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19日讯 地处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东北部的油溪桥村,作为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石灰岩干旱区,曾是“省级特困村”。“有女莫嫁油溪桥,一年四季为呷愁”,这是以前的油溪桥村最真实的写照。油溪桥村曾以“烂、懒、散、穷”出名,成为深度贫困县里最贫困的村。
彭育晚1994年参军入伍,1995年入党,四次荣立三等功。退伍后,他下海经商,成就了千万身家。镇党委了解到彭育晚的情况后,决定请他回来带领乡亲脱贫。2007年,彭育晚被推选为油溪桥村支部书记。
接到消息的家人不仅不同意彭育晚接受镇党委的邀请,甚至还极力地反对,周围的人骂他是神经病,他的老婆甚至拿离婚要挟。但是彭育晚义无反顾地决定要建设家乡,他当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脱贫!于是,在众乡亲的期盼中,在亲人的万般不解中,他开始了油溪桥村的村支书生涯。
多措并举,凝聚开山之力
油溪桥村土地贫瘠,整个村子的青壮劳动力外流,留在村里的除老人小孩外,其他人大多是打牌赌博的懒汉或光棍。村庄资源匮乏、没有区位优势、基础设施又差,人心涣散,百废待兴。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彭育晚坚定地认为,党支部的作用,远比一个项目、一笔资金的作用大得多。彭育晚决定,先从领导班子建设抓起。
为了建立一个好支部,彭育晚不断到县、镇党组织咨询学习。他特别谦虚好学,只要上级开了会、发了文,他总会通宵达旦地阅读钻研,他常深有感触地说:“文件里头有项目、有钞票、有机会!”十几年来,他做的学习笔记达150余万字,撰写资料汇编60余本。同时,他不放过一切机会,给村民开展培训,抓住时机与全国许多有名的村支书接触,称他们为“师傅”。
彭育晚借鉴自身多年公司管理经验,通过“两委”委员公开竞选,村里有学识、有能力、有担当的乡村精英和年轻党员进入了村组班子。
队伍的素质得到保障后,彭育晚立马着手于让队伍在村民心中树立起威信。村支部推行“三先规定”,即拆除乱搭乱建先从党员开始,义务筹工先由党员带头,兑现处罚先从党员实施。倡导党员干部“戴袖上岗亮身份、发展致富当能手、学习生活贴群众”。
2018年初,大雪冰冻期间,为了不让贫困群众刚刚栽种的经果林冻伤、柑橘枝叶被压断,全村党员干部顶风冒雪,活跃在冰天雪地的山地上,为每一颗小树苗穿上了“保暖衣”。
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间,深夜12点,在冷风彻骨的夜里,村干部仍一面提着垃圾袋清理垃圾,一面做阻隔村民串门的工作。同样在疫情期间,彭育晚带着党员干部们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我宣誓,在疫情面前,要倒也绝不允许村民先倒下!”,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在彭育晚的带领下,油溪桥村的村两委,真正成为了致富桥头堡。2016年起,油溪桥村被确定为“娄底市党员干部教育实践基地和村干部培训基地”,“湖南省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基地”,“娄底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小积分成为致富发动机
彭育晚极具创新精神。为将贫困群众的志气扶起来、将全村群众的智慧激出来,彭育晚创新推行积分考评管理,将村民在脱贫帮扶、产业培育、出工出力、遵守村规民约等生产生活的各类表现,量化为奖励指标35项、处罚指标41项。
年底考核积分的高低与干部绩效挂钩、与评优推选挂钩、与股份分红挂钩。积分制管理有效促进了党员干部争着干、村民群众比着干、朝着目标一起干。通过实施积分制,油溪桥村发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积极变化。
积分制激发了内生源动力。积分管理将村民积分按比例折算成股份参与分红,村民也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抢着干”的村民越来越多,“站着看”的村民越来越少。
近年来,全村的村民、干部都极具主人翁精神,为建设自己的家乡,他们义务参加劳动。他们用锄头开路,年来全村党员干部累计义务筹工多个,修建硬化公路公里,游步道公里,风貌改造栋,整修山塘口;用锤子凿水,全村干部群众在峭壁上握紧锤子干,仅花费3000元钻机费就完成了需16万元的管道沟通挖掘项目,将河水引到了山上的田间地头;用簸箕挑土,硬是在石灰岩山旮旯里植树,栽种苗木30余万株,把荒山变成了果园。
一纸民约杜绝百万浪费
一天,有一名叫苏让的老人找到彭育晚,哭诉着说“儿子迷上赌博后,天天待在麻将馆。儿媳也迷上麻将,扔下了一堆家务不管,两人还在闹离婚。”白发苍苍的老人抹着眼泪,强烈要求村规民约里加上禁赌。
看着原本完整的家庭被赌博弄得支离破碎,彭育晚马上组织干部走访麻将馆,看到里面烟雾缭绕、人头攒动,深更半夜还在挑灯鏖战。通过调查,还了解到很多村民因为迷上赌博倾家荡产,因赌致贫、因输钱欠债,有家不能归、甚至妻离子散等活生生的案例,彭育晚下定了决心禁赌,如果不禁赌,就算油溪桥村的黄土变成了黄金,也会被麻将桌吞噬。
于是,彭育晚与村组干部深入讨论后,接着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提倡远离牌桌、赌桌、六合彩,违者报请相关部门处理。彭育晚出台硬招,谁继续打牌,所有的福利都取消,公章也盖不着,依规取消建档立卡户、低保、五保所有待遇。并组织对赌博的村民排查到户,定期开户主大会,对赌博与不赌博分门别类,再登入到档案袋。同时,选派和麻将馆老板走得近的村组干部上门,化解矛盾做工作,强势取缔麻将馆。
一次,彭育晚到麻将馆做工作的时候,几个村民直接就跟他动上了手,还把他推倒在地。一个村民瞪着眼睛吼道:“你凭什么管我们,你自己以前不也是一个赌鬼吗。”彭育晚捂着肿着的脸说:“我以前走错的路,你们也要走一遍吗?”
此外,彭育晚还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红白喜事酒席从简等纳入村规民约范围,举办全村“十好”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消除了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重塑了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精神风尚,斩断导致群众因婚致贫、因宴返贫的“穷根”。
俗话说“青山易改本性难移",放鞭炮是油溪桥村千百年来的习俗,形成的传统已经融入了村民们的血液之中,但为了刹住铺张浪费、比排场阔气的歪风,彭育晚顶着压力往前冲。一说村里要禁炮,很多村民惊诧莫名,“放鞭炮是传统,历朝历代都允许,村里说禁就禁?”村民彭术生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彭育晚当即表示:“放鞭炮,除了铺张浪费、污染环境、破坏卫生外毫无益处,更有甚者用放烟花来比阔气、装门面,有钱没钱都争相放,你们说该不该禁?节省的资金可以发展产业。”话在理上,大部分村民都表示支持,从尊重传统角度出发,规定开始可少放到后来召开户主大会决定全面禁燃,试行一年后,百分之九十九的村民自觉遵守。
在转风移俗的过程中,彭育晚是面临着巨大压力的,彭育晚的妻子还经常替他担心,她说:“你禁炮让卖炮的人恨,禁渔让捕鱼的人恨,禁赌让无业游民恨,你想把天下人全得罪吗?”面对村民们的指责和不解,彭育晚只能一面反思,一面一次次地做说服工作。
在严格执行村规民约的情况下,村里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全村每年节约禁赌、禁燃、酒席从简等开支550余万元,在2017年,油溪桥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的荣誉称号。
“小产业”实现致富“大愿景”
在资源、区位、基础“三无”,没有单位领导挂点驻村,村集体经济负债4.5万元,868名村民人均收入不到800元的情况下。彭育晚发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新时代“红旗渠”精神,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地位,走出了一条依托本地资源、培育本地发展力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内源式”发展之路。
彭育晚依托本地山水、人文资源,探索“旅游+”发展模式。依托境内油溪河奇、秀、美的资源优势和全村“12年植树30万棵、不砍一棵树”的生态优势,以及清代石拱桥、杨洪岩古风雨桥等历史遗存,大力开发油溪河峡谷漂流景区,打造旅游支柱产业,在全省首个整村创建国家级AAA景区,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综合收入1225万。此外,彭育晚还在全村发展了四季水果、小籽花生、田鱼、甲鱼等脱贫主导产业。
最开始并不愿意在田里养鱼的贫困户彭早初,看着田里跳跃成群的稻田鱼,谷仓里堆放着的逾万斤黄灿灿的稻谷、玉米、花生,他说:“只要不向困难低头,跟着村里干,日子就会有奔头。”
对于村里的贫困户,彭育晚给予特别关心,倡导富帮穷、先帮后,实行“一传二帮三带”模式(一传:传产业技术;二帮:帮产业发展,帮管护、销售;三带:党员带,能人带,模范带)
贫困户阳六华,因20多年前截肢,成为了村里的特困户。近几年来,他在村干部彭建才手把手的指导和帮扶下,认真学习生猪养殖,现在不仅自己每年可出栏生猪130多头,还带领周边群众发展生猪养殖,身残志坚的他从特困户转变为致富带头人。
短短12年里,油溪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国家AAA级景区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40余项荣誉,实现了由“省级特困”向“全国示范”的蜕变。
如今,油溪桥村村民刘青峰的爱人逢人便说:“当年我父母是坚决反对我从镇上嫁到油溪桥村的,说这里太穷,说‘有女莫嫁油溪桥,一年四季为呷愁’。可我坚决要嫁到这里来,幸好遇上彭育晚回来当支书,我真是命运好,眼光好。”
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羡慕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她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人们看到的是接见各种领导的彭育晚,是接受鲜花和掌声的彭育晚,是带着各种荣誉称号的彭育晚,却没有看到在这些背后,绞尽脑汁、踏破铁鞋、苦心孤诣、受尽委屈的彭育晚。
当初收到镇党委的邀请时,特别是面对家人朋友极力反对时,彭育晚是十分彷徨的。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他深深地认为“富不能只富自己,穷不能穷了乡亲。”他力排众议,回到家乡,一干就是十几年,为了村里的发展,彭育晚总是充满激情,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平均每天休息不足四个小时,十几年来累计组织和参加会议达2000余次。
他真的是铜头铁臂吗?肯定不是,细心的人会发现,彭育晚在每次开会之前,会靠着椅子打个盹。彭育晚有一次在大会上介绍经验时,说到自己头发白了、眼睛严重近视了时,坐在台下的妹妹忍不住当众掉了眼泪,因为她深知哥哥的艰辛、委屈、孤独与付出。多年来,他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油溪桥村的建设上,十几年没陪老婆孩子外出游玩过,面对有时以分道扬镳“相威胁”的老婆和吵着要换爸爸的儿子,彭育晚只能忍着心里的痛继续埋头苦干。
他建设油溪桥村和“名利”无关,只为践行自己的初心。他把自己的工资和津贴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在2016年“三类人员”竞选考试中,他沉浸在乡村建设事业中,没有去参加培训,却仍以笔试、面试第五的好成绩成功入选,但因十七年前赌博的事被取消考察资格。有人为他鸣不平,他却一笑了之并继续带领村组干部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十几年来他从来没找过组织要过荣誉或提过任何要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被中组部省委组织部选调为“如何当好村支书”专题授课教师。他创造的积分制管理、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两山理论成功入选全国10个、20个、22个和20个经典案例,是目前入选推广案例最多的村庄。他是唯一一个在中央党校讲课的农民,他在北京、深圳、省委党校、等高等院校授课86场,接待省内外参观考察团讲课1200次。
此外,彭育晚曾两次作为唯一的村支书代表,参加过湖南省委年度“一号”文件起草的座谈会。彭育晚个人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十大爱故乡年度人物”、“最美村官风度人物”、“全国新农村致富带头人”、“全国金镰刀奖”、“全国旅游发展人物”、“全国改革创新先锋”、“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湖南省扶贫帮带模范”、“最美扶贫人物”、“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站在石桥上,展目四望,周围是墨绿的山影,声声入耳的唯有潺潺流水声。”作家李健漫步在油溪桥,感叹着这个村庄活力与美丽。他精心所著的《嬗变》,记录了油溪桥村的振兴之路。正如李健所说,他们敢于自我解剖,自我纠正,自我净化,油溪桥村人在用行动演义着一种精气神,展现真善美。油溪桥村用一个真实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形象,彰显着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自信。(曾诗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