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鲜明客家乡村自然和人文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大埔县西河镇。
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广场上排放整齐的共享单车,供村民和游客出行。
田间地头瓜果飘香,路边的五彩风车迎风转动,这是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的乡村美景。
村民在闲暇之余到祠堂里吹拉弹唱,曾经闲置的祠堂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文化俱乐部。
梅州市将宗祠文化建设与农村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图为丰顺县汤南镇种玊上围鸟瞰图。
9月8日,广东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蕉岭县举行,会议对省定贫困村整治创建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全省14个市、70个县(市、区)的城市规划部门代表,部分地区的住建、农办等单位和高校、企业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蕉岭县、惠州市、韶关市代表在会上分别介绍了当地的省定贫困村整治创建规划编制工作情况。
与会人员参观了蕉岭的新农村,先后来到美丽乡村培训学院、精品旅游路线、秸秆资源化利用站等,深入了解了该县新农村建设情况,纷纷表示“蕉岭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梅州贫困面大,有349条贫困村需要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梅州市副市长温向芳表示,梅州将坚持规划先行,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产业支撑”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据统计,目前梅州已完成省定贫困村自然村村庄规划1249个,占61%。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陈萍
通讯员涂永平陈晓光林剑湧
摄影:何森垚
规划是整治创建新农村的“牛鼻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许多人心中对新农村的向往,然而,现实中的贫困村大多却是这样:村庄建设杂乱无序,“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的问题突出,环境脏乱差,“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夏天蚊蝇成群”。
让贫困村在规定时间内变成新农村示范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贫困村美丽蝶变的第一步就是规划。相关专家认为,规划是整治创建的“牛鼻子”,“没有美好的蓝图和愿景,政府履行职能、配置公共资源、农村建设发展、农民科学建房、改善村容村貌就成为一句空话”。
科学谋篇布局,编制接地气、易实施的村庄规划是开展贫困村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前提和基础,是整治创建工作的“牛鼻子”。
今年8月,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实施方案》,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因地制宜,规划引领”,要求从实际出发编制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
据专业人士分析,编制好接地气、易实施的村庄规划,能够帮助贫困村实现由“后队”变“前队”的目标。科学的规划,有利于明确农村发展定位、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引导村庄布局的优化和人口集聚,有利于农村住宅的集中建设和有序改造,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规范农村建房乱、乱建房的行为,从根本上消除乱占耕地的做法,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配置,改善人居环境。
在规划专家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多数村庄没有编制规划或规划起点较低,因此,在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中,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势在必行。
规划编制做到“看得懂、用得着、管得住”
“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已成为社会共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邱衍庆说,要编制出能落地、接地气的规划,首先要厘清整治规划和创建规划的内容。
在《广东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指引》(下称《规划编制指引》)中,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内容包括整治规划和创建规划。其中,整治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集中供水、农房整治、村道硬化和设施完善八方面内容,创建规划包括历史文化保护、产业发展、特色风貌营造和特色区位功能四方面内容。
“为了使规划能够更加有效地落实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的要求,更加切合贫困村实际,先做好村庄整治工作,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示范村创建规划工作。”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邱衍庆说。
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乡村规划从谋划、策划、编制到实施,都必须有扎实的研究和分析做支撑,保障规划各个阶段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实施性。”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邱衍庆建议,要通过实地踏勘、部门走访、村民座谈和驻村体验等方式进行深入调研,才能制定出“接地气、易实施”的规划。
将贫困村创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最终受益的是农民,因此,相关专家指出,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应该加强规划的经济性分析,避免过空、过大的规划,避免实施后给农村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要做到合理论证,精打细算,将新农村建设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相关专家表示,编制规划必须做到“看得懂、用得着、管得住”。
“看得懂”是指所编制的规划要让农民必须看得懂,充分体现广大农民的意愿,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作主体、唱主角,确保广大村民关心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用得着”是指在规划的编制上让村级组织必须用得着,规划要切合村实际,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确保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使农村在规划指导下,实现科学发展。“管得住”即规划建设上政府必须管得住,村级规划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后,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按规划办事,在农民建房、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到方面要严格审查、审批,确保农村各项建设严格按规划进行。
到2020年全市349条贫困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
灰瓦白墙的农房错落分布,田间地头瓜果飘香,蜿蜒的乡村小道干净整洁,古朴的田园风光里藏着现代元素:乡村咖啡小屋、电影广场、美丽乡村培训学院,让前来蕉岭参观的各地代表赞叹不已。
新农村建设,蕉岭是广东省的一面旗帜,对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具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蕉岭县突出规划先行,制订出台《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工作方案》《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等一系列文件,委托深圳铁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为19个省定贫困村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明确各村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
“我们还发挥村民理事会引导作用,充分激活和挖掘群众建设新农村内生动力,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形成广大群众你追我赶、不甘落后、主动作为的新农村建设氛围。”蕉岭县县委书记陈伟明介绍,近年来,蕉岭实施蕉城龙安和三圳福北、招福、芳心、九岭连片20平方公里“客韵寿乡”新农村示范片的规划建设,形成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全县新农村建设。
不仅是蕉岭,梅州的新农村建设四面开花。五华县的“益塘流域·十里水乡”人居环境示范片区,具有鲜明客家乡村自然和人文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大埔县西河镇,丰顺县留隍镇“五村连片十村联动”工程,结合温泉资源和客潮文化,打造“客潮古邑、青榄之乡”留隍健康主题小镇……
虽然梅州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亮点突出,但要完成349条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仍然任务艰巨。梅州是全省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全市相对贫困人口158994人、占全省9.1%。
“首先明确了先整治、后提升,两年见成效、两年大提升,到2020年,把全市349条贫困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的总体目标。”梅州市农办主任罗伟章说,为做好这项工作,梅州专门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压实各县(市、区)主体责任,强化组织保障。
据了解,梅州引进了深圳铁汉生态公司、棕榈生态公司签订规划设计帮扶框架协议,免费为贫困村提供规划设计。目前已完成省定贫困村自然村村庄规划1249个,占61%,“下一步要加快推进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罗伟章说,在推进过程中,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客家特色,保留乡土气息,不盲目追求“高大上”。
■声音
当前,规划编制和实施要有效避免三个误区:一是要编制整治型而非建设型规划,应优先推动城乡风貌、面貌改善(如“三清三拆三整治”),而非大搞新开发、新建设;二是编制行动式而非蓝图式规划,示范村规划工作应结合城乡发展的动态需求,明确、紧抓整治工作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计划,推出一批工作事项或项目,可打造一两个试点示范,推广优秀经验模式,将规划演变为一种动态行动;三是编制村民主导式而非专家型规划,规划应突出村民自主,而不完全是专家主导,要体现村民自主自愿,将农村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愿望落实到村庄规划建设中,并结合村民的需求,制作一张图、一张表或村民公约等多种形式的规划,做出农民自主参与、自愿遵守的规划成果。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少康
为了使规划能够更加有效地落实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的要求,更加切合贫困村实际,先做好村庄整治工作,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示范村创建规划工作。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邱衍庆
■他山之石
韶关探索宅基地
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在广东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蕉岭县、惠州市、韶关市分别对该地的省定贫困村整治创建规划编制工作经验进行了介绍。
针对村庄规划照搬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脱离农村实际、实用性差等问题,惠州市对2009版《惠州市村庄规划技术导则》进行了修订,并编制完成了《惠州市村庄规划范例研究》,包括《分散型或规模较小的村庄规划范例》《一般村庄规划范例》和《特色村庄规划范例》三个专题研究,作为各地村庄规划编制的基本模板和验收标准。
此外,惠州市还积极开展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法制体系研究。由规划部门牵头,认真梳理村庄规划、建设和风貌管理实际情况,从政策制定、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土地资源管理、经济社会差异、城镇化发展水平、农村治理等角度全面分析惠州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相关工作实践与经验,形成《惠州市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惠州市农房风貌管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惠州市规划建设行政管理和法律法规体系》《惠州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4个专题研究报告,拟订了《惠州市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草案)。
今年5月,韶关市城乡规划局起草印发了《韶关市村庄规划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指导意见(暂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市、区)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编制。目前,根据收集的反馈意见和省的最新要求,对《指导意见》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拟于近期与市委农办联合正式印发。
值得一提的是,韶关市深入探索破解“一户多宅”难题。在规划过程中,配合国土管理部门在有条件的村,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使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破败老宅得以清理。开展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推进村庄空闲地、闲置地和废弃土地盘活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