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共富路上的故事(1)
如今民宿、种植养殖基地在不少渔农村落户并蓬勃发展,这倒成了村里老年人“上岗”的好机会。
这些长期务农、捕鱼的老人,都有一定的经验和技能,对他们来说,这些离家近、强度又不太大的工作十分“焐心”。“没想到还能在家门口上班,像城里人一样。”老人们开心地说。
而经营者表示,渔农村青年劳力稀缺,这些“银发劳动力”已成为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旺季时往往还供不应求。
经营者们说,目前民宿业给老人们开的工资一年在两三万元,种植养殖业会高一点,有的甚至增加到六七万元,对很多老年人来说,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渔农村产业的发展,让老年人坐上“共同富裕”这趟班车,往美好生活驰去。
虞缀芬在民宿打扫卫生
李有兴在农场做得开心
孙欢南管理养殖场
老年人在家门口上岗,“外快”挺满意
2月22日7时多,在定海大沙社区下庵村,李有兴正准备去上班。他和妻子每天在离家不远处的怡然农场工作。“我一年大概有7万元工资,她么少一点,两个人加起来10万元左右。”李有兴说。
他是泥水匠出身,60多岁时感觉做不动了,便退休回家,但总觉得闲着不是办法,当听到附近怡然农场有用工需要,便想着去试试。
骑上他的电动车,五六分钟之后,便到了怡然农场。
“一般早上7点上班,下午4点左右下班,偶尔家里有事情就请个假,上班时间蛮灵活。反正也要照顾家里的农活,这里上班又多了一份工资,蛮好的。”李有兴主要负责农场的管理工作,顺带做一些蔬菜种植、除草等杂务,这些工作对他来说驾轻就熟,“田里的活是做惯的,这里的水果种植都是机械化操作,所以觉得不是很累。”李有兴很开心,这一做就是七八年。
在家门口重新“上岗”的老年人,基本上都有一份让自己比较满意的“外快”。
今年73岁的孙欢南已经在长白大满养殖场工作20余年。“我以前是村干部,后来村与村合并,慢慢就退下来,偶尔参加一下村民代表会议,也没有什么收入。”1998年左右,他去大满养殖场工作,“我主要就是负责对虾的育苗,顺便兼带一些对虾喂养,吃住都在养殖场里。”老人说,一开始月工资只有几百元,大概前两年开始,逐渐增加到了5500元一个月。
说起自己的工资,老人笑呵呵地说:“我孙女去年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的收入比她还高几百元嘞。”
66岁的虞缀芬是三毛文化村民宿的保洁人员,从金鹰公司退休以后,开过小店,去环卫所做过保洁工作,反正就是闲不住。2020年,舟山锦沙文化旅游公司开始在小沙街道三毛祖居旁,向当地村民租用民房,打造精品民宿,其中一幢就是虞缀芬家的房子。“去年民宿对外开放,我也开始在民宿里工作。”虞缀芬算了笔账,民宿老板每月给她开2000元工资,再加上她原来的每月的退休金、房租,一年有近10万元的收入,这对生活在渔农村的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工作带来快乐享受,老人生活更有底气
在家门口上岗,一做就是数年,仅仅只是因为收入不错吗?他们说,更多的还是为了那份工作的快乐。真是应了那句“工作着的人是美丽的”。
虞缀芬从金鹰公司退休后,一下变成了家中的“失业者”。“其实我还干得动,但是招老年人的企业实在很少,孙女大了也不需要我照顾,在家闲着浑身不自在。”后来舟山锦沙文化旅游公司向其租用房屋用作民宿,提到等改建完成后,如果她愿意可以到民宿工作。虞缀芬一口就答应了,现在一起在民宿工作的还有不少是她的同龄人。“我们仿佛天生是干活的命,闲不住。能干活的时候让我闲着,总会觉得自己很没用。”虞缀芬说。
尽管是保洁,有时还帮着洗、汏,跟平时做家务很类似,甚至工作量还要大一点,但虞缀芬就是感觉不一样,工作起来特别有劲。她说可能觉得自己老而不废,干的活有价值感,能被更多人承认,另外就是跟大家一起做比一个人做有趣多了,有时候跟天南地北的游客聊聊天,感觉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一到怡然农场,李有兴便拿起锄头,用力地挥起来,他需要把这块地翻整一下。尽管寒风凛冽,但对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李有兴来说,这钱“不难赚”“都是平时伸出手就能干的农活儿”,就是有乐趣。
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快乐”。“退休以后,本来在家休养,也不出远门,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地方,生活有些单调。现在在农场工作,大家在一起讲讲大道,说说社会新闻,见识也多了,心情也愉快了。”李有兴说。
工作中产生愉悦,让渔农村老人的生活精神状态,甚至是消费习惯及跟子女的交流方式都发生改变。
李有兴老人告诉记者,去年自己花了近70万元把家里的别墅“竖”起来了,那是一幢簇新的两层小洋楼,有着锃亮的玻璃、崭新的外墙。褪色的平顶帽、藏青色长大褂、沾满泥泞的雨靴,李有兴的着装和洋气的别墅有着强烈的反差。
他笑着说:“原来我们想着老房子住到老算了,如今看着周边的新房子,有点心动,便决定把老房子翻新一下,也享受下生活。”他自豪地说,“这几年工资收入也不错,我们也没什么别的花大钱的地方,所以都攒下来了。”
对子女的爱和付出,老人们也变得更加热烈、直白、自信。
记者采访的当天早上,孙欢南的大儿子打来电话想购置一辆新车,老人毫不犹豫地说,他也“赞助”一份。
他告诉记者,以前生活条件自然不怎么样,几百元的工资要供一家老小的生活,还要供孩子上学,每一块钱都要计算着用。现在日子好过了,手头松了,要提高生活质量。
无独有偶,虞缀芬在儿子购买房子的时候,也帮扶了一把。“以前觉得年纪大了要靠自己养老,现在完全不用,在子女需要的时候,适当为他们解决一些困难,我们整个家庭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老人们说,不用伸手向儿女要钱,反而还能偶尔给他们送去“及时雨”,他们感觉自己的家庭地位也高了不少,“讲话底气十足。”
不仅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增加,对这些聘请老年人的经营者来说,也是一件让人安心的事情。
怡然农场的经营者何可告诉记者,目前农场聘请的基本上是住在周边的一些老年人,“早些年也招聘过一些技校毕业的年轻人,但后来都离职了,现在也鲜有年轻人来应聘。”
而对周边的老年人来说,农场的工作得心应手。“这些老人经验丰富,来了就能上手,在农活方面更能吃苦耐劳,再说强度也不是很大,还有一笔满意的收入,老人们还挺喜欢的,对我们来说,有了固定的工作人员,不再为用工的问题烦恼,这不就是双赢?”何可说。
晚年生活更多彩,老年人也要为自己而活
作为三毛的故乡,小沙街道近年来的旅游文化做得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虞缀芬告诉记者,以前对“三毛”没特别的感觉,在民宿做得久了,关于三毛的故事她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有时候游客来了,她还能给游客介绍几句。
“以前觉得这种事情都是年轻人做的,没想到自己这么大年纪,还偶尔能给家乡做做宣传,很有成就感嘞。”
对虞缀芬来说,如今的生活不仅仅是口袋富裕,精神也富裕起来了。“我喜欢到处走走看看,四大名山都去过,尤其喜欢去全国各地的寺庙走走,等以后有时间了还想再去。”她说起来,充满着向往。
从温饱到小康,老年人腰包更鼓了,闲情逸致更多了。
小沙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小沙街道不少老人,发挥余热,再次走上工作岗位,除了收入增加,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
“我们小沙街道的文化楼,平时有百姓课堂活动,书法、越剧等,都深受老年人的喜爱。我们有时候把一些文艺培训特地选在晚上或者周末,就是为了让这些白天上班的老年人有机会参加这些活动,街道的部分老年人还自发组建了一个流芳意韵艺术团,在街道举办的人文艺术节、‘村晚’等活动中,常常能看到这些老年人的身影。”
文化礼堂、文艺培训、农家书屋……渔农村的和谐老年人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收获满满。
记者手记
尽管我市老龄化比例持续走高,但任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不少人身体强健,渴望发挥余热。
确实,采访中的几位老年从业者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人说,人家外国人六七十岁都还在工作赚钱,我们也要跟上时代发展,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对于有意愿再就业实现自我价值的老年人,我们应当给予其足够的尊重,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帮助他们发挥余热。
在舟山的广大渔农村,年轻人外迁发展,村里多数是“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不服老”“给儿女减轻负担”“在家孤独”这些原因几乎成了渔农村老年人渴望就业的主要原因。
如何增强老年人的“造血”功能,让老人在家门口有钱挣,这是实现农村富裕的关键所在。当下,不少渔农村通过规划发展多元产业,吸收闲散又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浙江海洋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副教授贺义雄一直关注渔农村的共同富裕情况,他说,渔农村老年人实现就业,说明就业机会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70多岁老年人能找到月收入4000元左右的工作,从这一实例,我们可以看到舟山的部分就业市场向每个人敞开,而且工作回报(所得收入)较好,这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他还提到,对于老年人的用工,除需要做好缴纳保险等一般性的保障工作之外,还需要预先做好工作职位分析,看是否适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条件,同时也要考虑工作职位是否会大量涉及现代化工具的使用。
对于老年人就业,记者还采访了舟山市就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60岁以上老人已经不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了60岁身体依然康健的居民越来越多,渴望再就业的人不在少数。老年人再就业不仅能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帮助他们实现“老有所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但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需要注意维护自身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