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卖豆腐……
可见卖豆腐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相对独立自由,相对门槛较低的一门生意。
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越是看似简单的生意越是难做,难做就难在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有一定的迷惑性。
首先难在竞争,豆腐入门门槛低意味着迈进门槛的人较多,入行的人较多意味着竞争会十分激烈。竞争十分激烈会摊薄豆腐经营的利润。做豆腐竞争有多激烈,做豆腐赚钱就有多难。
其次是豆腐的区域性比较明显,这里的区域性指的是消费者口味的区域性和豆腐销售的区域性。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的风俗,实质反映出了不同的地方需求。很多刚入门的朋友南征北战的去学艺,回家后发现还是邻村的老大爷做的豆腐受欢迎。因为消费者只喜欢当地口味的豆腐。
豆腐属于快消型的生鲜食品,豆腐的保质期较短。首先豆腐的保质期短造成了经营业主的谈判议价筹码变小。直白一点说你今天如果卖不掉明天就会坏掉,那怕你知道明天豆腐能涨价,可是今天的豆腐还是要低价卖。
豆腐保质期严重的影响了豆腐的销售半径,哪怕你做的豆腐再好吃,想卖到千里之外是很难的。豆腐的保质期短,不允许豆腐有库存,不允许豆腐夸大销售范围。豆腐保质期有多短,做豆腐赚钱就有多难。
很多豆腐行业的朋友不明白,到底是因为穷选择了做豆腐,还是因为做豆腐选择了穷。无论如何做豆腐也是一门光明正大的生意。做着最辛苦的工作,赚着最干净的钱。
做豆腐赚钱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