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荣平,这人爱青蛙爱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凭借很多疯狂的想法,让他养的青蛙个头最大,比市面上其他的青蛙大一倍有余,价格也翻倍,去年的销售额达到1200万元。他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2002年,蔡荣平还是江苏省南通市一家房产连锁公司的老板,并且拥有着好几家房产连锁店。可以说在二手房买卖市场里,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
然后就在2003年,房地产生意上红红火火的蔡荣平却突然转行要去养青蛙。原来他经过一段时间的项目考察,得知青蛙价格近年来年年上涨,是因为本地规模化养青蛙的人极少,而需求又大,加之小时候自家屋后池塘里小河边到处都有青蛙觉得好养活,于是他决定抓住这个不可错过的商机。
2006年,蔡荣平在老家承包了8亩地开始了养青蛙事业。
但是就在投完苗的第二天他就发现,很多青蛙不见了。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他的蛙池来了黄鼠狼。于是赶忙在必经之路上布置捕兽夹。
这边黄鼠狼刚刚搞定,又得到消息说其他的蛙池进来了白鹭,正在吃青蛙。
这一次次可把蔡荣平折腾的不轻,他这才知道为什么养青蛙的人这么少了。原来青蛙的天敌这么多,简直防不胜防。就这样,白天防白鹭,晚上防黄鼠狼、螃蟹和蛇。
这些天敌的出现让蔡荣平创业的第一年疲于应付,没赚到什么钱。到了2007年,天敌倒是控制住了,他自己却给自己惹了个大麻烦。因为跨行业搞养殖,不懂行的他把青蛙卵从水里放到了水草上,以为这样可以让蝌蚪更快出苗,没想到卵被直接晒死了,直接损失30多万。
2008年,本以为吃过很多亏终于学到技术的蔡荣平可以打个翻身仗了。结果一场大暴雨直接把他的青蛙都给淋死了,损失50多万。
2009年,已经是养蛙的第四年了,依旧只有投入没有回报。家里人都开始反对他养青蛙了。这一年开始,他吃住都在蛙池边。他认定养青蛙一定可以赚大钱。
到了2010年,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养殖心得和养殖发现。2011年,蔡荣平根据蔬菜大棚盖薄膜育苗的原理,设计了蛙池的塑料大棚,他想让他的青蛙像反季节蔬菜一样在冬季不会冬眠。经过实验,不冬眠还是没办到,不过冬眠时间比正常时间延迟了足足一个月,冬眠钻洞的深度由一般的30厘米深变成了10几厘米深。
这样他就有了比同行多了一个月的销售期,而且如果冬季挖洞卖青蛙还能节省部分体力。
借鉴塑料大棚的经验,在2012年,他给青蛙卵也盖上了薄膜,这样平时半个月才出来的蝌蚪,基本一周左右就能出来了。
不睡觉的青蛙不能闲着,得不断地吃食。这样下来蔡荣平的青蛙在晚冬眠的一个月里长的就比同年龄的青蛙个头大了足足一倍。
时间就是金钱,就在2012年冬季,他把冬眠中的青蛙挖出来拿到市场高价卖,由于这时候市面上几乎看不到青蛙出售,加之个头大,卖到了38元一斤的价格,是当时市价的一倍多。
尝到甜头的蔡荣平从2013年开始,每年到了青蛙上市的季节,别人忙着卖青蛙,他就忙着收青蛙。收到的青蛙放在自己的大棚里。等到青蛙冬眠时候开始上市卖。就这样打时间差,做起了反季节销售。
就这样蔡荣平仍不知足,他还有更疯狂的想法。能不能让青蛙不冬眠?
他找到了一家农业公司的老板做合伙人,2016年两个人共同投资200多万,聘请农业专家研究对策。最终建立了一套占地20亩的智能大棚。大棚采用自动化遮阳网管理系统,尤其是运用池塘水汽营造出了空调效果的水空调使得温度恒定,并能随时控制温度。
这样蔡荣平一年四季就都有青蛙卖了。
利用反季节和个体大的双重优势,蔡荣平的青蛙在2016年达到了1200多万的销售额。同时,为了让智能大棚里的地不浪费,他又在蛙池边种植上了水稻,并且扩大了养殖规模。
今年,跟着他一起养殖青蛙的周边农户已有50多户。养殖基地已达近200亩。蔡荣平在他的一去不回头的青蛙养殖路上依旧疯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