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a-ratio="0.66640625"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1280" data-src="https://bj.bjd.com.cn/images/202008/26/5f461d83e4b0473e7f93ce97.jpeg">

踏过地上摊摊深浅不一的积水,记者跟随扎西索朗来到达孜县德庆镇德庆村丹巴赤列家的奶牛场,一排排白色墙壁的崭新牛舍是北京援助建造的。

" data-ratio="0.70625"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1280" data-src="https://bj.bjd.com.cn/images/202008/26/5f461d83e4b0473e7f93ce99.jpeg">

在北京的援助下,如今丹巴赤列家的奶牛场已经初具规模。

扎西索朗是西藏净土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位85后藏族青年。检查农户的奶牛养殖情况并为他们提供技术帮助,是他的例行工作之一。

" data-ratio="0.6653635652853792"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1279" data-src="https://bj.bjd.com.cn/images/202008/26/5f461d83e4b0473e7f93ce9b.jpeg">

丹巴赤列家每有新的饲料运到,扎西索朗都会过来看看甚至尝尝,饲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奶牛产奶的品质。

" data-ratio="0.75"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1280" data-src="https://bj.bjd.com.cn/images/202008/26/5f461d83e4b0473e7f93ce9d.jpeg">

净土乳业是北京援藏项目,这个成功的项目又带动了拉萨附近上万户的家庭养牛户走向富裕。

西藏净土乳业有限公司是北京与西藏产业扶贫合作项目。在北京市和各方支持下,推广开展了“万户百场十中心”工程,培育奶牛养殖示范户1万户、每户养殖4到5头牛;建设100座标准化奶牛场,每座奶牛场300头到500头牛;建设改造10个高标准奶牛中心,每个中心1000头以上荷斯坦奶牛,目前已经建成7座。丹巴赤列一家的“达孜县索郎塔杰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是奶牛养殖示范户的“万户”之一。

" data-ratio="0.6653635652853792"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1279" data-src="https://bj.bjd.com.cn/images/202008/26/5f461d83e4b0473e7f93ce9f.jpeg">

每天挤完奶丹巴赤列都要让女儿拿仪器检测一遍,有问题的奶决不允许出售。

现在丹巴家有九十多头奶牛,一家由丹巴夫妻、儿子索郎塔杰夫妻、女儿卓玛五口人管理着。

" data-ratio="0.6653635652853792"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1279" data-src="https://bj.bjd.com.cn/images/202008/26/5f461d83e4b0473e7f93cea1.jpeg">

丹巴赤列的孙子孙女暑假聚到一起学习汉语,憧憬着以后能像扎西索朗一样去北京上学。

随着拉萨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对牛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食用新鲜奶成为市民一种奢望,鲜奶供不应求,市民通过到养殖户家中才能买到新鲜牛奶。许多像丹巴赤列这样的牛奶养殖户成了“香饽饽”。同时,拉萨奶业也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养殖模式,大力提高牛奶生产能力,逐步解决了市民喝奶难的问题。

" data-ratio="0.71171875"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1280" data-src="https://bj.bjd.com.cn/images/202008/26/5f461d83e4b0473e7f93cea3.jpeg">

以前丹巴赤列家养的奶牛,产奶量少,还容易生病。

" data-ratio="0.67421875"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1280" data-src="https://bj.bjd.com.cn/images/202008/26/5f461d83e4b0473e7f93cea5.jpeg">

随着优质品种的奶牛数量逐步壮大,丹巴赤列一家的生活也变得美满富足。

赤列卓玛带我们参观养牛场。“这是我们自己种的,藏语叫‘尤布’,”纠正了我的发音,她又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也不知道普通话怎么翻译,可能和青稞差不多吧。”我们走过一个池子,她解释,这个是啤酒渣,“牛最喜欢吃这个了,是我们从拉萨啤酒厂买的,酿完酒的渣子,三千块钱一车,不算太贵,这一间厂子17头牛能吃……16天吧。”很意外,她竟然给了一个如此精准的数字。当然这不是奶牛们的主食,为了营养全面,仓库里堆着迷宫一样的草垛,这是从甘肃运来的专业奶牛饲料,运费不便宜,但效果好。赤烈卓玛说,如今近百头奶牛,有状况随时请村里兽医站的医生来诊。“去年死了几头?”记者问得直接,她却没介意:“一头也没有。”

" data-ratio="0.653125"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1280" data-src="https://bj.bjd.com.cn/images/202008/26/5f461d83e4b0473e7f93cea7.jpeg">

十几个奖状挂在墙上,每个奖状都代表丹巴一家养奶牛的一段发展经历。

丹巴一辈子养奶牛,经验丰富。屋子满墙是参加奶牛竞赛的奖状,“优良奶牛竞赛特等奖50000元”,一旁是读小学六年级的外孙女卓玛央宗在兰州大学教育计划夏令营的奖状。院子里,他的两个孙子互相帮忙戴上护膝护腕,扣上棒球帽,踩好轮滑鞋,在几头发呆的小牛犊旁轻巧地穿梭,一头奶牛卧在地上,“它23岁了”,赤烈卓玛远远指了指。

" data-ratio="0.69453125"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1280" data-src="https://bj.bjd.com.cn/images/202008/26/5f461d83e4b0473e7f93cea9.jpeg">

净土乳业的技术员定期上门为丹巴赤列解决饲养过程中各种问题。

在这“万户百场十中心”里,农户、合作社和牧场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干的组成部分,除了成本补贴、保险提供、性控冻精、统一配草等,北京市为拉萨提供更多的是技术和养殖理念上的支持。小到挤奶的不锈钢筒,大到手推式挤奶机和奶质检测仪器,全部由政府免费提供。饲养奶牛的产业链很长,从上游的饲草种植,到下游的纸箱生产,牧场作为中间环节,能带动各产业发展。

" data-ratio="0.69296875"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1280" data-src="https://bj.bjd.com.cn/images/202008/26/5f461d83e4b0473e7f93ceab.jpeg">

以前丹巴赤列家的老房子。

" data-ratio="0.75"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1280" data-src="https://bj.bjd.com.cn/images/202008/26/5f461d83e4b0473e7f93cead.jpeg">

丹巴赤列家新建的二层小楼已经封顶,中庭洒进的阳光照亮整个家庭。

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养牛历史悠久,家家户户制作酥油茶和酸奶。许多农牧民坚信,只要把牛养好,就能致富,就能生活好。就像拉萨市城关区委常务副书记何维所说,这里拥有最洁净的空气,最优良的土壤,最纯净的水源,最优质的牧草,孕育出最好的牛奶。这背后也有北京援藏干部们的集思广益和辛苦付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