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梁波
盐边县国胜乡大花地村,山高沟深,地势偏僻,全村仅有2个村民组、124户人,其中有25户贫困户,是全县35个省级贫困村里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一个。
在村里,26岁的贫困户李正朝家欠钱最多、住的最偏、劳力最差,但李正朝却成为村里人人称赞的致富能手,这是为什么?
国庆节前夕,记者来到大花地村,了解到一个苗族青年靠着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努力走上致富路的励志故事。
在村里贫困户中创造三个第一
说起贫困户,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李正朝家也不例外。全家5口人,爷爷、奶奶年迈多病,父母思想保守僵化,房子破破烂烂不说,全家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因为家里穷,李正朝初中没上完就辍学在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吃不上一顿饱饭,一年四季穿不上一身好衣服。”
家里逐渐发生变化是从县上启动脱贫攻坚开始的,这也让李正朝记忆深刻。最近几年,他从村里看到、感受到了很多过去不曾有过的新鲜事:村里路越修越长,水窖越建越大,蚕桑、核桃、青花椒等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从市上、县上到村里来的干部越来越多……所有的这些都让李正朝看到了希望,身上的干劲也一天比一天增长。
连续几年时间,李正朝在村里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借钱修新房、装修新房的贫困户;第一个借钱修联户路,把自己家和村道连在一起的贫困户;第一个从城里买孵化机在家里发展规模化养鸡的贫困户。为此,他欠下了2万多元债务。
之所以敢借债搞出这三个第一,李正朝告诉记者,是因为他的心里有底。近几年,县上派来了驻村工作组、驻村第一书记,这些帮扶干部的办法多,经常能把市县的农技专家请进村里,教大家如何发展产业,很多诸如种植、小水窖等新项目在村里落了地。
在这样的带动下,李正朝2014年种植了20多亩桑树,2015年底用买回来的孵化机孵化出了300多只小鸡。
“现在我家的桑树都已经成林了,2017年就可以结出桑果、养蚕子,产生经济效益了;孵化的小鸡也都长大了,今年留一批做种鸡,其余都可以卖钱。”李正朝告诉记者。
有信心成为苗寨脱贫第一人
听说李正朝的事,是9月22日。而直到9月30日,记者才到了李正朝的家。当天,汽车从国胜乡政府开始进山,穿行在崎岖盘旋的村组道路上,越野车的速度比步行快不了多少,每一处弯道均要倒几次车。驾驶员的脸上挂满汗珠,整车人心惊胆战,不到一公里的路,足足用了45分钟。
在大花地村道的一个岔口,汽车进入了一条新修的入户路。在一栋新建的、刷着白灰的二层土墙房前停下,一个满脸稚嫩、身体单薄的苗族小伙笑着走了过来。村里的干部说:“这就是李正朝,这个娃儿跟别家的不一样,村里跟他年龄差不多的小伙子好多都到外头打工挣钱,他就是不出去,一心在家发展产业。”
领着记者参观自己的新家,李正朝感到特别开心:“这是厨房,沼气已经通了,火大得很,那边是厕所,旁边是洗澡间。”记者看到李家新修的二层土墙房至少有150平方米以上,院子里、桑树下到处都能看到四处奔跑的鸡。
投入2万多元,新建的4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养鸡房,是李正朝自认为干的一件大事,村里也传开了:李家的鸡住得比人还好。
“扩大种桑、养鸡的规模,我有信心成为苗寨脱贫第一人。”李正朝告诉记者,原来不晓得发展产业致富,自从精准扶贫进村后,通过县、乡、村干部们的指导,他才逐步改变思想、转变观念,尝试发展各种产业。经过多次失败后,李正朝最后选择了养鸡,因为山上地方宽、空气好、虫虫草草多,鸡长得快,也不容易生病。
就在今年8月,乡上、村里的干部看了李正朝发展起来的苗山鸡后,多次告诉他把规模扩大一些,以后可以直接把鸡苗卖给村里和周边的农户养殖,把苗山鸡的品牌培育起来。
记者了解到,李正朝去年12月孵化出来的鸡,现在已经有鸡开始产蛋,他准备把所有鸡蛋都收集起来,保存好,10月份再到城里去定制一台大型孵化机,在他新建的养鸡房里,把苗山鸡的数量扩大到2000只以上。
在桑树下养鸡,鸡粪可以肥桑,这是李正朝为自己的新产业规划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不过,这只是一个小目标。李正朝的大目标是,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发动村里的贫困户、非贫困户都来养苗山鸡,进而成立村级的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最终通过在城里设点和微信、网络营销,把大花地的苗山鸡推向市场,让全村的人都能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