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致富香菇视频_种植致富香菇图片_致富经种植香菇种植

安塞区香菇大王赵国武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长江商报记者 王位 摄

种植致富香菇视频_种植致富香菇图片_致富经种植香菇种植

香菇种植大棚里堆满层层叠叠的菌棒。 长江商报记者 王位 摄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特派记者江楚雅 王位

陕西安塞报道

“我现在55岁了,但我干劲足得很,我就看好香菇这个项目。”

站在阳光下,身穿蓝格子衬衣的赵国武,眯着眼,挥动着手臂,一脸朴实的笑容,显得颇为精神,他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我先期投入了这600多万,看起来压力是大了点,但收成和效益也是立竿见影啊,我从不担心。”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赵国武的香菇现在是供不应求,从春节到现在,几乎每周都会接到要货的电话。赵国武举着一个肥硕的香菇告诉记者:“现在的客户根本不怕你贵,只要质量好就行。”据记者初步估算,赵国武不出4年就会收回成本,而且还会形成巨大的产业扶贫带动效益。

在延安市安塞区罗居村大多数人看来,赵国武“香菇大王”的称号,实在是来自不易。既是他个人的努力,也是当地政府产业扶持的硕果。外界鲜有人知,就在3年前,安塞这个地方不产香菇,更没人大规模种植香菇,这是当地政府从河南组织引进过来的项目,而且还以“每个菌棒补助1块钱”等多种形式,带领扶持安塞区的很多农户走上了养殖香菇的脱贫致富道路。

赵国武正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尝到香菇种植甜头的村民代表之一。

安塞大力扶持农村产业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自2013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延续“提质增效棚栽业、巩固提高林业、加快发展草畜业、稳步推进杂粮业”的总要求,大力扶持农村产业,引进各种种植畜牧技术,引领农民走向致富的道路。

但具体引进何种项目呢?经过充分调研,结合安塞山区的特点,政府决定引进香菇产业扶贫。因为香菇是著名的食药兼用菌,其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7种为人体所必需,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特产品之一,市场销路非常好。

2017年初,安塞区人民政府从河南省引进香菇种植技术,随后精心组织在乡村里推广,仅仅两年间推广规模已经超过了“6万个菌棒”。长江商报记者在罗居村现场看到,香菇种植是通过大棚栽培,现场的大棚每个约400平米,内有五排钢架,每个钢架上有六层,每层上面都放满了种植香菇的菌棒,粗略估算,每个大棚大约可以放两万个菌棒,每个菌棒的成本为3.5元,因此,种植香菇的主要成本就体现在钢架和菌棒的成本上。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香菇产业在安塞区还处于推广发展阶段,大棚基础设施投资过高,每个大棚基础设施投资需要两三万元,加上菌棒成本约五万元,每个大棚的前期投资就需七八万元,这对于当地村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加之由于经验不足和畏难情绪,少部分村民怕种植不好,而投入的钱又无法收回,还不如外出打工来的实在,所以前期很多村民处于观望状态。

对此,安塞区政府积极采取了扶持帮扶和鼓励的政策,从区到乡均出台了实实在在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户开展“香菇种植”。从2017年开始,政策规定县区级政府给予种植农户每个菌棒补贴五角钱,乡级政府再补贴五角钱,两级政府共补贴一元钱。

“这相当于每个大棚,政府就补贴了两万多。”安赛区一名了解补贴政策的相关负责人诉长江商报记者,“政府的这个鼓励扶持,就是从根本上让农户放心种植,不要太担心成本投入,而且,这个补贴还会持续下去。”

这位负责人向长江商报介绍,政府还制定了配套销售方案,如果以后种植规模更大了,政府就要想办法帮农户了解市场组织销售,让价格更好让更多农户受益:“现在的香菇销售很好,基本上是供不应求。”

正是在政府的精心扶持和努力下,安塞区各乡镇的香菇种植正在不断扩大,在赵国武等“香菇大王”的带领下,很多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开展香菇种植业务,已渐成当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一大支柱产业。

投600万元发展香菇产业

在安塞区罗居村,香菇种植大户赵国武是个名人,几乎每个村民都对他竖起大拇指,不仅夸他的种植技术好,更钦佩他的大手笔投入。

村民赵大爷领着长江商报记者径直来到赵国武的香菇种植基地,他赞不绝口地说:“这个赵总很了不得,你看看他的种植规模和技术水平就知道了。”

在基地,长江商报记者看到,二十多亩的种植基地上,整齐有序地排列着22个白色塑料大棚,在阳光下,它们置于四周蜿蜒的群山之中显得格外耀眼,而东面毗邻的一条包茂高速公路,闹中取静中又充满了快速物流的商业气息。

今年55岁的赵国武,正在大棚中忙着采摘成熟香菇。看到记者后就打开了话匣子,“我个人非常看好这个产业,因为这是政府在推广扶持的,政府肯定是希望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有政府的支持引领我自己就有底了。”赵国武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现在国家是越来越好了,尤其是最近十几年,公路也修到我家的门口了,山上也不是黄土坡了,家家户户都住楼房了,这都是政府的功劳,我们非常感谢政府。”

正是出于对政府的信任和感激,作为一个普通村民的赵国武,才义无反顾地加大了对香菇种植的投入。

长江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赵国武的这个香菇种植基地先后投资达600多万元,其中50万是政府就业局贷款,有200多万是通过亲朋好友所借,还有300多万元是自己和几个孩子多年来的积蓄,也包括孩子在城里准备买房的钱,加在一起共600多万元。赵国武向记者表示,之所以借钱和贷款投入600多万坚持干,就是因为相信这个产业。这个市场还是很好,虽然有些借款和贷款,只要把基本的工作做好,而且今年比去年更有经验,对市场也更了解了。

他说:“今年的第一茬香菇已经卖了五万多,去年三茬都没卖到五万,照这样下去还款和赚一些都是没问题的”。他满怀信心地表示:“最多四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照现在这个发展势头没问题。”

据赵国武介绍,香菇市场很大,经常会有收购商上门采购,质量好的每斤七八元,一般也可卖五六元,如把香菇烘干每斤可卖二十五元,“我今年已卖过一批了,一个棚子可卖五万元,而且还是供不应求。”

赵国武跟长江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大棚每年收获两季香菇,每季获益10万,一个棚一年就是20万,除掉人工、菌棒成本,每个大棚每年有十几万的净收入,“我自己有22个大棚,所以我每年都有二三百万的净收入,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赵国武表示,“其实一个棚一两个人就可管好,如果其他村民每家投一个,管理上绝对没问题。”

采访中,赵国武还向记者表示,虽然自己年龄大,但也要充分利用网络和淘宝电商,“这个社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网络,我有信心学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