮点,“状元茗舍”的茶主题民宿是其中的代表。

状元茗舍坐落在梅口乡集镇的拥坑村,茶山环绕,依山傍水,清代徽式建筑古色古香。民宿一开业就吸引了许多游客,今年国庆期间更是爆满。这里是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更是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宝地。

民宿旁边是茶厂加工间,眼下正值秋季制茶期,周边贫困户们正在一块拣着茶叶,笑声中茶香四溢。

拥坑村贫困户李姐吉、李玉都已六七十岁。每年春秋季采茶、制茶,她们都来茶厂拣茶梗,工作轻松,离家又近,一个月有近千元收入。

公司还创新帮扶机制,推出“茶地主”扶贫新模式。拥坑村用市扶贫协会资助的10万元资金,认养10亩茶园经营权5年,公司代为经营管理,每年拿出1.06万元收益扶持贫困户。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免费为农户提供茶苗及除草、修剪、施肥、植保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定期组织种植技术培训,并统一收购茶青,保证贫困户收益。

在县、乡党委、政府支持下,状元茗公司成为引领产业融合的先行者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泰宁丹霞地貌是种植岩茶的宝地,我2003年来到这里种茶,就是想让绿水青山变成村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公司董事长陆耀全说。

做好茶产业扶贫,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变,将茶文化、茶食、茶体验与茶民宿融合发展,是一条新路。

状元茗现有茶山1000多亩,种植肉桂、水仙、奇兰、金观音等品种,还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立体种养。同时,开辟茶庄园、茶民宿,茶旅融合促进了品牌提升和茶叶销售,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拓宽了门路。

目前,梅口乡9家茶企带动周边22户农户参与茶叶生产,其中贫困户6户,解决了贫困户20余人就业问题。

渔悦乡间合作发展

“村委会出资200元帮我入股合作社,石斑鱼捕捞售出后又有一笔分红哩!”10月22日晚,廖元村贫困户邓清和向住村夜访的乡纪委书记卢贤惠分享开心事。

廖元溪属金溪支流,汇入大金湖,在廖元村中长8.5公里,流域面积18.3平方公里,水流平稳,适合养鱼。

去年3月,乡、村两级探索“河长制+合作社”扶贫新模式,扶持成立廖元谷溪种养专业合作社,对河流进行封闭养殖,既保护河流,又促进村民增收。乡纪委加强督查检查,落实河长制,为渔业合作扶贫保驾护航。

合作社花了1万多元,投放石斑鱼、小河蟹等10万尾。全村吸纳社员85户,其中8户贫困户全部入社,入股股金由村委会代出,一股200元,村民成股民,预计年可增收2000元。合作社还为贫困户提供河道清淤、清障工作,引导他们参与生产,实现持续增收。

金湖是全省重要的淡水鱼养殖基地。2004年,金湖周边乡镇联合组建渔业协会,组织渔民每股出资2000元,改变了以往渔民只捕不养、水质下降、渔业资源枯竭的局面。

近年来,水际村按照“资源整合、资产托管、股权到户、按股分红”的思路,实行捕渔资质股权化,实行放养、捕捞、经营“三统一”,创建了全省首个淡水有机鱼品牌(“宴清”牌商标)。渔业协会2015年增资扩股,共设立股权1350股,金湖周边6个乡镇32个村近1500户农户入股,协会年收入3000余万元,每股分红2600元,金湖真正成为协会带动渔民脱贫致富的宝库。(邱灿旺 伍文玲)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