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棚草莓促成栽培技术

1选择适宜品种、棚向及覆盖物

促成栽培的品种要选用高界限温度花芽分化、休眠性浅、低温季节耐寒性好的早熟种。据我们多年试验,烟台地区以丰香为最好,其次是女丰、明宝、宝交早生等品种。

普通塑料大棚可分为东西向一面坡大棚和南北向大拱棚两种走向。东西向一面坡大棚是外覆长寿膜、草帘,起垄,垄上盖白地膜,棚内一般不加二层膜;南北向大拱棚,棚膜是无滴膜,盖草帘,南北起垄,垄上盖黑地膜,大棚内起小拱,盖二层膜。

2培育壮苗及促进花芽分化

2.1培育壮苗

壮苗是促成栽培的关键,壮苗的标准:有4-5片叶,根径粗1.0-1.3cm,苗重10-20g,叶柄短而粗壮,根系发达,叶色浓绿。

2.1.1苗圃地准备与选择苗圃地一般要求选择土壤肥沃,通风透光,土质疏松,排灌方便,无病虫害的沙壤地块,施足基肥,每666.7平方米施腐熟鸡粪等有机肥料2500-3000kg,翻耕20-30cm,耙平整细,土壤消毒(选溴甲烷等消毒剂),做成平畦。

2.1.2母株选择与栽植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最好选择脱毒苗。据试验,草莓脱毒苗繁苗数量是普通苗的2倍以上,且生长势、抗逆性等皆增强。每年4-5月份择苗(母株)移栽,一般要求带土移栽,行距2m,株距0.5-1m,移栽时要将老叶、死叶、花序等全部摘除,一般一棵母株可繁育出50-100株生产用苗。

2.1.3苗圃地管理及时浇水、划锄、压蔓,以便新苗及早扎根成苗,每次浇水或雨后,都要及时划锄和压蔓;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母株抽生的花序应及早摘除,不让其开花结果,以集中养分促进匍匐茎的大量发生;根据苗子长势分期追施一定量的复合肥和叶面肥。

2.2促进花芽分化

草莓在秋季经过旺盛生长以后,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变短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便开始花芽分化。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分化时间不一样,同株的顶芽与腋花芽也不同。一般来讲,低温、短日照有利于花芽分化,通常在5-25℃条件下,花芽均可分化。在5-12℃条件下,无论日照长短,均可成花;超过25℃,无论日照长短,均不能成花;在13-25℃条件下,必须经过短日照,才能形成花芽。花芽分化的质量好坏及数量多少,是草莓下年优质丰产的基础。可以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来促进花芽分化:

2.2.1断根处理断根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氮素吸收。用刀或小铁铲在离植株5cm处切断四周根系,深度约10cm,断根前要充分浇水,断根后要避免水分过多。断根适期可以这样推算,定植前为最后一次断根期,再往前每隔7天断根1次,共计断根2-3次。如9月中旬定植,第一次断根可在8月中下旬进行。

2.2.2营养钵假植育苗选用口径为9cm的黑色聚乙烯小钵育苗,于8月中旬进行假植。试验结果表明,营养钵假植育苗比露地假植开花提早7-15天,且产量明显提高。

2.2.3控制氮肥氮素是影响草莓花芽分化的重要因素。在定植前20-30天不要再增施氮肥,适当控氮可明显提早花芽分化7-15天。

2.2.4遮荫降温8月份利用透光差的粗草帘、苇帘、寒冷纱等对草莓育苗圃进行遮荫降温,通常可降低气温2-3℃,降低土温5-6℃,可促进花芽分化提早10-20天,待花芽分化后,及时除去覆盖物,遮光对根系发育很不利。

2.2.5摘叶处理草莓叶片过多,养分竞争激烈,从而影响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如适当摘除老叶,一般留4片叶子为好,有利于花芽形成。

3施肥及土地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风透光的地块,施足基肥。按每666.7平方米施入腐熟鸡粪3000-4000kg,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等20-30kg,并配合施用豆类肥料,措施均匀。翻耕,整地,起垄,一般垄高20cm,垄距80cm。

4适时定植

不同草莓品种、不同地区定植时间会有不同,但促成栽培必须适时栽培,过早过晚均不利草莓生长。过早不能保证花芽正常分化,或因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植株生长过旺,在覆盖前会产生出蕾、开花、结小果、产生匍匐茎等现象;过晚则因温度低,伤根多,定植后缓苗慢,易产生冻害,引起畸形果等,从而影响产量。据几年试验,烟台地区以9月上旬定植为最适宜时期。

定植密度是每垄上栽两行,株距10-15cm,一般每666.7平方米定植1.0-1.4万株,要注意草莓苗的栽植方向,草莓茎的弓背朝向外侧,利于花序抽生在两侧,便于管理,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栽植深度要求“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一般下午3时以后栽,栽时要摘除老叶、枯死叶,一般留3-4片叶子即可,定植后,及时浇透水,每天浇1次,共浇3-4次,以后也要保持土壤湿润。

5覆盖及棚内管理

5.1覆盖

5.1.1覆盖时间定植后,当植株生长良好,根系发育正常,能扒出明显的花芽(蕾)时,上大棚。据观察,烟台地区以10月上旬为好,过早上棚,由于温度过高,不利于草莓花芽分化,且新根未长好,覆盖后对产量影响很大;过晚上棚,会使植株进入休眠状态,表现矮化,不能正常生长结果,且常有冻害发生。温度较高年份10月上中旬上棚也较适宜。

覆盖地膜是保温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要求在上棚后7-15天内完成。地膜一般用0.008-0.05mm的黑色不透明聚乙烯膜。清除杂草后,在垄上覆盖地膜,边盖边将苗子掏出,不要损伤叶片,苗子周围用土压严。

另外,在铺设地膜前,地膜下面最好能安装滴灌设施,这样既管理方便,又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5.1.2覆盖物与产量大棚用膜有聚氯乙烯膜(PVC)和聚乙烯膜(PE),其中PVC膜保温性和耐老化性均比PE膜强,一般能提高温度2-4℃,使用期1-2年,厚度为0.10-0.12mm,透光性好,有利于草莓生长;PE膜透光率高,增温效果好,厚度0.01-0.12mm,使用期为5-6个月,但保温性和吸光性不如PVC膜。生产上应提倡使用PVC膜。

地膜有黑地膜与白地膜之分。据试验,黑地膜在防草、保温性能等方面均优于白地膜,黑地膜覆盖的草莓,生长势显著好于白地膜,株高增高3cm以上,叶片大而浓绿,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以及防止衰退等都有良好的作用。

5.2棚内管理

5.2.1植株管理定植缓苗后,要及时摘除老叶、匍匐茎及多余的腋芽。摘叶应掌握在始花期,不宜过晚,否则不利于果实成长;结果后,如生长过旺,也可适量摘叶。摘芽宜早不宜迟,一般在出蕾期进行。另外,还要适量疏果,一般每株留2-3个花序,每花序留8-10个花蕾。

5.2.2温度管理上棚后,要认真管理好温度,开始保温时温度要高,后期要低,草莓不同生育期对温度要求不同。具体适宜温度要求见表1。

温度的调节主要通过扒放风口大小、放风时间长短、揭盖草帘早晚、加盖二层膜等方法来调节。

5.2.3水管理上棚后,棚内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故土壤易缺水。从生产实践看,植株是否缺水,不完全取决于土壤是否湿润,重要标志是看棚内早晨植株叶缘是否吐水,通常情况下,即使土壤湿润,如植株不吐水,应视为缺水,这种现象早晨明显,10时以后逐渐消失。装有滴灌设施的大棚,大约每周滴水一次,经常保持土壤充分湿润,这是草莓植株生育好坏的关键。因此及时浇水很重要,除花芽分化期间少浇水外,其余时间都应保持田间持水量的60%-80%,这样才能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

施肥应遵循少施勤施的原则,每次施肥可结合浇水一起施入。追肥用量视基肥情况而定,主要以复合肥为主,每次每666.7平方米施复合肥10-15kg。一般自定植到保温开始期需施肥1-2次,特别是铺地膜前要施肥一次;花芽分化期,为促进花芽早分化,应控制少用氮肥,可用磷钾肥;花芽分化后10天前后,应追施氮肥,促进花芽发育;开花及果实膨大期,追肥浇水。棚内整个生育期需追肥5-8次。

6病虫害防治

进棚前一定要预防好各种病害的发生,进棚后,由于温度升高,湿度增大,常有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及黄萎病等发生。防治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如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湿度,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等,药剂防治最好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50%速克灵或70%甲基托布津喷雾防治,也可用速克灵烟剂防治。防病应把握在发病前期、初期,尽量避免在开花期喷药,以免造成过多的畸形果发生。

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蚜虫可选用10%的吡虫啉,红蜘蛛可用2%的阿维菌素喷雾防治。棚内喷施杀虫剂应在果实膨大期之前,果实采收期严禁喷施农药。

7小结与讨论

经过多年生产与实践,草莓普通大棚促成栽培在烟台地区已形成较完备的技术体系,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烟台草莓的生产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近两年来,由于种植户未能及时更换选择优质脱毒母株,也未很好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再加上冬季温度偏高等原因,草莓产量与品质严重下降。因此急需引进、筛选和改良草莓品种,选出一个综合性能可以代替或优于丰香,同时又抗白粉病等病害的优良品种,以推动烟台及周边地区草莓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