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
逐梦田园绘新景
2022年10月16日海南日报Ta44版版面图
今年7月21日,一场“火药味”十足的乡村振兴工作“吐槽会”在儋州市南丰镇松涛书院举行。来自全市100余名乡村振兴一线干部以幽默、轻松的方式,反映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及堵点。
这是儋州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又一创新举措。
从2016年到2020年,5年脱贫攻坚,儋州举全市之力高位推动各项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类资源向脱贫攻坚倾斜,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汇合,将党中央的要求、省委的部署化为一场脱贫攻坚战。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10.09%下降为零,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571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338.72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902户69681人全部脱贫,3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出列,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兑现了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
俯瞰儋州市中和镇七里村。陈元才摄
聚焦高效农业
带动农民增收
在儋州南丰镇奇楠沉香种植基地里,沉香树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南丰镇油文村村民林日忠穿梭在沉香林中,给沉香树造香。在油文村,种植奇楠沉香的农户达45户,种植近5万棵。
2018年,海南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油文村大面积种植沉香新品种——奇楠。经过4年的发展,种植面积达600亩,形成集育苗、造香、采香、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全产业链经营实体,生产有沉香叶茶、沉香精油、沉香面膜、沉香喷雾等30余种沉香系列产品。不仅如此,还吸纳周边村庄50多名村民到基地务工。
“在家门口就业,每个月能有4000多元收入,还能照顾家人。”林日忠告诉记者,以前他曾四处打零工,收入少,难以维持日常生活。现在进入基地务工后,有了固定收入,家庭条件逐步好了起来,生活越来越美。
2020年,在南丰镇政府的支持下,海南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启动南丰沉香产业小镇建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向南丰镇116户农户发放17.5万棵奇楠沉香苗,同时免费提供种植、维护、造香、采香等技术培训服务,保障农户种得活、能产香、有收益。
海南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斌表示,未来公司将以建设好南丰沉香产业小镇为目标,开发奇楠沉香系列产品,做大做强儋州沉香产业。
据了解,儋州以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推动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儋州先后引进了金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海南联明农业有限公司、海南绿翠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农业企业落户,规模化种植火龙果、百香果、凤梨、海头地瓜等。因地制宜引入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项目,构建“公司+政府”资金融合模式,让特色产业项目在当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带动和辐射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打造特色产业新亮点。
在排浦镇黑石村一片平缓的坡地上,成片种植的凤梨蔚为壮观。2019年,儋州引进海南泰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盘活撂荒地,种植凤梨770亩,年产量可达420万斤。该基地负责人叶一衡告诉记者,儋州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肥沃的土壤,种出的凤梨肉质爽脆、清甜多汁、果肉香甜、口感好,深受市场青睐,目前正在接受预订,逐步上市销售。
产业规模化发展,给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村民的工资性收入。凤梨种植基地除了大量临时聘请村民做零工外,还提供10多个长期固定岗位。王五镇徐浦村村民唐土兰因年龄较大,外出就业很难找工作。2020年初,她被凤梨种植基地聘为固定工,每月工资4000元。她说:“我家离凤梨种植基地很近,公司包吃包住,我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02
优化资源配置
建设美丽乡村
加快完善“五网”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灾害应急避险等公共服务设施,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是儋州推动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举措。而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儋州市以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在利用村庄特色资源上做足文章,重点整治人居环境,大力建设美丽乡村。
在儋州中和镇七里村,沿着村道往里走,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硬化路延伸到各家各户,道路两旁长着一排排玉蕊花树。再往里走,栈道旁绿树成荫,曲径通幽,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赏花游玩打卡。
据悉,儋州按照五星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对七里村进行规划,重点打造乡村旅游项目。除了硬化道路、安装路灯、改造外立面外,还新建了广场、栈道、风雨桥、篮球场等配套设施。特别是依托本地特有的玉蕊花,重点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如今,玉蕊花已成为七里村的一张美丽名片,很多外地游客都慕名到七里村观赏玉蕊花。”七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耀助介绍,“玉蕊花开香七里”已闻名遐迩。
古树参天,房屋林立,黄皮飘香……每年的六七月,是黄皮成熟时节,走进儋州大成镇调南村,远远地就能闻到黄皮的香味,有时还能看到村民表演儋州调声。
近年来,调南村因地制宜,以民俗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生态林木为本,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同时,打出“组合拳”,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乡风村貌实现大变样。如今的调南村,正朝着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大步迈进。
人护树,树佑人。76岁的村民王克尤说,古树是调南村的一大特色资源,村里在树底下安了石凳、座椅,村民茶余饭后都喜欢到树下休憩、 下棋、唱调声。
近年来,儋州市积极响应中央、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部署要求,成立儋州市规划编制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从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入手,科学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为乡村发展作出符合发展规律和本地实际的科学安排,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03
多方精准发力
稳就业基本盘
作为海南的人口大市,儋州着重打好稳就业、保就业“组合拳”。不仅成立市劳动力配置调度中心,开设人才夜市,“点对点”输送劳动力务工,多举措激活就业市场,还精准摸排劳动力人数、就业意愿、企业需求等情况,做好重点企业就业情况动态监测,搭好用工就业桥梁。
儋州“点对点”输送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务工,推动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2月17日,儋州市举行2022年“点对点”输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欢送仪式,免费送301名外出务工人员前往广东省深圳市、广州市和福建省晋江市等地务工。
“我是2006年到晋江宝马蚊香厂务工的,经过15年的打拼,我从一个普通工人做到领班岗位,生活条件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东成镇彩屋村外出务工人员何万君说,在他的带领下,彩屋村已有236人到福建务工。
据了解,2021年以来,儋州市人社局、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以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为平台,主动联系广东、福建等省外企业用工大户,形成了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的转移就业服务网络,有力地推动了儋州市转移就业工作的开展。2021年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17.8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儋州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该市人社局会同市就业服务中心、市民政局、市委人才发展局、市总工会等职能部门,举办大学生、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等各种就业招聘活动,加大无缝对接服务,大力解决重点企业招工难,同时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及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难题。
今年3月1日,东成镇政府大院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汇集了从各村前来找工作的群众。儋州市人社局与该镇联合主办的“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在这里举行。当天参会的企业有21家,招聘职位101个,共提供就业岗位数746个。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前来现场求职人员有330余人。
儋州还大力打造“儋州月嫂”特色劳务品牌,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信息、送资金、创品牌、创平台等“五送二创”就业帮扶方式,全力保障脱贫人口务工就业。
儋州市委、市政府投入资金1919万元,打造“儋州市海南西部家庭服务中心”,该中心融就业培训、孵化功能于一体,每年可培训家庭服务类技能人才3000多人次,转移就业2000多人次,不断助推儋州家政服务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百万儋州人民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笃定前行,以担当助力发展,稳步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奋力谱写产业强、生态美、社会稳的全面小康幸福新篇章。
数字看变化
2021年
儋州市实施产业发展项目46个,落实产业发展资金(含产业发展奖补)13208.7万元。
全市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32106人,比2020年外出务工人数增加1596人,确保了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且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脱贫户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实现就业。
全市共建成251个村(社区)文化室,完成对16个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维修改造。
2021年共举办大集市活动100场,超额完成省供销社下达37场的任务,线上线下实现农产品销售1709万元,比2020年销售额增长256万元,受益农户11587户次。
2022年
2022年儋州安排产业发展项目22个、资金规模17168.8万元,通过“公司+政府”项目融合模式,因地制宜引进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项目,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劳动力实现外出务工3534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33039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1%。
全市举办市域级“消费助农”大集市活动1场,镇域级集市活动7场,设立省级消费帮扶专馆1个,市级智能有人专柜13个、无人专柜50个,共销售农产品333.492万元。
2022年上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庄80个,其中5万元—10万元43个,10万元—50万元35个,100万元以上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