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芒市遮放镇素有鱼米之乡美称,遮放贡米历史久远,久负盛名至今。“鱼米之乡”米有名,但水产却不多。但现在,在上海青浦的技术帮扶下,43岁的傣族人孟岩回在自家的稻田里养出了大闸蟹,丰富了遮放“鱼米之乡”的盛名,也为当地群众发展水产养殖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新选项。
在中缅边境的德宏坝区养殖大闸蟹是孟岩回的梦想。从2006年开始,老孟就一头扎进了水产养殖业,从曲靖买来一批蟹苗,开始尝试养殖大闸蟹,最初的几年,由于缺乏经验,大闸蟹的产量连自家餐馆都供应不上。最惨的一年,8亩蟹塘里放进去12万元的蟹苗,只收获了6个瘦小的螃蟹。养螃蟹赚不了钱还赔钱,成天没日没夜守在蟹塘边,村民不理解,就连妻子都因此和孟岩回闹过多次矛盾。
老孟坎坷的大闸蟹养殖经历,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老孟迎来了他的“贵人”,来自上海青浦的援滇干部怀向军和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马旭洲。两人给老孟带去了上海的优质蟹苗、养殖技术,终于让老孟的蟹塘“起死回生”。
孟岩回:“自从上海海洋大学马教授他们来指导了以后,产品的质量上来了,规格也上来了,最大的蟹能养到五六两。
在马旭洲教授的技术指导之下,2019年中秋,孟岩回的蟹塘终于产出了一批大闸蟹,比上海大闸蟹的上市时间要早。
今年5月份,马旭洲又送了一批蟹苗到遮放镇给他,养殖过程中不出意外的话,这批大闸蟹八月盛夏时节就可上市销往上海,要比上海早上市3个月左右。
如今,除了养殖中华绒螯蟹外,老孟还在蟹塘里混养了竹节虾和本地沙鳅,并带着4户村民一起养殖稻田蟹,养殖面积达到180亩,亩产纯利润在2.5万元左右,如果管理更加精细,纯利润能到4万元左右。除供应自家餐厅外,还卖到芒市、瑞丽等地,市场供不应求。
孟岩回:亩产大概达得到两万到三万,希望以后带着更多的农户一起养殖,把我们德宏的蟹和虾这个产业把它在稻田里面养殖出来。
视频/文:德宏广播电视台.德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