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养殖农视网2017下载_农视网致富经养殖2017_cctv农业养殖节目致富经

文衍红与滚荣清到田边查看螺蛳生长情况

今年上半年,柳州袋装螺蛳粉产值达49.8亿元,出口总额是去年的8倍,而螺蛳作为螺蛳粉的重要原料之一,需求量也在剧增。但是,螺蛳一直以来主要依靠天然水域人工捕捞和外省供应,因此供应问题日益凸显。

为自食其力,市农业农村局决定依托螺蛳粉产业发展壮大螺蛳养殖产业,让柳州螺蛳养殖走在了全国前列,助力脱贫攻坚,并为螺蛳粉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擦亮“柳州螺蛳粉”的金字招牌。

生态养殖让“瘦田”生金

8月,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培基村培提屯螺蛳养殖示范基地生机勃勃,梯田从山脚依次往山顶叠加,弯弯的梯田犹如天梯直通蓝天。天然瀑布的水流也被引进了梯田,大大小小的螺蛳懒洋洋地趴在水稻上乘凉解暑。

“‘稻+螺’模式,是我市传统稻鱼综合种养方法的首创。水稻可以为螺蛳遮阴,螺蛳的排泄物可以反哺水稻,农民可‘一田两收’。”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文衍红介绍,套养模式,除了使用天然水质养殖螺蛳外,还会对田基进行清理、修缮,确保稻田保水性优良,螺蛳品质佳。

目前,我市螺蛳养殖主要有套养和主养两种模式,套养比较适合在山区推广;主养是通过对低产田改造,以养螺为主,种稻为辅,对螺蛳进行生态精养,该模式在柳江区、柳城县、融安县发展的规模较大,全市主养模式面积已超过0.8万亩。

“通过套养螺蛳,我今年成功脱贫啦。”培基村村民蒙田咪开心地说,养殖螺蛳每年可增收2000多元,平时在家给企业打工,每天还有150元的工资收入,如今最大愿望就是挣钱建新房买汽车。

目前,全市螺蛳养殖总面积超过4万亩,年产螺蛳1.5万吨,年产值1.5亿元,带动贫困户超1万户。市农业农村局还制定了低产田主养螺蛳每亩补助1200元、套养螺蛳每亩补助500元的扶持政策,投入2500多万元,用于螺蛳养殖和开展螺蛳相关技术研究。

科研先行开创绿色增产

“螺蛳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不仅能保证螺蛳品质,还能增加螺蛳的产量。”文衍红说。去年开始,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就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团队共同研究螺蛳养殖各个技术环节,现在已研制出低成本田螺发酵饲料制作方法。

在培提屯螺蛳养殖示范基地里农民开始使用发酵饲料喂养田螺,饲料刚抛撒入 田中,“螺蛳大军”便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快乐地饱餐一顿。文衍红介绍,饲料成分为糠和花生麸,发酵菌种由市农业农村局免费提供,饲料成本每公斤约1元钱,饲料投喂后螺蛳每亩产量可以从原来的300公斤提升到1000公斤左右。未来,农民还会用稻草等秸秆原料发酵的饲料养殖螺蛳,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收益。

绿色增产,让融水县三连瀑布水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很快尝到了甜头,公司负责人滚荣清说:“今年4月份用饲料投喂的螺蛳7月捕捞销售后每亩增收约3000元,螺蛳价格为每斤5元至11元,预计今年螺蛳总产量可超50万公斤。”

在取得的科研成果上,市农业农村局迅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螺蛳养殖一线开展技术培训服务指导,开设螺蛳养殖技术培训班。目前全市共举办螺蛳养殖技术培训班70期,编印和发放《螺蛳养殖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1800册。7月初,“柳州螺蛳”名称和申报主体均符合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申请要求,通过了专家评审。

螺蛳净水护生态促发展

为使螺蛳养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市农业农村局还确立了以点带面的发展方式,在全市建立了80多个螺蛳养殖示范基地,重点打造“柳州螺蛳”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其中,培提屯螺蛳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已建立了螺蛳深加工车间,加工后的螺蛳将销售给柳州螺蛳粉企业、贵州、湖南等地的饭店和国内各大超市,提高产品附加值。基地内还规划建设农耕体验园及游客中心、风雨桥、螺蛳文化馆等配套设施。

柳南区则将豆角种植、螺蛳养殖等融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与螺蛳粉产业园区、职业培训、农旅休闲、养老康健等融合,着力打造螺蛳粉特色小镇,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好山好水养好螺,螺蛳其实还是个净化水质“高手”,对地方生态、水源有保护作用,利于三产发展。文衍红介绍,螺蛳有摄食浮游生物、有机碎屑及腐殖质的食性,它们可以清除稻泥中腐殖质和水中浮游生物,长期下来,就能够在水中建立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螺蛳富民,绿水常在,螺蛳养殖未来可期。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