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河北丨我的幸福手账④:莲花山下 振兴欢歌起

初春时节,承德大贵口村春意渐浓,生机勃发。村内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村民脸上透着充满干劲的精气神儿;滦河岸边莲花山下,成片的温室大棚内蔬果飘香,游客不断……

大贵口村是典型的城郊村,早些年,村民靠着发展温室草莓、蔬菜种植和采摘,鼓起了腰包。但是“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导致村内大棚建设没有整体规划,土地利用率低下,再加上缺少基础设施,草莓、蔬菜“批发多、采摘少”,卖不上价钱,村民增收进入瓶颈期。

航拍河北双滦区大贵口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陈志洋 摄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贵口村,他叮嘱大家:“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大贵口村乡村振兴工作打开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也振奋了大贵口村干部群众提质增效发展产业的精神和干劲。谋划启动“山谷田园”项目,打造“山谷市集”拓宽销路、促进增收,建设特色民宿、发展现代旅游,引进新项目、扩宽产业链……如今的大贵口,抬头望得见青山,低头看得到碧水,田园变景区,农宅变民宿,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也越来越有盼头。

草莓种植“老把式” 日子有了“新奔头”

依山傍水的大贵口村,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种出的草莓口感好、甜度高,是村里的招牌产品。一到草莓采摘季,很多客人跑到大贵口,点名要买林艳会的草莓。

“今年是我种草莓的第十个年头了,现在草莓不愁销路,我种草莓年收入能达到30多万。”林艳会提着一篮子刚摘下的草莓,挑了个又大又红的,边往记者手里塞边笑着说。

说起林艳会,村里人人都要竖大拇指。她是全村第一批牛奶草莓试种者,也是当地第一个在网上直播卖草莓的农民,更是村民口中的草莓种植“老把式”。

“我刚嫁过来的时候,公公婆婆主要靠种水稻来养家糊口。2012年,村里引进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新技术,我们家就架起大棚,种起了黄瓜、西红柿等蔬菜。”说起自己的“草莓路”,林艳会打开了话匣子。林艳会说2013年,大贵口村引进了“温室牛奶草莓”高效栽培技术,由于种草莓比种蔬菜收益高,她就开始学习新技术、种草莓。2014年到2019年几年时间里,林艳会通过租用邻居废弃的大棚、“征收”公公的蔬菜大棚、“收购”邻居的大棚,成了名副其实的草莓大户,如今,手里已有七个草莓大棚。

规模大了,销路也得打开。“总书记来过我们村后,村里的知名度上去了,很多人慕名而来,草莓的销量也上去了,但是咱也得自己动动脑筋,把销路再拓宽。”林艳会说,她看到网上很多带货主播卖家乡特产,效果很好,也动起了直播的心思。“现在我也直播,在网上卖草莓,希望能有更多的网友来我们村参观、采摘。”

林艳会对记者说,2022年,大贵口村“山谷田园”一期项目落地了,改造、新建了温室大棚136个,园区内大棚实现了统一管理,修了排洪设施,改造了电力线路,棚内安装了智能化设备……基础设施完善了,不光是她,村民们都是干劲儿十足。

“下一步我准备把大棚后墙从最底下到接近棚顶的地方,做成立体栽培。这样既可以增加种植面积,也能让大棚的颜色更加丰富鲜艳。”林艳会说,村里占地22亩的草莓小镇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自己也要紧跟村里的发展步伐,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航拍大贵口村山谷田园项目。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陈志洋 摄

丢掉“老身份” 绽放“新舞台”

走出“山谷田园”,拐个弯就到了“山谷驿站”,在“山谷田园”采摘,到“山谷驿站”休闲,大贵口村为慕名而来的游客安排了妥贴的“一站式服务”。

“这是我们的农产品展示区,咱承德好山好水出好产品,很多客人摘了草莓,走进驿站逛逛,顺带就买走了不少农产品。”毕靖带着记者边参观边讲解,谁能想到她刚入职场不到一年,之前一直是家庭主妇。

2014年,毕靖嫁到大贵口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索性在家带孩子,当起了全职家庭主妇。

“总书记到我们村考察后,村里谋划了各种产业项目,民宿、露营基地、农家乐都建起来了,给村民们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这不,我也找到了适合的工作,工作后眼界也开阔了,每一天都觉得特别有干劲儿。”产业兴,村民富。一年来,“山谷田园”项目之外,大贵口村陆续打造了山谷市集、山谷人家、山谷光伏、山谷旅游、山谷嘉年华等一系列“山谷”品牌产业,大贵口村的“毕靖们”纷纷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这一两年,村里变化可太大了,每天上班走在路上,我都觉得特别开心。”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门前都修通了柏油路,大家伙出门办事儿方便多了。”

“去年村里对水电进行了改造提升,现在家家户户也都能用上自来水了。”

“村里还修建了休闲广场,夏天老人孩子在这儿乘凉,特别开心。还有农家书屋、快邮驿站,现在大家读书、看病、买东西、文化活动都特别方便。”

……

毕靖的言语中透露着自信与自豪,“村里环境好了,百姓生活富了,我也得再加把劲儿,跟上村里的发展节奏,好好干出点成绩。”

引进新项目 念好“致富经”

“你看,这是‘大辣椒’,这是‘富乐夕阳’,这是‘绿熊’,这是‘藏宝图’……”在大贵口村新建的花卉大棚里,包村干部崔聪伟向记者介绍着蝴蝶兰的品种。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了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大贵口村在产业项目谋划上下足了功夫。

“大家都知道大贵口村以草莓种植、采摘为主,为了让产业发展更多元,我们以‘山谷田园’项目为契机,建了三个蝴蝶兰大棚,现在每个大棚大概有3万株花。”崔聪伟说。

近年来,聚焦壮大产业,助力群众增收,大贵口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坚定了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晒出的“成绩单”也是十分亮眼:发力乡村旅游赛道,建设精品民宿“山谷人家”,预计年增加农民收入54万元;发展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小型光伏电站的“山谷光伏”,每户每年预计增收2000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线上、线下推广销售大贵口村乃至全市特色农产品的“山谷市集”,销售已突破620万元;莲花山景区2022年4月通过3A级景区验收,“山谷旅游”带动村民45人增收致富;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山谷嘉年华”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辐射带动就业可达1万人左右。

正如崔聪伟所说,如今的大贵口村,绘就的是美丽山村画卷,唱响的是乡村振兴欢歌。“2023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山谷嘉年华’‘山谷田园’二期和纸箱厂等项目,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红火,让我们大贵口村的乡村振兴曲越唱越响亮。”说起大贵口村的未来,崔聪伟满怀期待、信心十足。

总策划:赵兵

策划:邵荃杨日明

监制:杨金文翟新 马 勇

编导:陈志洋刘瑾妍

出 镜:蒲冬子

文案:黄云霞

摄像:陈志洋 马心依 祁 鑫沈 婧

后期:陈志洋 马心依

海 报:蒲冬子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