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半枫荷、这是崖豆藤、这是金钩藤……”行走在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高华村瑶药种植示范基地,村支部书记赵成义向记者详细介绍基地里的各类中药材。
高华村是一个瑶族聚居村寨,四周密林环绕,森林覆盖率达86%,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栽种着竹林和各类中药材,这些中药材是泡瑶浴的重要材料。
2011年,赵成义被推选为高华村文书,他决定要将瑶族药浴推向市场,依靠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这一年,高华村申请扶贫资金100万元,修建了30户瑶浴间改造和村集体瑶浴接待中心,带动群众种植药浴基地300亩。
2014年,赵成义被选为村委会主任,他的干劲更足了。这一年,高华村小康寨示范项目整合400多万元修建了1.8公里水泥路,村里还修建了青石板步道、太阳能路灯、停车场、农家乐,30户瑶浴间得到改造,村寨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村里通组路因大雨塌方,赵成义设置党员值守卡点保障来往行人安全。
2015年,赵成义带领村民成立了从江高华瑶族瑶浴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把瑶药搬上互联网平台,一方面做旅游服务接待,另一方面做成旅游一村一品,高华村全面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整村全部脱贫,摘下贫困的帽子。
如今,高华村瑶药种植基地面积有1100余亩,成为以瑶药种植、瑶药加工、瑶浴体验等为特色的民族特色旅游景,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9100元。
公路塌方,赵成义组织村民抢修。
赵成义告诉记者,从江瑶浴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藏在大瑶山深处的瑶浴具有活血化瘀、理气调经,杀菌消炎等保健功效,受到越来越多都市人的青睐。高华村将把瑶族药浴非遗文化旅游作为特色,进一步促进瑶浴规模化发展经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樊园芳
编辑 张元斌
编审 金 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