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卫检查生猪(猪仔)生长情况

进入年底,倘甸和轿子山两区转龙镇桂泉村山岗村小组的丁洪伍格外细心地照料着即将出栏的8头生猪。“今年长势不错,现在每头已经有140多千克了,打算再喂养一两月后每头达到170千克再请李总来收购。”丁洪伍口中的李总,就是昆明市彤典食品生产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庭卫,也是转龙镇致富带头人。

在李庭卫看来,把用传统方式喂养的生猪推向全省乃至省外市场,让山区老百姓增收致富,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他计划在生猪屠宰的基础上,引进深加工生产线,生产相关系列产品。

高于市场价收购生猪

“前几年在外做餐饮业积累了一些资金,倘甸和轿子山两区成立之后,生猪屠宰场也是转龙旅游小镇配套的项目,经过层层筛选,公司最终获得建设生猪屠宰场的资格。”李庭卫介绍,昆明市彤典食品生产有限责任公司是倘甸和轿子山两区唯一一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每天屠宰量可达六七百头,可完全满足当地定点屠宰的需求。同时,屠宰场还建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

2016年,昆明市彤典食品生产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昆明润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与转龙镇签订产业扶贫协议,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带动全镇7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生猪养殖。丁洪伍就是其中的一个。

“以前种植玉米、洋芋,一年收入也就几千元。自去年开始养猪,收入增加到2万多元,日子逐渐好起来了,还买了一辆摩托车。达到出栏标准,打个电话李总就会过来收购,不用担心销路。”丁洪伍表示,今年打算买辆农用车,这样进出拉货更方便。

他算了一笔账,今年的8头猪,除去成本能收入三四万元,明年计划扩大养殖规模,预计达到二三十头。“虽然会很辛苦,但跟着李总养猪能赚到钱,再辛苦也值。”丁洪伍对今后的生活满怀信心。

生猪养殖收购协议明确,按照“政府引领、市场运作、贫困户受益”原则,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开始订单养殖、订单收购,实现合作社、贫困户双赢的目标。

“转龙镇按户均1500元的标准,无偿发放产业发展垫本资金给有养殖意愿、有养殖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必须用该资金发展生猪养殖,不能擅自屠宰、变卖,还要保证喂养绿色生态草料。”转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李庭卫告诉记者,只要农户愿意从事养殖,出栏的生猪都保证全部收购。其中,单头生猪重量在130千克-160千克的按高于同期市场价格1元/千克进行收购,160千克以上的按高于同期市场价格2元/千克进行收购。

人均至少增收六七千元

目前,彤典食品公司每天能屠宰十多头生猪,供应量在2吨-3吨,主要发往昆明、浙江、上海等市场。每天屠宰的冷鲜肉经过排酸处理后,当天下午4点到达昆明机场,第二天上午7点左右就能到达上海、浙江等省外市场。

“所有这些生猪是从转龙镇、倘甸镇、凤合镇等山区村小组收购来的,是农户按照传统方式喂养的,品质很有保障。”李庭卫表示,只要每户积极从事生猪养殖,再加上养鸡以及种白芸豆、核桃、野生菌等,人均至少增收六七千元,增收脱贫指日可待。

2016年4月,李庭卫从江苏宿迁引进十多头太河乌猪种猪,目前已经繁殖出了40多头小乌猪。“这些小乌猪都是委托当地一个养猪大户进行养殖,还雇佣了当地村民每天喂养生态草料。”他希望下一步能将这些从省外引进的品种发放给农户养殖,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为此,李庭卫还注册了乐尼白、彤典轿子雪山土猪肉两个商标,为今后深加工做准备。

“老百姓还是要有脱贫意识,积极发展种养殖产业,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实现增收。”作为土生土长的两区人,李庭卫表示当选致富带头人任重道远,更要有责任全面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