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山林变身养鸡场,在外打拼的柳昌席回乡养起了生态土鸡;十余亩水田变成菌菇棚,回乡带娃的柳飞婷在家乡觅得了新机遇;二十亩荒田上建养殖场,贫困户柳升权摘了穷帽变身知名的‘猪老板’……”6月25日,安庆日报发表长篇通讯,以《脱贫致富“领头雁”》为题报道了岳西县田头乡三个通过特色种植、特种养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典型。

笔者认为,我们农村就是希望有更多的这样的脱贫致富“领头雁”,即产业致富带头人。脱贫攻坚成在产业,发展种养特色产业是当前脱贫攻坚最有效、最持久的选择。我们应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发展为目标,以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为切入点,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把产业建在乡村、把就业岗位和利益留给农民,带动小农户发展致富,实现乡村经济繁荣、社会进步。

然而,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背景下,一家一户独自经营,无法形成产业规模,于市场无法产生磁场效应;由于农民受到科技文化水平的局限,无法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链;由于农民受到资金短小限制和对变幻莫测市场无所知,怕承担风险,不敢也不善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诸多因素严重桎梏着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手脚,阻滞着农民奔小康的步伐。发展乡村产业,特别是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也要抓好农村致富带头人这个关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示范引领的作用是无声的号召!培育一批县、乡、村级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特别是特色产业,像以上报道的那样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形成“培育一批能人、振兴一方产业、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是当前最好的途径。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产业。因此,我们可以探索建立“带头人+经营主体+农户”“带头人+基地+农户”等机制,通过订单收购、股份合作、保底分红、吸纳就业等方式联结小农户,开展联户经营、联耕联种等合作生产,提供统耕统收、统防统治、统销统结等服务,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鼓励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林权、资源资产等入股带头人创办的经营主体,探索实行小农户负盈不负亏的利益分配机制。还可以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多元化经营,加强与农产品初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手工作坊等新业态、新模式进行融合,主动参与或相互配套,实现互利共赢。

要多途径建强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建设农村产业致富带头人队伍,就要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让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的农业从业人员成长为农村产业致富带头人,不断壮大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

要培养好农村产业致富带头人。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农民夜校、远程教育等平台资源,采取集中培训、交流讨论、实地观摩+课堂教学等方式,有计划提升农村致富带头人技能素质,让致富带头人成为引领群众创业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新型农民、骨干力量。 王先国

(王先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