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方城县券桥镇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五星”村党支部创建工作为抓手,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通过规模化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稳岗就业等措施,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之路。

结构调整,规模经营促增收。规模化种植是助推农村经济实现快速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券桥镇聚焦“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建立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体系,有效助农增收。始终把大棚蔬菜产业作为兴村富民的首要工程,坚持“培育精细菜、创优特色菜、发展有机菜、扩大外销菜”的工作思路,调结构、创特色,建大棚、促带动,抓质量、树品牌、促营销,高标准打造券桥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推进资金扶持带、专业合作社带、村村联合联动带、科技服务带、干部帮扶带,支持和带动示范村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目前全镇蔬菜大棚发展到200余棚。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进一步扩大花生种植面积,花生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高油酸花生成为经济作物的“半边天”。建设党桥、龙庄等小麦、玉米、花生等种子示范田3000余亩,确保优质种子掌握在自己手中。建设大豆玉米带状符合种植试验田,种植大豆3000亩,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套2000亩。引进“西瓜红”(普薯32号)红薯新品种,探索“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蜜薯500余亩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探索传统产业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做大做强光伏产业,在14个村级光伏发电产业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统筹合作,逐步向农户光伏延伸。把农民致富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镇财政收入结合起来,推行烟叶种植新模式,推行烟叶烘烤新方法,落实2024年烟叶种植面积1250亩。

盘活资产,利益联结促增收。根据资金来源渠道,将各级各类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收益作为摸排范围,确保排查对象精准、范围聚焦,完成2013-2020年核资项目94项,其中,公益类资产项目49项,经营类资产项目21项,到户类资产项目24项,扶贫资产清产核资、登记确权工作已全部完成。对扶贫资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管权,确保扶贫资产安全可控、阳光运行。推进公司化管理。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回创人才、乡村能人等,积极参与扶贫资产的运营,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提供源头活水。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机制,不断拓展村集体经济多元带动模式,丰富集体经济多元化结构,实现集体经济多层次壮大。探索公司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村绑村、党员干部和“四代表一委员”绑农户、数字平台绑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多种渠道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精准施策,稳岗就业促增收。开展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监测家庭“一人掌握一技能”培训覆盖行动和“一劳动力实现一就业”稳岗增收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劳动力务工就业稳中有增。搭建就业平台,建立脱贫劳动力数据动态管理台账,充分运用外出务工、本地安置、基地车间、公益岗位、自主创业等形式转移劳动力就业1804人,围绕护林员、水管员、护路员、保洁员,设公益性岗位161人;加强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因人因岗开展周期短、易接受、实用性强的灵活就业技能培训,同时完善就业培训补贴机制,2022年为全镇建档立卡脱贫户及监测对象1232户2499人实施了就业技能培训并发放补贴资金207.9万元。按照“规范建设、全面提升、资源共享、智慧融合、服务均等”的基本思路,积极配合做好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聚焦工作人员到岗、工作机制健全、信息化水平提升、就业服务到位的目标,重点推进村级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人员专业化、数据信息化建设,让广大群众就近享受“全链条”“零距离”的就业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全镇12868户47691人,有劳动力28756人,富裕劳动力20452人;劳动力转移15639人,其中省内转移10652人,省外输出4971人,境外就业16人;从事第一产业1158人,第二产业6528人,第三产业7953人;南阳智慧就业平台信息录入25586人。(王炳中)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