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人工繁殖及幼苗培育技术
一、亲鱼的选择、运输
从淮河及其支流、湖泊渔获物中挑选2龄以上、体重1.5千克/尾左右的鳜鱼作为繁殖亲本。要求:发育良好、体质健壮、体色正常、无病无伤。选择和运输时,尽量带水操作,动作迅速,河流湖泊中的野生鳜鱼性情急躁,不耐低氧,频繁操作和离水时间长都易造成伤亡,值得注意。运输过程中加强保护,防止受伤。
二、亲鱼池的选择、消毒处理
亲鱼培育池塘的大小以3~5亩为宜,池底以土质为最好,水深在1.3~1.6米为宜,进排水独立方便,配备增氧机及其他养殖设备。亲鱼放养前应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提前一周用生石灰消毒。消毒方法:池水深度0.5米时用生石灰150千克/亩化水后趁热泼洒。
三、亲鱼的培育、催产
亲鱼的培育:运回的亲鱼需要进行体外消毒,可以使用2%~3%的食盐、小苏打混合溶液或10~20毫克/升的碘伏溶液药浴5~10分钟。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养殖才能适应池塘环境,再放入亲鱼培育池。放入亲鱼培育池的雄雌比例为1∶1.5,放养密度以150~200千克/亩为宜。
定期投喂适口活饵料鱼,保证亲鱼吃饱吃好,满足性腺发育的营养需求。亲鱼培育期间要保持池塘水质环境良好,及时监测池水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的变化;适当开动增氧设备,防止缺氧;定期冲水并对水体进行消毒;做好鱼病的防治,禁止使用违禁药物。春季4-5月鳜鱼性腺发育逐渐成熟,当成熟的亲鱼雌鱼腹部开始膨胀,轻压雄鱼腹部有精液流出,就可以进行人工催产繁殖。性腺发育成熟的雌鱼,腹部松软、生殖孔红润,用挖卵器取出卵观察:卵粒呈黄色,大小均匀透明。性腺发育成熟的雄鱼,生殖孔松弛,轻压腹部有白色的精液流出。没有达到性成熟的鳜鱼可以留到来年作为亲鱼或直接作为商品鱼出售。鳜鱼是一年多次产卵的类型,亲鱼一般是产完卵后 15~20 天可以再次产卵,正常情况下,鳜鱼作为亲鱼使用3年时间即淘汰。
四、产卵、孵化
4月底5月初,水温达22℃以上即可进行鳜鱼的人工催产繁殖。催产剂可以选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地欧酮(DOM)合剂,胸鳍基部一次性注射,剂量每千克雌鱼用 LRH-A30微克+DOM 2毫克,雄鱼剂量减半。注射完催产剂之后,将亲鱼转移到产卵池当中,按照雌雄鱼1∶1.2进行配组。产卵池内的亲鱼放养密度为2~4 千克/米2 。产卵池圆形,水深保持 1 米,面积50米2 左右。产卵池放入亲鱼后,需要保持微流水,效应时间26~30小时。亲鱼产卵后要将受精卵转移到专用的孵化环道内孵化,以免受精卵堆积而导致缺氧死亡。受精卵在转移之前需要进行漂洗处理,除去破卵及杂物。
孵化水温决定了受精卵的孵化时间,一般受精卵在环道内孵化60~72小时即可破膜而出。受精卵适宜的孵化水温是20~30℃,其中最适宜的孵化水温是25~28℃,水温越低,孵化时间就越长。孵化期间要防止大型剑水蚤进入环道咬伤鱼卵,在水温适宜、水质良好的前提下,受精卵的孵化率可以达到70%~90%。
五、幼苗培育
受精卵破膜之后,主要依靠自身的卵黄囊作为营养来源,当卵黄囊耗尽才开始开口摄食。当鳜鱼苗孵化出3天后,卵黄囊消失就要及时投喂开口活饵料鱼,每天投喂饵料鱼1~2次。鳜鱼苗和其他的鱼苗习性不一样,开口摄食就要以活饵为食,由于破膜的时间不长,鳜鱼水花的活动能力较差,需要摄食鳊鱼、鲮鱼苗,也可投喂“四大家鱼”等刚破膜的水花,否则会导致鳜鱼水花吃不到饵料鱼,影响幼苗的成活率。开口培育期间不需要换池,就在孵化环道内进行培育,此时鳜鱼苗的密度不要超过 2 万尾/米2 ,经过一周左右的培育,鳜鱼幼苗体长达到1厘米左右,经过10天左右的培育达到1.5~2厘米即可出池。
饵料鱼的投放数量按照孵化环道内鳜鱼水花的数量来决定,如果饵料鱼投放不足,就会导致鳜鱼苗的自相残杀。在鳜鱼苗培育的过程中,环道内饵料鱼的数量一般控制在鳜鱼苗的8~10倍,以保证鳜鱼苗能够容易地摄食到饵料鱼。
鳜鱼幼苗主要易患车轮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病,定期观察幼苗摄食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使用显微镜检查体表有无寄生虫。防治方法: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1毫克/升进行水体消毒,每 3~5 天 1 次,同时做好饵料鱼的病害防治工作,杜绝相互传染。
六、鳜鱼幼苗出池销售注意事项
1.如何挑选鳜鱼苗种
(1)看活跃度:脸盆里打水,鱼苗放进去,如果活力好、逆水性强的则是好苗,漂浮或散游的为弱苗。
(2)看肛门上有没有粪便附着:健康的鳜鱼苗,摄食消化正常,肛门上无粪便附着,如有粪便附着,则说明鳜鱼苗拉稀,有肠炎,为弱苗。
(3)看体表:质量好的鳜鱼苗体表完好,富有光泽,没有缺刻、烂尾、断尾、烂身等。
(4)镜检观察鳜鱼苗体表有无寄生虫,带虫幼苗不能出池销售,应在原池中进行治疗,治愈后再出池。
2.出池销售注意事项
(1)将鳜鱼苗从孵化池集中到出苗池后,筛除伤残弱苗,保证鱼苗的质量,同时提高鱼苗运输和下塘的成活率。
(2)鳜鱼幼苗比较娇嫩,出池离水时间不能过久,所以在称重、计数过程中操作要全程带水操作,运输路途较远时采取氧气袋包装,提高幼苗运输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