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是第五个世界蜜蜂日,今年的主题为:“蜜切参与:庆祝蜜蜂和养蜂系统多样性”。
小身躯,大贡献
千百年来,蜜蜂作为地球上最勤劳的生物之一,造福了人类、植物和环境。通过将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蜜蜂和其他传粉者不仅帮助生产了大量的水果、坚果和种子,还使产品更加多样且质量更高,有助于粮食安全和营养。
蜜蜂、鸟类和蝙蝠等传粉者影响了全球35%的作物生产,增加了全球87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以及许多植物源药物的产量。全球四分之三生产供人类食用的水果或种子的作物,至少部分依赖传粉者。
养蜂是一项分布广泛的全球性活动,千百万养蜂人依靠蜜蜂维持生计与福祉。蜜蜂与野生授粉媒介一起,为保持生物多样性、确保许多植物的生存和繁殖、支持森林再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 粮农组织图片
关于蜜蜂,你不知道的事
1. 蜜蜂是世上唯一可生产人类食品的昆虫。
2. 一公斤蜂蜜产量,蜜蜂需采集一百万朵鲜花的花粉才得生产。
3. 一只蜜蜂一生采集到的蜜量,只有仅仅一茶匙。
4. 全球有两万种不同的野生蜜蜂,而法国境内则有一千种。
5. 每日努力采集花蜜的工蜂,其寿命大约只有短短40天。
6. 世界上不到一半的蜜蜂、且只有雌蜂会螫人。
7. 大多数蜜蜂只有当你捏、踩踏、或被夹在衣缝间才会螫人。
8. 蜜蜂会在距离蜂巢3到6米的范围间做防御,请保持安全距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让我们一起守护这群甜蜜制造者!
知多d:广东省畜禽地方品种“华南中蜂”
蜂蜜产业在我国分布极广。2020年中国蜂蜜产量达45.8万吨,其中主产区河南产量6.9万吨;四川6.3万吨;浙江5万吨;广西2.6万吨;广东2.6万吨等。
广东省的蜜蜂品种主要是华南中蜂。华南中蜂是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的地方品种资源,也是广东省畜禽地方品种。
华南中蜂的体型一般比北方中蜂要小,蜂王基本呈黑灰色,腹节有灰黄色环带,雄蜂呈黑色,工蜂为黄黑相间,平均吻长约5毫米,平均前翅长约8.3毫米,前翅宽约3.6毫米,3+4腹节背板总长4毫米,肘脉指数3.58。
华南中蜂对华南地区山区的适应性很强,饲养华南中蜂已成为山区很多农户致富途径,对山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中心分布区的放养方式有两种,75~80%的蜂群为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20~25%的蜂群为定地饲养,大多数蜂群采用活框饲养,少数蜂群采用传统方式饲养。
链接阅读:养蜂业,待重新“估价”
养蜂业的主要作用到底是提供蜂产品,还是为农作物授粉?养蜂业到底是畜牧业里的一个小产业,还是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对此有全新的认识!
占旺龙是江西省婺源县的蜂农,养殖了120群意蜂,属转场(也叫定地)蜂农。每年2月下旬,待油菜花开后他在县里放蜂,直到3月中旬油菜花期进入尾声,再转场到江苏省淮安市继续采集油菜花,之后转场到山东省青岛、威海、单县等地采集刺槐花,随后到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采集荆条花,7月底8月初进入江西省九江市采集茶花。
占旺龙告诉记者,前年养蜂的收入还行,平均1群纯收入达到了800多元,去年则差了很多,只有400元左右。是因为去年北京市昌平区出现了干旱,荆条花产量大减,而荆条花蜜的产量至少占了他全年养蜂总产量的一半。
时至今日,我国养蜂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已多年稳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有蜂群1442万群,蜂农30万户。其中至少1/3即10万户为转场(也叫转地)蜂农,饲养的主要是西蜂(即西方蜜蜂,最大头是意大利蜂即意蜂);另外为不转场蜂农,饲养的主要是中蜂(即中华蜜蜂)。我国的蜂产品总产量占了世界1/4以上,2021年,我国蜂蜜产量45万吨,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胶等蜂产品总产值突破300亿元。
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养蜂业一直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蜂产品价格不高,蜂农效益不好,蜂农队伍后继乏人。
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中国农科院蜜蜂所原所长、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杰认为,养蜂业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需要真正把养蜂业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之中,把养蜂业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
当然,还应该有财政支持手段,包括蜂箱补贴、技术补贴、蜂种补贴,以及未来有可能的生态补贴。
来自辽宁省义县的养蜂户朱佳明是今年到云南省罗平县进行蜜蜂春繁的转场养蜂户之一。他与爱人养了158群意蜂,雇了一个司机,长年累月在外奔波转场。每年1月份即赶到罗平,在罗平待近2个月后再去湖南常德市、河南民权县、河北唐山市、吉林通化市、内蒙古林西县,采集油菜花、泡桐花、刺槐花、椴树花、山里杂花和荞麦花。转场总行程近1万公里。
“转场都是靠自己,效益主要还得看天。近几年养蜂效益虽有所下滑,但一年下来纯利润能达到10几万元,平均1群年纯收入为600多元。”朱佳明说。
而胡小五则是罗平当地的蜂农,来自一个养蜂世家,他的父亲就是养蜂人,家里养蜂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现养殖意蜂200多群。他告诉记者,每年罗平的油菜花期(2—3月中旬)结束后,他会先后转场到广东廉江市、广西北流市、陕西宝鸡市、宁夏银川市、甘肃民勤县,采集荔枝花、刺槐花、草木樨花、茴香花。
令记者没想到的是,胡小五去年的养蜂产业却是亏损的,原因在于每群的蜂蜜产量(即单产水平)和蜂蜜收购价格的双下降。产量下降源于蜜粉源植物的减少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去年老胡的蜂蜜每群单产为70斤,而这个数字必须达到140斤才能有效益;收购价格为每斤10元,这个数字得达到15元以上才能有效益。
目前,我国的30万蜂农尚没有一个真正的组织,部分蜂农加入了所在地的协会或合作社,有些合作社的负责人往往就是当地的养蜂大户,但毕竟是以所处地域为中心,既没法涵盖全国,也没法涵盖外出转场蜂农。同时,究竟有多少蜂农加入了合作社或协会,目前尚没有统计数据。“所以,蜂农的组织化建设迫在眉睫,因为加强组织化建设是解决万千蜂农有效对接市场、维护自身利益、应对市场风险的最好选择。”曹联飞说。
发展养蜂业在山区县尤为合适,而过去的贫困县、现在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有许多都是山区县。脱贫攻坚时代,四川省有50个贫困县将中蜂养殖作为扶贫重点产业,有2万多户困难群众依靠发展蜂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增收。到现在,四川省依然有89个县将蜂业作为县域特色重点农业产业,在乡村振兴阶段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与全国的情况是类似的。
近些年来,我国部分山区县在推进一项“十箱万元”工程,即农户养殖1箱(即1群)中蜂年收入可达1000元,养殖10箱即可达到1万元。
当然,这还只是算了蜂产品的经济账,如果政策层面把养蜂业纳入了现代农业的“大盘子”里,养蜂业对农业增产的价值能够体现出来,养蜂业授粉商业化能够实现,养蜂业对生态的维系和修复作用能够得到体现,所涉及的旅游等后续产业能够得到有效开发,养蜂业在乡村振兴中所起到的作用将会是逐步放大的,并且是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