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记者 赵晨10月16日摄)
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62项,在作物遗传育种、小麦条锈病防控、牛羊克隆技术、苹果抗逆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24年来,杨凌示范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旱区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在良种繁育、耕地保护、节水技术、智慧农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创新成果,成功探索出一条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的特色发展路子,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0月14日,杨凌“农民科学家”马新世在大棚里查看农作物长势。(记者 赵晨摄)
聚焦种业 科技攻关再发力
秋分时节,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镇井克梁村玉米示范基地一片金黄。“在今年气候干旱、持续少雨的条件下,来自杨凌的早熟耐密宜机收品种‘陕单609’‘陕单660’等经受住了严苛考验,表现十分突出。”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刘忠雄话语间满是惊喜。
恶劣气候下依然表现优异的新品种背后,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玉米首席专家薛吉全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锐意创新。“我们以种质创新为切入点,以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为基础,在国内率先走出一条玉米种质协同创新的育种新模式。”薛吉全告诉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业问题,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六次更新换代中,四次由杨凌品种主导,打赢种业翻身仗,杨凌义不容辞、实力满满。
小满节气前夕,2021年杨凌小麦新品种观摩团奔赴黄淮麦区,在江苏徐州、河南长葛等地见证了“西农585”“西农235”“西农511”等杨凌品种穗大粒饱、麦浪滚滚的壮观场景。
盛夏时节,祁连山上白雪皑皑,祁连山下800亩“秦杂油11”春油菜品种刚进入盛花期,金黄耀眼,甘肃省民乐县新天镇周陆村种油菜大户、59岁的付伊之喜上眉梢:“今年的收入能达到200万元!”
一幅幅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的图景背后,蕴含着满满的“杨凌科技能量”。
10月13日,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透过智慧温室的玻璃,能看到正在生长的农作物。(记者 赵晨摄)
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健康”,从传统育种到分子育种再到转基因育种,杨凌的种业科技创新也在与时俱进:从高铁、高铬、高花青素的保健型小麦到耐密高产抗旱玉米新品种,再到“一碗菜籽半碗油”的“秦杂油”系列油菜新品种,一大批高产、抗逆、优质的新品种在杨凌诞生。
得益于杨凌种业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截至目前,杨凌示范区累计通过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768个,种子年交易总额约8亿元,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农牧良种集散地。
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则是“芯片”的“芯”。前不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专家李学军教授与数十名专家教授组成团队,深入全省各地开展种质资源普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都是我们调查的对象,这一趟,我们抢救性地收集到了数百份珍贵地方种质资源。”李学军说。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杨凌种业创新步伐持续加快,力度前所未有。1月19日,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挂牌成立,开启了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赶超模式”。随着知名种业企业先正达、科迪华和金棚种业等种业科研院所、企业纷纷落地,杨凌在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科技发展、种业产业化等方面形成了良好发展基础和竞争优势。
10月12日,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永林向记者介绍他们参与选育的小麦品种。(记者 赵晨 摄)
不负使命 旱作农业勇创新
“我们很多优质高产小麦品种,推广到干旱地区后,往往因为缺水,高产性状并不能很好体现。”提起研究初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抗逆遗传改良课题组负责人闽东红教授告诉记者,“我们目前就是要从棉花、小白麦等植物中分离出抗旱基因并导入小麦中,从而培育更适合旱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实现在干旱条件下产量不减的目标。”
我国有7亿亩干旱和半干旱耕地,解决旱区农业质量和提高农业生产率问题至关重要。多年来,杨凌示范区借助区内高校科研资源,从抗旱品种选育,创新水、土壤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创制节水设备和设施、节水制剂、生物肥料等新型产品等多个方面进行科技攻关,致力于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提供更多农业科技支撑。
今年8月,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的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免疫研究团队,揭示了小麦广谱抗条锈病的新机制,为解决小麦品种抗病性频繁丧失的世界难题及条锈病持久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自2011年在杨凌成立以来,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的核心科学问题,深入开展旱区作物抗逆种质和基因资源发掘、作物与病虫互作机理、作物抗逆种质创新与品种设计等研究,培育出适用于我国旱区生产利用的作物新品种79个,获旱作农业相关国家发明专利63项,成为杨凌示范区服务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有力支撑。
初秋,行走在米脂县高西沟村,生态林、苹果园、梯田、水库和淤地坝,满眼的青山绿水见证了黄土高原几十年来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黄土高原主色调逐步由黄变绿,离不开我国唯一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国家级科研机构——位于杨凌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近30年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以黄土高原为重点,以防控土壤侵蚀及提高旱地农业生产力理论和应用为核心,提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理论和“国土整治28字方略”,构建了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世界难题,助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
在旱区节水农业方面,杨凌还突破了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系列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旱区现代节水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居全国领先地位。
10月12日,在杨凌秦红宝洋葱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罗鹏向客商展示洋葱新品种“秦红宝”。 (记者 赵晨摄)
打造高地 创新要素齐聚集
走进位于杨凌示范区种业国际大厦的先正达育种技术中心实验室,宽敞明亮的实验室里,一台台精密仪器正高速运转,数十位科研人员正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做着分子和基因编辑实验。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不断加大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总投资3.5亿元、占地900余亩的先正达育种技术中心实验室目前已投用,种植区主体建成,相关配套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我们的基因型鉴定实验室将鉴定超3万个玉米种质材料,并建立相应分子指纹图谱。”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新建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6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引进创新创业团队255个……各类农业科技创新要素持续向杨凌聚集,农业创新高地作用越来越明显。
杨凌聚集着雄厚的科研资源,拥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科教人才智库。多年来,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区体制优势和大学科技优势,大力推进区校融合、协同创新,探索形成了“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今年初,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投资20亿元建立了种子产业园。依托这一平台,杨凌将进一步整合企业、高校、政府科技力量,创新体制机制,在促进粮食优质高产的同时,打造种业大品牌。
全面实施“主导产业升级、工业园区腾飞、百亿产业链培育、小巨人成长”四大工程,建成省级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富海工业园等一批专业园区,培育形成生物医药、农产品深加工、涉农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集群,聚集相关企业332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0家,饲料企业聚集度位居全国前列……杨凌已成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的高地。
立足国家使命,集聚创新要素,杨凌持续发力。今年以来,杨凌示范区相继成立了种业、果业、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农机装备制造、畜牧、食品工程6个农业产业创新中心,近期正在筹备建设秦创原农业板块创新驱动平台,平台将进一步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加快形成多出成果、出大成果的良好局面。
“我们将以‘再造杨凌农业科技创新神话’的雄心壮志,主动服务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国家战略,站好位、谋新篇、开新局,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示范区发展的‘一号工程’、长期任务,使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更具话语权、更具影响力、更具带动力,始终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中引领示范、走在前列。”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说。(记者李宛嵘 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