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档案:
吴玲玲,19岁,毕业于郧县一中,高考理科成绩547分,已被三峡大学录取。■文/记者 方元 实习生 刘易腾图/记者 吕世银
眉清目秀、举止大方,19岁的吴玲玲给人的感觉很阳光。今年高考,她以547分的成绩,叩开一本院校三峡大学的校门,但家中一贫如洗的现状,让她觉得上大学几乎是种奢望。采访中,她不止一次留下眼泪。
同村人相继迁出,只有这家人还留在深山中
从郧县县城到南化塘镇大桑村5组,采访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两个半小时后,在一条小路的尽头停下。路旁的半山坡上,一栋小二层的砖房就是吴玲玲家。吴玲玲和父母热情地将记者引入堂屋,还没落座,吴玲玲就忙去倒茶水。
这是一套毛坯房,除卧室和厨房,其它房间空空如也,堂屋里也没有像样的家具。“房子是5年前盖的,欠的钱到今年才还上。”吴玲玲的父亲吴建设说。“家里穷,搬外头住还要再买房,哪儿还拿得出钱?所以只能住这儿!”吴玲玲的母亲邓兴兰补充说。邓兴兰介绍,这里山大人稀,通到这里的路还是去年才修的,以前出门要走半个小时山路才能到村委会。因为交通不便,条件稍好点儿的邻居都相继搬走,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户贫困人家还在这里。
吴玲玲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只有3亩薄田,种些玉米和小麦,一年的收成仅够一家四口人糊口,家里还养着几只鸡,下了鸡蛋舍不得吃,换钱补贴家用。
近几年,随着吴玲玲和弟弟渐渐长大,上学等开销费用逐年增多,加上盖房子欠下债务,吴建设只好留下妻子一个人在田间地头劳作,自己外出打工挣钱。
开学前,是家人最难熬的日子
“每年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孩子开学的时候。”吴建设苦笑说。9月即将开学,女儿上大学,儿子上高中,都需要钱,可他去年打工的工资现在还被包工头拖欠着。
吴建设此前在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到处打工,下煤矿挖过煤,到建筑工地干过小工,因为没技术,他只有干些力气活,一个月情况好的时候能拿2000多元。
去年,吴建设在西安一建筑工地干了一年,包工头欠他4000多元工钱。“家里已经没钱了,下个月我再去一趟西安,得把钱要回来!”吴建设咬着牙说这话时,吴玲玲偷偷把头扭向一旁悄悄抹泪。因为去年底吴建设去西安,一分钱没要到,还被包工头请人打一顿,眼睛被打肿。
买不起习题册,她用别人用过的
姐弟俩的学习一直不用家人操心。堂屋两侧的墙壁上贴满奖状,这是姐弟俩共同努力的结果。“左边墙上是姐姐的,右边是弟弟的。谁得了奖,我就给谁贴上去,两个人总是比赛,看谁得的奖状多。”邓兴兰笑着说。
在弟弟眼中,姐姐是学霸,在县一中,姐姐的考试成绩经常在班上排第一,这也激励着弟弟向姐姐学习。这样的学霸怎么练就出来的?如果不是吴玲玲自己说出来,谁也不会想到,她高中时连自己的习题册都没有。“我的习题册大都是同学们送的。”一套习题册要100多元,家里一个月只能给她300元的生活费,她是能省就尽量省。“我有一次去学校看她,见她同学的床下都摆着几双鞋,她就一双鞋,连双换的都没有,我说给她买鞋,但她就是不要!”邓兴兰的这话拨动吴玲玲的心弦,她说:“家里的境况我很早就知道,我也能做到生活节俭,但最怕同学们请客聚餐,考虑到我的条件不允许,他们请我的时候,我都回绝了,但也是因为这样,我常常被同学误解为不合群。”
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想早点替家里分担
“在村子里,条件差的家里,孩子基本上读完初中就不上了,只有我们坚持让两个孩子都继续读书。”邓兴兰说,这是因为上辈子穷怕了,希望孩子们能靠读书摆脱贫穷的命运。
吴玲玲和弟弟都能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从小两人就发奋读书,立志走出大山。吴玲玲被三峡大学录取,为凑学费,她一放假就去十堰城区找过暑期工,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如果能圆大学梦,我会非常努力,学成后早点为家里分担。“我还有一个愿望,母亲终日操劳,从没出过远门,我希望今后能带母亲去外面看看。”
如果您想资助吴玲玲这样的寒门学子,请拨打记者方元的电话:18062186170,也可直接拨打吴玲玲的电话:13635710547。
我想上大学
系列报道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