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
在四川资中县陈家镇新店子村,喂养15天左右的蚕就可以卖钱,而每张纸的蚕茧最高可卖到2500元,栽桑养蚕已成为被村民寄予厚望的致富方式。
“通常情况下,每年4月,第一批春蚕养殖就陆续展开了,养殖户就得忙碌起来。”近段时间,新店子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永强每天都在村里四处奔波,希望今年老百姓靠着栽桑养蚕能继续致富增收。
新生:
今年第一批小蚕已孵化 养蚕序幕将拉开
4月20日一大早,刚从外面采摘桑叶回来的新店子村小蚕共育户赵元清,来不及喝口水就走进小蚕共育室,开始培育今年的第一批小蚕。标准化的小蚕共育室里,整齐摆放着多层蚕架,小蚕长势喜人,正争抢着咀嚼桑叶。
“这些都是蚕农提前预订的小蚕,小蚕养殖需要恒温恒湿,在共育室里生长至三龄期后,大概4月23日就可以发放给蚕农进行喂养。”赵元清说。
村民高长生一家今年已经早早预订了三张蚕纸。近年来发展蚕桑产业,让他尝到不少甜头。高长生告诉记者,2019年他们家便开始大规模发展蚕桑产业,目前他家管理的桑园近20亩。去年,他家通过养蚕收入5万元以上,还在桑树地里间种了红薯,一年卖红薯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产业的兴盛,除了村民自身的勤劳,也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在新店子村整个栽桑养蚕过程中,村上常常组织培训,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为蚕农答疑解惑,把好技术关、防病关,为蚕农全程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培育:
学习新技术新模式 促进蚕桑产业发展
20日上午,在位于新店子村的陈家镇蚕桑产业服务中心,一场由资中县蚕业发展中心联合龙头企业举行的资中县蚕桑生产动员暨技术培训会,吸引不少种桑养蚕户参加。
作为村里的“老蚕桑技术员”,胡丽英也不想错过这次学习的机会。
“桑蚕全身都是宝,但养好它不容易。村里专门为我们组织培训,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我们能学到不少新知识。”胡丽英笑呵呵地说道。
胡丽英家中就有近400亩的桑葚园等着她管理。据胡丽英介绍,种植果桑这个项目是她女儿周瑶提出的,周瑶小时候经常帮她养蚕,还将桑树上结的果实当野果子采来吃。“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面工作,看到城里有桑葚卖,每斤15元。当时她就想,为什么家乡的桑树不可以既养蚕又卖桑葚果呢?”胡丽英说。
在父母的支持下,2015年,周瑶回到家乡流转土地种植果桑。再凭着胡丽英扎实的蚕桑栽培技术功底和精心管理,胡丽英家的家庭农场现已种植近400亩果桑和土桑,并带动周边120户已脱贫户就业。
结果:
栽桑养蚕增收 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这桑葚又大又甜,今天专门和朋友们来采摘。”在新店子村蚕桑种植基地内,深红、绛紫的各色桑葚挂满枝头,正在采摘桑葚的甘女士喜不自胜。
据王永强介绍,该村一直以来有种桑养蚕的传统,近年来,该村引进种植了水果型桑树,逐步发展乡村体验游。如今桑树成林,正值采葚季节,引得喜欢尝鲜之人纷至沓来。而漫山遍野的桑叶,也为蚕农养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人工饲养一张3龄蚕,一张蚕纸产茧平均在50公斤左右,一公斤可以卖50左右。而今年我们还计划将养蚕批次,从一年6批扩大至一年7批。”对于养蚕,王永强有自己的明白账,“再加上桑树地里养殖土鸡土鸭、套种红薯等,桑枝培养食用菌,就提高了亩桑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新店子村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共育户+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带动农民致富增收。截至目前,该村共种植桑树2000余亩,建有养蚕大棚10000余平方米,智能化小蚕共育室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