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人工草地的重要性

由于天然草地存在着季节性产草量不平衡的基本特点,大部分地区的天然草地是夏场或夏秋场的面积大于冬场或冬春场;在利用时间上,前者利用时间短,而后者长;在草地单位面积生产力方面,前者高而后者低;牧草营养价值也是前者较高,后者低。从而形成冷季饲草不足,并与牲畜妊娠产羔哺乳需要更多更好的营养相矛盾,且时间长达7~8个月之久。由于饥饿,牲畜就不得不耗用体内所贮积的脂肪,这样膘情不断下降,一遇到黑、白等自然灾害,造成大批死亡,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因而,解决冬、春缺草是当前草地畜牧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在合理利用和改良培育天然草地的前提下,建立巩固的人工草地则是解决这一 矛盾的重要途径。

人工草地就是利用综合农业技术,在完全破坏彳天然植被的基础上,通过人为播种而建植的人工草本群落;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天然植被的条件下,通过补播、施肥、灌溉、除莠等措施培育的高产优质草地,称为半人工草地或半天然草地。据测定,一般人工草地产草量可比当地天然草地高10倍以上。

(二)规划设计

1.地段选择 选择地势相对平缓开阔的地段,便于田间作业。土壤质地和水热条件较好,适合播种牧草生长。如果降水不足i为保证牧草出苗和正常生长,则应有灌溉条件的地段。’人工草地尽量选在距居民点较近的地方,以便减少运输,节省劳力和便于管理。还应避免选择风蚀严重的风口及易沙化的地方建立人工草地。

2.土壤测试 建植前对土壤氮、磷、钾及有关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试,或查阅当地土壤调查资料,了解土壤养分水平,以便制订施肥计划。

3.草地规划图 应包括草地的地理位置、面积、类型等相关信息。

(三)地面处理

酸性碱性及盐渍化严重的土壤,都应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满足牧草及饲料作物生长的需要。一般盐碱地可采用灌水法洗盐碱、排盐碱,酸性土壤施石灰改良,碱性土壤施石膏、磷石膏、明矾、绿矾、硫黄粉改良。有地表积水的应开沟排水。

适于种植牧草的土地,最好是前作压青地或中耕作物地,这样的土地墒情好,杂草也少,利于牧草的生长发育。对新开垦的饲草基地最好在伏天耕翻,此时正值雨季,翻后经过高温高湿,利于植物残体分解和土壤熟化,提高肥力。耕深一般在18~22cm,然后平整地面,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为牧草生长发育准备更好的条件。 由于牧草种子小而轻,贮存的营养物质不多,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都很缓慢,对于土地的要求比较严格。春季播种前应耙地,使土块细碎,地面平整,以利于种子的萌发。

在有残茬、立枯物等覆盖的地面,或在南方土层较薄、坡度较大、天然草被茂盛的地段播种时,用除草剂连续处理2~3次,待枯死的草已处于半分解状态时,可用免耕机播种或直接播种后结合牲畜蹄耕覆盖。

(四)播前准备

1.麓足基肥 施肥不仅能供给牧草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 增加产量,而且施用有机肥料还能改良土壤,防止土壤盐渍化,培育和提高地力。牧区有大量的肥源,如发酵腐熟的羊粪和牛粪,有条件的应施基肥(有机肥)20 000~30 000kg/hm2。

2.冬、舂灌溉 在深秋将要上冻时或春季解冻后,有水利条件的地方应在冬、春浇地。冬、春浇地不仅能增加土壤含水量,而且还可以提高地温,能保证牧草苗全、苗壮,防止播后浇水引起表土板结,影响幼苗生长。

3.播种材料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符合种植人工草地的目的和要求、适应性强、应用效能高的优良牧草品种; 种子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无性繁殖材料要求健壮、无病、芽饱满,就近供种。

播种材料选择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应遵循如下原则: 牧草形态(上繁与下繁、宽叶与窄叶、深根系与浅根系)上的互补;生长特性的互补;营养互补(豆科与禾本科);对光、温、水、肥的要求各异。

4.播种量 单播播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播种量(km/hm2)=保苗系数×田间合理密度(株/m2)×千粒重(g)÷净度(%)×发芽率(%)×100

式中:K——每一混播种子的播种量(kg/hm2):

H——该种牧草种子利用价值为100%(kg/hm2);

T——该种牧草在混播中的比例(%):

X——该种牧草的实际利用价值(即该种的纯净度X发芽率,%)

一般竞争力的牧草实际播种量根据草地利用年限的加长而增加25%~50%。

5.种子处理 对豆科牧草的硬实种子,通过机械处理、温水处理或化学处理,可有效破除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对禾本科牧草种子,通过晒种处理、热温处理或沙藏处理,可有效地缩短休眠期,促进萌发。

采用过筛、风选、水漂、清选机破碎附属物等方法对杂质多、净度低的播种材料在播前进行必要的清选,以提高播种质量。

对有长芒和长绵毛的种子,将种子铺于晒场上,厚度5~7cm, 用环行镇压器压切,而后过筛去除。也可选用去芒机去除芒和长绵毛。

首次种植的豆科牧草播种时必须接种根瘤菌。根瘤菌剂有液体和固体两种。液体菌剂要求活菌数5亿个/ml以上,有效期3~ 6个月;固体菌剂要求活菌数1亿个/g以上,有效期6~12个月。 黏合剂一般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阿拉伯树胶、木薯粉、胶水等,干燥剂用钙镁磷肥,还可使用灭虫剂、灭菌剂。

(五)播种

1.播种期 播种期一般应安排在雨季来临前。

北方以春播为主,以保证牧草和饲料作物有足够的生长期,一方面可获得高产,另一方面有利于多年生牧草越冬;南方各地均可春播,但春播杂草危害严重。因此,南方以秋播为主,但在局部海拔较高地区,霜期到来前1个多月播种。

2.包衣拌种及根瘸菌接种 将黏合剂与根瘤菌剂(禾本科牧草无需根瘤菌)充分混合,用包衣机将混合液均匀喷在所需包衣的种子上;也可手工包衣用手工混合均匀;常见豆科牧草根瘤菌接种,喷入细粉状的干燥剂、肥料和杀虫剂等材料(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后就不加杀菌剂),迅速而均匀地混合,直到有初步包衣的种子均匀分散开为止。豆科牧草种子接种根瘤菌,低温鼓风快速干燥,温度一般在40℃以下;手工包衣的种子一般随包随播,不进行干燥也不能保存,不适于飞机播种。

3.播种方式穴播:在行上、行间或垄上按一定株距开穴点播2~5粒种子。条播:按一定行距1行或多行同时开沟、播种、覆土1次完成。

(1)同行条播各种混播牧草种子同时播于同一行内,行距通常为7.5 ---15 cm。

(2)间行条播可采用窄行间行条播及宽行间行条播,前者行距15cm,后者行距30cm。人工或2台条播机联合作业,将豆科和禾本科草种间行播下。当播种3种以上牧草时,一种牧草播于一 行,另2种分别播于相邻的两行,或者分种间行条播,保持各自的覆土深度。也可30cm宽行和15cm窄行相间播种。在窄行中播种耐阴或竞争力强的牧草,宽行中播种喜光或竞争力弱的牧草。

(3)交叉播种先将一种或几种牧草播于同一行内,再将一种或几种牧草与前者垂直方向+播种,一般把形状相似或大小接近的草种混在一起同时播种。

(4)撒播把种子尽可能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并覆土。

4.营养体繁殖牧草的播种方式

(1)穴播指在行上、行间或垄上按一定株距开穴栽植1~2 个种苗或插条。

(2)条播按一定株距和行距1行或多行同时开沟栽植种苗或插条。

(3)撒播把营养体繁殖材料尽可能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并覆土。

5.覆盖与镇压 播种后要覆土,覆土深度见表3-2和表3-3。 种子特别细小时,为避免覆土过深,一般采用耙地覆土。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播后镇压对促进种子萌发和苗全苗壮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湿润地区则视气候和土壤水分状况决定镇压与否。

(六)管理

1.苗期管理 出现地表板结,用短齿耙或具有短齿的圆盘耙镇压器破除。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轻度灌溉破除板结。 在保证合理密植所规定的株数基础上,去弱留壮。第一次间苗应在第一片真叶出现时进行。定苗(即最后一次间苗)不得晚于6片叶片,间苗和定苗时要结合规定密度和株距进行。检查出苗、成苗情况,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应及时移栽或补播。

2.杂草防除 通过农艺方法或化学方法及时防除杂草。

3.追肥 在3-4片叶时要及时追苗肥,一般使用尿素75kg/ hm2。原则上在每次利用后都要追肥,追肥的种类和数量要根据土壤和牧草生长发育情况确定。一般禾本科草地以氮肥为主,豆科草地以磷、钾肥为主,混播草地以复合肥为主。施用氮肥应避开豆科牧草快速生长期,以免抑制其根瘤菌固氮。.

4.中耕与覆土 北方干旱寒冷地区,中耕覆土有利于多年生牧草越冬。

5.灌溉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牧草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确定草地是否需要灌溉,需灌溉的牧草种(品种)在无灌溉条件的地方不宜栽培。在北方牧草返青前、生长期间、入冬前宜进行灌溉。南方在春早、伏旱、冬旱期间宜灌溉。

6.痢虫害防治 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病虫害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七)利 用

1.刈割 刈割的留茬高度按具体牧草的利用要求执行。一 般中等高度牧草留茬5cm,高大草本留茬7~10cm。刈割的最佳时期,禾本科牧草是分蘖一拔节期,豆科牧草是初花期。

2.放牧 人工草地可以放牧利用。但在我国往往是先刈割利用,再生草放牧利用或者茬地放牧利用。再生草地放牧利用时, 往往放牧带羔母羊或肥育羊。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