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位于彭州市的成都农林科学院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内,多家泡菜企业、协会工作人员正在等待专家的新品种试验——泡制加工专用的豇豆新品种成豇9号、10号、11号,早白2号苦瓜、蓉杂茄8号茄子等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已经初显成效了!“今后我们可以组织农户专门种植这些新品种,不仅产量更高,农民效益更好,泡菜的品质也会提升!”

这个让企业、种植户们都密切关注的示范基地,是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和彭州市政府共同建立的,而这样的科研服务基地,在成都市早已遍地开花。据悉,作为成都市重要的现代农业科研机构,市农林科学院将科研工作和科技服务紧密结合,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构建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狠抓科技攻关 带动菜农增收

初夏,正是瓜果飘香的季节。走进位于彭州濛阳的一片黄瓜园,由双层遮阳网、简易避雨大棚和小拱棚层层“保护”起来的黄瓜长得青翠欲滴。“别小看这几个棚,它让嫁接苗的成活率由以前的不到70%提高到了90%以上!”种植大户胡大爷告诉记者。

这片看起来有些奇怪的黄瓜园,采用的是市农林科学院“瓜类作物轻简高效双断根嫁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而这项看似简单的技术,竟然带动了100多万菜农增收,为西南地区150.66万亩瓜类蔬菜基地增收节支20.3亿元!在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的科技成果鉴定中,专家组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本研究成果整体上居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其中早春双断根嫁接苗促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因此获得了“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同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还有“甜樱桃、李和枣优质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据悉,紧紧围绕成都都市现代农业需求,该院近年来狠抓科技攻关,今年申报发明专利6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项,选育的两个水稻新品种蓉优33、蓉7优520通过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自主研发的《蚯蚓氨基酸营养液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研究》和《生物链循环综合利用技术》两项科技成果获得崇州市科技进步优秀奖;由园艺研究所科技人员刘磊第一完成人完成的科技论文首次在国际知名刊物《环境进展与可持续能源》上发表。

推进成果落地 科技变成“生产力”

温江区永宁镇八角村一片苗木基地,乍一看上去跟周边普通的苗圃没什么两样,可仔细一看,花木下面,一个个圆圆的蘑菇已探出了脑袋。“全靠曾老师教我们种植食用菌,每亩每年多出4000多元的纯利润!”苗木种植户李建感激地说。

花木下面套种的,是超市里才能见到的大球盖菇,而李建口中的曾老师,是在成都市鼎鼎有名的市农林科学院食用菌专家曾先富。据介绍,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我市花木经济面临转型和升级发展的重大问题,广大花木种植区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林下经济模式。自2015年以来,潜心研究食用菌多年的曾先富在温江开展了林下食用菌种植技术攻关,最终选择了2个主推品种,创新集成了系统化的栽培技术,林下大球盖菇的种植取得了成功,每亩平均产值达8000元以上,部分高达上万元,每亩纯收入4000元以上,部分高达6000元以上。2016—2017年,林下食用菌在温江区、崇州市、郫都区和金堂县等地,共计推广3000多亩,实现产值2400多万元,花木种植户纯增收1200多万元。

不仅是食用菌,在狠抓科研的同时,市农林科学院还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和服务。该院集成创新了适合成都地区的“稻-虾”“稻-鱼”“稻-鸭-鱼”等7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及其技术体系,2017年在成都市所有的郊县(市)县推广10万亩以上,新增经济效益3亿元以上;研制的“农作物周年机械化生产技术”在全市平丘区全面应用,年推广面积达200万亩以上,亩节本增效300元以上……

本报记者 陈泳 李萌 文/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