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残疾人不再是社会和家庭的包袱了。‘扶贫基地’不仅提供了一份工作,还教给就业的本领,让他们开始自食其力,真正享受生活。”
张耀红自豪地说。昨天上午,笔者走进南通市鑫鸿果蔬种植大棚,立刻感觉暖意融融,里面有不少菜农劳作的身影,或浇水,或打理菜苗,一派忙碌的景象。一位残疾人菜农告诉笔者,自从有了果蔬大棚,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在家就能工作赚钱。
科学种植的“技术梦”
张耀红曾从事个体行业,靠卖摩托车为生,由于经营品种单一、销路有限,导致经营情况不太理想。听说发展高效设施项目有一定的前景,于是他在经过多次市场考察论证后,决定自主创业。在一无技术、二无资金的情况下,依靠亲朋好友的鼎力相助,自筹资金100多万元,注册了南通市鑫鸿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不懂技术,张耀红就购买相关的专业书籍,日以继夜地学,同时到常熟和周边的种植典型户学习、取经。于是,张耀红除了自己种植以外,还发动村里的人一起干。不愿搭棚的村民,就到他的蔬菜基地做零工。说起创业的艰苦,张耀红至今还深有感慨。“一个农村人敢投资100万元创业,不仅需要勇气和胆量,还要背负很多人难以想像的艰辛,经受住困难和考验。”当初由于资金不足,张耀红咬咬牙把所有家当抵押贷款筹钱种菜,那时他下定决心,背水一战,没有退路,一定要走好这一步,做出个样子来!经过一年的辛勤付出,张耀红终于捞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耀红不仅学会了种植包菜、花菜、青椒等大宗蔬菜品种,还学会了培育和种植西瓜、西红柿等新品果蔬。而今,张耀红成了合作社的种田“专家”,无论是推广种植新品,还是应对种植出现的各类状况,他都能应付自如。“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吃的要求更高了,合作社今后不仅要能种各类蔬菜新品,还要向有机农业发展。”张耀红兴奋地说。
目前,张耀红蔬菜种植面积达150多亩,年产蔬菜上万公斤,创产值80多万元。根据村里果蔬的发展情况,2012年3月,张耀红发起成立了南通市鑫鸿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家选举他担任合作社理事长。
产销合一的“销售路”
“外出打工不如在家务农,现代农业,让我越干越来劲!”张耀红说。在石北村,村民只知道以“种田种粮”单一模式经营着自己的土地,一年两熟,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合作社成立后,张耀红带动、扶持70多户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创业说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土地流转、果蔬病虫的防治、用工需求……都给张耀红出了不小的难题。合作社成立初期,张耀红培育种植的新品西瓜苗,由于气候的不适宜,加上缺乏种植经验,导致挂果时西瓜产量很低。“当时西瓜没有怎么挂果,还要付员工工资,秧苗成本和大棚基地的费用很大。”张耀红一脸无奈。
张耀红没有低头,还宽慰与他一样创业的人说:“我们还年轻,就当用这些钱买个经验教训吧!”为此,张耀红每天早早起床,到大棚中检查蔬菜,指导员工种植技术以及检查蔬菜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夜深人静之时,张耀红又开始总结一天的工作,找出不足,寻思如何改进。“后来,我每次从外地引进品种,都要先用几分地种几十棵苗子做实验,实验成功后再全面推广种植。”张耀红从容地说,因为有了经验,合作社再也没有因为盲目种植而蒙受巨大损失。
dvdf
生产问题解决了,销售又面临着新难题。行情好的时候订单满天飞,行情不好时,几天时间一份订单都没有。张耀红决定结束只有“产”没有“销”的状况,于是,他成立了现代化农业生产、旅游观光、农家餐饮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形成了产销合一的立体化的种植模式。
如今,每天都有10多家客户前来采购,超市、酒店及各大蔬菜批发市场的订单也应接不暇,农产品供不应求。“由于合作社的农产品品种多,品质好,上市早,因此较容易抢占市场。而对市场上不好卖的农产品则采取深加工的方式,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达到利润最大化。”张耀红说。
残疾人致富的“引路人”
张耀红说到做到
“我是农村人,更了解农村残疾人的艰辛。我富了,决不会丢下他们不管。”
合作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村田间地头开设田间课堂,手把手传授技术。
据了解,目前,合作社已吸纳入社农户78户,其中包括残疾人10户。张耀红先后聘请了10多名残疾人来合作社,通过培训后,从事大棚蔬菜的种植。“张老板真是大好人!”来自石北村的残疾村民张耀如感激地说,“我的身体不方便,在外面打工吃不消,现在在家门口打工,既可以挣钱,又可以照顾好家人,多亏了张老板啊!”
多年来,只要残疾人愿意来合作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合作社总是在时间、农活的数量、强度低的给予优先安排,尽可能地为他们谋出路提供便利。残疾人朱春梅高兴地说:“像我这样的残疾人干什么都没有人接受,只有合作社能帮助我解决后顾之忧,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我真的很感谢合作社。”
合作社平时购进肥料、种子等农资材料花费的资金数量较大,有时资金周转出现暂时短缺是难免的,合作社总是向供货方打招呼,取得谅解,而对于残疾人在合作社通过劳动取得的报酬,都能按时结付,且不低于正常劳动力的工资标准。
张耀红的蔬菜产业越做越大,可是他仍然每天忙绿在田间地头。谈到合作社今后发展的方向,他显得信心满怀:
“我希望以后能做更多的事,带动更多的群众摆脱贫困,大家都过上富裕的生活。”
供稿:如皋市残疾人联合会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