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_规划的经验启示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

(图2左岸地区1986年状况来源)

二、规划概况

巴黎左岸协作开发区”项目位于塞纳河南侧堤岸与舍瓦勒埃路(rue du Chevaleret)之间,西起奥斯特里茨火车站,东至ivry_sur_seine市镇的边界,沿塞纳河岸延展2.7公里的带形区域,总规划面积约130公顷。

基地范围内占地约60公顷的铁路网线及附属设施将13区老城与塞纳河畔地块分割开来,阻碍城市与河岸之间的联系,是规划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基地内遗留有众多工业仓储及铁路用房等历史建筑,如何改造利用使其重建价值融入新的城市发展,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项目开发计划制定的主要目标是:规划设计新的城市结构,实现13区与塞纳河之间的联系。促进功能的多样化及社区混合性以更好将新规划区融入周边老城区,加强就业能力,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

按照计划,项目完成后区域内的业态规模将达到:585000平米的住宅建筑,其中包括1500间学生公寓,3000套商品住宅和3000套社会住宅;745000平米的办公用房;405000平米的商业及娱乐设施;665000平米的公共设施,其中包括大学区210000平米,既有国家图书馆250000平米;以及98000平米的公共绿地。

三、规划内容

巴黎左岸项目用地划分为四个区块分段开发,每个区块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规划。四个分区分别为:以奥斯特里茨火车站为中心的奥斯特里茨区(Quartier Austerlitz);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的托比亚克区(Quartier Tolbiac);以巴黎第七大学Universiteparis Diderot-paris 7为中心的玛森纳区(Quartier Masséna);环城立交桥两侧的布吕内梭区(Quartier Bruneseau)。

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以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_规划的经验启示

(图3巴黎左岸协议规划区分区示意来源)

3.1奥斯特里茨区 Quartier Austerlitz

奥斯特里茨区位于塞纳河堤岸以南,Boulevard de l’Hopitale路与Boulevard Vincent Auriol路之间。

奥斯特里茨火车站中心区域作为社区的核心部分,联合业主SNCF(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和SEMAPA于2007年通过招标程序选定以建筑师Jean-Marie Duthilleul为代表的AREP团队和让•努维尔(Jean Nouvel)团队主持规划设计。规划内容包括:更新改造火车站站台大厅历史建筑,优化组织站台大厅地上与地下层间的交通联系;规划火车站北侧广场,建立与塞纳河方向的开放联系;规划车站西南侧城市空间,在Boulevard de l’Hopitale大道沿线建造带有中心庭院的混合功能建筑,扩建改造Pitié-Salpêtrière医院的居里夫人花园广场。

法兰西大道西段至塞纳河堤岸之间的三角形地块为北区,总建筑师为Christian Devillers。规划建筑以办公、居住和底层商业为主要功能,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处理地块南北两侧近9米的地形高差及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建筑师规划一系列坡道和阶梯步道穿过地块中部,步行道串联地块中部的庭院或小广场,形成富有活力的交通空间,实现塞纳河岸与规划区中部间的交通联系和景观渗透。

法兰西大道以南至铁路网线之间区域为南区,总建筑师为Reichen et Robert,景观设计师JacqelineOsty。此区域建设在覆盖原有铁路网线的钢筋混凝土上盖之上,建筑分段布局,沿道路形成间断不连续的界面,以保留与13区老城区之间的视觉联系。此区域以金融商务办公为主要功能业态,借奥斯特里茨火车站交通枢纽的优势,打造欧洲规模的多重模态中心。

3.2托比亚克区 Quartier Tolbiac

托比亚克区位于Boulevard Vincent Auriol 路与Rue NeuveTolbiac路之间。

法兰西大道北侧区域,在总建筑师Roland Schweitzer的规划下,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东西两侧各自规划一个大型街区,每个街区围绕中心花园布局,街区内部规划一系列纵向道路建立庭院与河岸间的联系。建筑沿法兰西大道一侧主要为商业办公业态,沿塞纳河一侧为住宅,设置景观阳台,底层配置商业,建筑形式根据基地条件设计,与国家图书馆相协调成为和谐的整体。

法兰西大道南侧区域,场地沿大道呈条状东西向展开,如何跨越由于建设铁路上盖形成的南北方向地形高差带来的阻碍为此街区规划面临的重点问题。总建筑师Pierre Gangnet的规划充分结合场地的现有条件,由北至南分三个层次规划带状街区:第一层次为沿法兰西大道跨越铁路网线建于上盖的办公建筑;第二层次为一条宽度为26米的带状景观公园,位于地势高处,可俯视13区老城,成为新老城区间的缝合线;第三层次为沿舍瓦勒埃路,围绕Freyssinet大厅(Halle Freyssinet)规划的景观绿化广场及住宅建筑。带状规划的建筑会间断地穿插步行街道及小花园,形成开合有序的节奏,保证塞纳河与老城区间的景观渗透。各层次街区间的高差通过一系列阶梯和电梯过渡连接。

3.3玛森纳区Quartier Masséna

玛森纳区位于Rue NeuveTolbiac路与西蒙大道(Boulevard du General Jean Simon)之间。

玛森纳区内部保留有大磨坊(Grand Moulins)和面粉厂(Halle aux farines)工业遗产,规划将其更新改造成为巴黎第七大学的教学用房,并以此为中心规划开放的公共绿地。在东部的空气压缩厂遗迹上规划改造,建设Paris val de seine建筑学院。这一社区将打造成为集不同时代建筑形式及多种社会形态的混合体,以大学活动为中心,集办公、居住和商业等多种业态的综合社区。此区域规划是鲍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开放街区(”ilotouvert”)理念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在延续传统街区围合式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建筑的形体的变化打破街区的封闭形态,街区内部的私密空间与外部的公共空间充分交流,赋予街区内部更多的阳光、通风以及景观视野。

法兰西大道南侧的区域建筑主要为居住功能,建于铁路上盖上部,与南侧道路间有近8米的高差,铁路上盖2公里长的区域通过植树、台阶、绿化平台、小公园等解决交通过渡的同时丰富城市景观。

3.4布吕内梭区Quartier Bruneseau

布吕内梭区位于西蒙大道西侧至Ivry-sur-seine市镇边界之间。

这一地块位于巴黎市与Ivry-sur-seine镇的连接处,地面标高低于西蒙大道 8米,地块很大部分为铁路网线和环线立交桥及其匝道所覆盖。长期以来,高架环线及铁路网线一直是两个城区间联系的阻碍。针对如上难题,总建筑师Yves Lion提出两点规划策略:一是在高架环线两侧高密度建设,以消减环线带来的影响;二是规划一条起自巴黎七大大学区经由生态花园街区的商业步行街由高架环线下面穿过,以建立区域间新的联系。高架环线两侧铁路网将重新规划改造,以建造一个全新的街区。功能业态包括住宅、广场、办公、商业等公共设施以及一个新的地铁站。此区域建筑高度突破巴黎市区37米的限高限制。其中以Jean Nouvel事务所设计的高度180米,总建筑面积105000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大楼为区域的标志建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