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普罗的独白
编辑|巴普罗的独白
广西有个叫黄炳权的老头,在他的养牛厂里怪招频出:掏牛粪、抠牛屁股、用肥皂润滑、按摩……
更让人纳闷的是,他养牛竟然几乎就不花钱,可却从来不卖。然而养牛的利润,却是其他养殖户的10倍都不止。
因为对黄炳权来说,牛粪才是“黄金”。他到底有什么赚钱妙招?
本文信源来自本人短视频账号;官方媒体【乡村e站/农视网/中国农科新闻网/CCTV致富经】2018年发布。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牛粪“变”黄金
黄炳权真正发家,源自于一种印度奶水牛。
这种牛不仅有肉用价值,还可以产奶。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一下子竟然养出了个亿万富翁出来。
随着养牛事业逐渐大了起来,又有新的问题摆在眼前。
大量的牛,带来的是无法估量的牛粪,已经在养殖场堆积如山。
牛粪怎么说这些都是上好的肥料,黄炳权一开始打算送给附近的农户。
却没想到农户们说什么都不要,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牛粪的量实在太大,加上养殖场里臭味熏天,农户们宁愿不要都不愿意踏进养殖场。
实在没办法的黄炳权,只好去咨询专家如何解决。专家给的处理办法是:可以废物利用,变成循环产业。
在专家的建议下,黄炳权建了一个几千立方米的沼气池,来处理多余的牛粪。
然而这个沼气池,却给他带去了更大的收益。
白手起家不简单
黄炳权1953年出生于广西北海,中学毕业之后就辍学外出打工。
由于没有学历和技术,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之后他选择去一家针织厂,做一个机修工。
但在1983年的一天,他却主动辞去工作,选择下海经商。
原因是他发现,这几年有大量的人口涌向沿海发达城市工作,
那里对饭店的需求与日俱增,黄炳权就在合浦县开了一家叫“东园酒家”的饭店,在附近小有名气。
然而黄炳权在饭店里日常巡视的时候突然发现,客人们很喜欢自己店里的秘制酒。
这时候,他敏锐察觉到了商机。
这种秘制酒是黄炳权家传的,而酿制这种酒最重要的一味原料,是珍珠蚌肉。黄炳权自己搞了一家酒厂,专门用来生产。
光是这款秘制酒,他一年就卖了上亿元。然而,随着酒酿得越来越多,产出来的酒糟也越来越多。
最开始的时候,黄炳权把酿完酒的酒糟逐一分发给附近的农场和养殖户,请他们帮忙消耗掉。
可随着酒卖得越来越好,酒厂的酒糟也越来越多,根本无法解决。
就算给附近的养殖户和农场全送过去,那些酒糟也无法完全处理掉。
这些酒糟运不出去,在酒厂里散发着难闻的味道, 这时候可愁坏了黄炳权。
如果每天都叫卡车把酒糟拉走,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个时候黄炳权想到,既然养殖户和农场可以消耗酒糟,为什么不自己搞一个农场呢?
问题源源不断
这样不仅仅可以解决酒厂的问题,还能让自己拓宽一条全新的收入渠道。
甚至可以给自己的饭店和员工,提供更便宜更优质的蔬菜和肉类,简直是一举多得。
随后黄炳权就投入了资金,自己造了一个特大农场。
一开始黄炳权打算养猪,可是猪肉的效益并不好,他这才把目光放在了牛身上。
一开始的时候,黄炳权喂牛吃酒糟。再到后来,由于一直吃酒糟,牛也不再吃了,必须得掺杂着一些饲料才行。
这个时候养牛成本也高了起来,一头牛一天要吃30多元才能长肉。
之前庞大的投入还没有回本,现在喂养的成本又增加了,黄炳权很是焦虑。
后来,还是附近的农户帮了他大忙。
在走访多家农户后黄炳权得知,牛是杂食动物,不是只吃草,水果什么的也可以吃。
这一下让黄炳权开心坏了,既然牛会吃水果,那么果皮肯定也能行得通。
附近有好几家水果加工厂正在为处理果皮发愁,他决定好好利用。
黄炳权以极低的价格,大量收购了水果加工厂的果皮,再将这些果皮掺杂酒糟喂给牛。
然而这样一套下来,黄炳权一查自己手里的钱,傻眼了。一个月下来,黄炳权手里只剩下了几百万。
突然有一天农场员工向他报告:牛粪堆上长了蘑菇。
黄炳权赶紧赶了过去,看着牛粪山旁边的白色小蘑菇出神。
却没想到,这又是另外一个商机。
到处是商机,他怎么这么幸运?
既然牛粪附近能够自己长出蘑菇,那么一定也可以专门种蘑菇。
他开辟出了一片地方,专门种植食用菌。
而黄炳权自己种的菌子,一下子就填满了黄炳权饭店所需食用菌的量,而且还能打出招牌特色,又是一次一举多得。
而有了蘑菇事件之后,黄炳权彻底放飞自我了。
他开始致力开发牛粪的全新用途,想起了之前发酵沼气后剩下的牛粪,决定自己建一个化肥厂。
此刻他的脚步还没有停下,为了进一步分解和开发牛粪,他想到了饲养蚯蚓。
蚯蚓不仅可以分解牛粪,还是一种很好的饲料。
不论是家畜还是鱼类,都十分喜爱蚯蚓,于是黄炳权又开始养鸡。
吃蚯蚓长大的的鸡,个个肉质鲜嫩,销量也是非常客观。
而之前的鱼塘,黄炳权也没有放过。他吸取以往的经验,精心挑选鱼的种类,又重新对鱼塘进行设计。
要说黄炳权的运气真是好。
他把发酵好的牛粪堆放在了池塘边,竟然有了意外收获。
牛粪顺着雨水流入池塘,水中的藻类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而池塘中的鱼虾又以这些藻类喂食,逐渐形成了一个可靠的水下生态,鱼虾的产量和质量也是与日俱增。
黄炳权也在这些产业的支持下,成为了亿万富翁,还引了不少媒体前去采访。
如今已经身家亿万的他,还在不断突破自我。
“牛粪大王”现状
前几年,他关注到了世界级保护动物——海牛。
黄炳权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毅然出资收购了闲置多年的珍珠养殖场。
这里是海牛最后的家园,不仅保护了海牛的生存环境,还把当地珍珠的名声打了出去,使这里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与地段。
去去年年底的青海地震,靠着大自然吃饭的黄炳权,也慷慨出资援助。
如今,黄炳权的牛3年一出栏。
一头牛每天产的粪便有80斤,经过发酵后成为有机肥,一年能有12多吨。
一顿肥料能卖3000元,那么一头牛产的有机肥就能卖4万元。
凭借着曾经让他日夜难眠的牛粪,再依靠自己的智慧,变成了货真价实的“黄金”。
如今已经70岁的黄炳权致力于种养乡村,还当上了广西工商常联委,很多农民都跟着他学习各种种养经验。
黄炳权每天都会在社交平台更新自己的养殖经验视频,以及谁又学成了学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