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科学技术局

局长:张宏(市政协副主席)

党组书记:赵东江

副局长:李君生 张礼 周育祥 朱勇

【科研机构】市属科研机构10个。分别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市水土保持研究所、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市医学科学信息所、市洛川农科所、市微生物研究所、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市属10个科研单位,共有人员34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5人,中级职称53人,初级职称90人。

【科技计划管理】市科技局是全市各类科技计划管理的综合协调部门。主要管理全市的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计划、科技成果的评审、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等计划。按照“专项管理,分级负责”的办法进行管理。市科技局每年都要编制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各承担单位依据《项目指南》用统一的计划项目申报书申报计划,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市科技局,市科技局对所申报的各类项目进行审查、筛选,重点项目还要组织市内行业技术专家科技管理人员进行调研论证和实地考察,择优编制下达延安市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科技计划项目】2002年,先后列入科技部科技扶贫项目5类13项,落实资金79万元;列入省星火计划4项,总计划经费2600万元,其中科技贷款1230万元;列入省科技攻关计划4项,经费17万元;安排市科技攻关计划11项,经费100万元。申报省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5项,其中3项选入招标范围。这些项目的实施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苹果高光效树型技术引进示范推广”项目,已完成项目投资160.9万元,建立示范点24个,面积2148亩,培训农民技术员2万多人(次),全市推广面积1.8万亩,总产优质苹果2993.2万公斤,有力的促进全市苹果标准化生产,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舍饲养羊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在甘泉、宝塔等4县区布点10个,安排示范户75户,养羊44207只,5个白绒山羊养殖点共有绒山羊70群3560只,养羊户占农户总数的40%,5个小尾寒羊养殖点共有羊子860只。10个养殖点共种植人工牧草2500亩,使90%的养羊户按舍饲要求改造了圈舍,推广应用维生素添加剂等新技术。举办舍饲养羊技术培训班5期,受训人员600多人(次);“高效设施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今年新增反季节水果试验示范棚1183棚,品种有桃、杏、葡萄、李子、梨、草莓等。其中挂果330棚,棚均产量1000多公斤,棚均产值7000元;市农科所试验示范大棚花卉3棚,从外地引进菊花、仙客来、报春花、丽格海棠等10余个品种580个花色,并进行了品种选育和短光照处理等技术试验,使本市鲜花供应改变了过去单靠外地供货的状况。该所推广的太空蔬菜品种,今年全市已完成试验示范达6000棚,品种有番茄、辣子、黄瓜等,产量比普通品种增长20%以上,而且具有长势好,抗病抗寒能力强等特点,列入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的红枣组培育苗和优质核桃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充分显示了科技计划实施的超前先导作用。

【科技扶贫】2002年,市科技局调整了科技扶贫工作思路,一是面向中央、省积极主动地争取扶贫项目资金;二是集中科技扶贫资金重点使用于有利退耕还林还草的枣、杏、梨、果等生态型产业的开发上;三是检查、监督科技扶贫项目的进展实施力度,保证科技扶贫项目的资金、人员、责任三到位,有力地促进了枣、杏、梨、果四大后续产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红枣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示范区域规模继续扩大,今年新发展红枣面积10万亩,累计面积达到36万亩,其中建设优质丰产示范园0.2万亩,挂果面积4.5万亩,改良低产园2万亩,培训枣农7000人(次)。延川县确立了红枣兴县的主导地位,在大力发展规模的同时,重点进行了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对红枣的加工和贮藏进行深入研究,全县有红枣品种49个,其中有16个已成为优质名牌品种,红枣保鲜冷藏企业由3个发展到5个,贮藏能力由100吨增加到300吨,建立红枣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达到500吨;百万亩仁用杏基地建设,2002年完成仁用杏建园6.4万亩,低产园改造2万亩,到2002年底仁用杏累计成活面积达到41.8万亩,累计挂果面积11.5万亩。全年完成仁用杏技术培训4000人(次),吴旗、志丹的杏产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但由于2002年出现晚霜冻花冻果严重,产值产量甚微;酥梨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全市酥梨总面积有23.3万亩,其中2002年新增面积2.1万亩,延长、子长、宜川、安塞四县酥梨的栽植面积占到全市酥梨总面积的80%以上。为了加大酥梨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四县都加强了酥梨产品的包装、贮藏、运销等工作,使延安的酥梨产业形成了产、贮、销、运一体化格局;高效设施农业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以日光温室蔬菜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得到迅速发展,2002年新建日光温室20285座,全市累计达到50334座,占地面积2.2万亩,年产蔬菜1.5亿公斤,产值2.2亿元,特别是甘泉、宝塔、安塞三县区已建成万棚蔬菜大县,开辟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2002年市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继续包扶安塞县化子坪乡白畔村和延长县七里村镇崖头村双万工程,这两个包扶点的各项工作都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好评。

【科技成果转化】2002年,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专利发明人,先后组团参加了第六届东西部投资与贸易洽谈会,2002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和第九届杨凌农高会。该局制作展板20块,筛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28个项目参展,其中在东西部贸洽会上确定了10个科技成果与专利技术为延安市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在网上发布进行招商,在杨凌农高会上,延安市申报的5个项目全部获奖。

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市科技局先后组织《黄土丘陵区软埂梯田建设与埂坡保护开发利用技术》等5个项目向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申报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这些项目已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二是组织专家对《延安白绒山羊引进推广》、《油桃大棚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等63个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其中,农业8项,卫生22项,社会科学1项,工业32项,这些项目都直接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为全市经济增长增添了后劲。三是深入贯彻《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重新制定出台了《延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多出成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营科技】2002年,全市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3家,累计已达55家,长期从业人员达2900多人,其中中级以上科技人员340人,年技工贸总收入达到8400万元,年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有10家,为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为了加速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民营科技企业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市委、市政府今年7月份以延市发(2002)10号文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意见》,对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发展环境和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扶持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市委、市政府(2002)10号文件精神,市科技局制定了《延安市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基金使用管理法》和《延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强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服务工作,经过努力争取,省科技厅批准延安市成立“生产力促进中心”,上半年派人赴宝鸡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考察学习,赴国家行政学院进行业务培训,为下一步搞好对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信息、人才、科技项目等方面的服务打好了基础。同时还抓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宣传和树立典型工作,评选出延安市汇志电脑公司和建华疑难病研究所为省级先进民营科技企业,出席了全省民营科技企业会议,并在延安电视台《科技之路》栏目中进行了宣传报道。

【科技示范园区建设】2002年,在农业产业示范上,百万亩红枣基地建设重点抓了延川县2个乡10个村;百万亩仁用杏基地建设重点抓了安塞、吴旗、志丹3县14个乡的18个村;50万亩酥梨基地建设重点抓了安塞、子长、宜川、延长、富县5县8个乡的18个村;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化重点抓了延川、安塞、宝塔、甘泉4县11个乡的20个村;舍饲养羊种草重点抓了宝塔、吴旗、志丹3县6个乡的8个村。市科技局重点抓了上海和延安协作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这些示范园建设按照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3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使科技园区建设逐步成为能展示延安市现代化农业的窗口,培训农民的基地,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场地。一年来,各示范园区(点)都充分发挥了技术示范、推广、培训、效益展示等四项功能;在科技示范县建设上,国家科技部连续十年派干部挂职安塞扶贫蹲点,使安塞县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加快,累计建成小康村132个。二是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教育普及率达到90%。三是经济实力和农民人均收入明显提高,到年底人均产粮和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48公斤和1741元。四是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工农产业由原来的1:9调整到11:9。五是“四通、甘露、百村百井”双万工程的实施,使农村落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六是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47.52%,比92年增长25.43个百分点,一跃成为全国科技工作的先进县。志丹、宝塔2县区分别荣获国家科技工作合格县。

【科技培训】2002年,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全市“林果、畜牧、棚栽”三大主导产业,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科技培训工作,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狠抓了科技下乡活动,3月份,全市共组织省、市、县1300多名科技人员组成林果、畜牧、棚栽等科技培训小分队,先后深入到全市的13个县区,30多个乡镇,60多个行政村,针对农村产业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家会诊、技术咨询、现场示范指导,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科技下乡活动,共举办各类技术报告会和现场培训会38场,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员10.6万人(次);在产业开发带头人的培训方面,主要抓了棚栽业,畜牧业的技术培训,2002年5月份市科技局组织召开了“延安市大棚栽植技术研讨会”,全市80多名大棚栽植带头人汇集一堂,听取了专家和代表们的报告,充分交流了经验,认真分析了大棚栽植业的关键技术难题,9月13日召开了“延安市舍饲养羊科技示范座谈会”,全市20多名畜牧产业开发带头人参加了座谈,大家畅所语言,相互交流经验,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在专业技术干部培训方面,聘请北京、上海30多名专家先后组织开展了苹果高光效树型整形技术和大棚栽植技术培训班10期,共培训技术专业干部290余人(次),使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学到了发达地区的管理技术,同时针对产业开发,延安电视台举办“科技之路”栏目,全年共播出85期。此外,还在“科技活动周”邀请中国授时中心和陕西天文台的7名专家来我市进行天文科普知识讲座,先后深入我市农村、厂矿企业、中小学校、部队进行“崇尚科学,远离邪教”的科普活动,使全市7000多名干部群众受到了科普教育;在机关干部自身素质培训方面,加大了培训力度,2002年,市科技局派往国内先进地区学习培训人员19人次,到国外学习培训的4人。通过培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防震减灾】延安市防震减灾办公室是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陕政办发[2001]32号文件精神),为了加强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经2002年3月21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研究,同意成立的新机构,事业性质,科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6名,隶属市科技局。防震减灾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任务是:组织实施中、省有关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负责全市对建设工程和村镇建筑物抗震设防方案的审批管理;承担抗震鉴定;会同有关部门草拟防震减灾规划等职能任务。2002年,主要抓了各县区防震减灾的机构建设,在县区机构改革前先后向各县区转发了县区地震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职能和工作任务,要求各县区要按照省市防震减灾规划、应急预案制定本县区的规化和预案。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工作,全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基本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一是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市级防震减灾机构已经市政府批准成立,全市十三个县区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和机构设置都将防震减灾工作移交到县区科技局,并配齐了地震工作专职人员和主管领导。基本达到了机构、人员、任务三到位的目标。二是全市防震减灾执法队伍初步形成。按照国家提出要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精干高效”防震减灾队伍的原则,在组建全市防震减灾执法队伍时,要求各县区在配备地震专干要选配年龄在35岁以下,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承担此项工作,并及时组织上岗的14位干部在临潼参加了地震专业执法培训,提高了他们严格执法、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三是全市防震减灾意识普遍提高。为了认真贯彻国家“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宣传方针,始终把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党和政府关于防震减灾的各项政策措施,法律法规,安全防震知识。增强了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法制观念,达到了保持社会稳定的目的。四是地震紧急应急指挥和救援体系已经建立。市政府以延政办字(2002)16号文件,成立了延安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下发了延安市防震减灾和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成立了一个指挥有力,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的组织救援,应急工作体系。

【机构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市科技局机关机构改革工作从3月份开始,6月底完成。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出台了机关机构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从人员轮岗、竞争上岗、定岗分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四个方面进行,在局党组的直接领导下,机关机构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认真讨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科室设置、人员编制、轮岗、竞争上岗、人员分流等重大事项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在制定方案的同时,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工作意见》,结合该局的实际需要,依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来确定科级岗位人员名单。通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查、演讲、面试、民主测评、民主推荐、自荐、组织考察等程序,决定任命科级干部。这次机构改革共重新任命科级干部6人,轮岗5人,成立了机关后勤服务所,对机关改革后的富余人员进行了妥善安排,共分流人员4人,其中自愿报名提前离岗2人,分流到机关后勤服务所的2人。这次机构改革,撒销了原民营科技科,将民营科技业务工作归到科技规划科。原科技计划科改为科技规划科。

【科技成果评审】2002年,为了奖励在全市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和组织,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延安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的积极组织推荐,通过延安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对2001年度全市科技成果进行评审,共评审出:

【特殊贡献奖(1名)】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宗礼

【一等奖(5项)】

1、志丹(西区)滚动勘探开发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西区勘探开发

指挥部

项目完成人员:赫宇、马培友、顾根深等9人

2、30万吨/年催化装置改50万吨/年催化装置

项目完成单位:永坪炼油厂

项目完成人员:宋振东、贾兴昌、樊明喜等9人

3、旱作农业节水耕作技术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项目完成单位:市农科所、市植保植检站、市种子站、市洛川农科所、市土肥站

项目完成人员:马发义、曹力军、刘勤朝等11人

4、七里村油矿裸眼井水承压段压裂技术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七里村油矿

项目完成人员:张化安、严云奎、李锦天等8人

5、油汽煤研制YQ型工业型煤

项目完成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子长县型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完成人员:吉登高、陈斌、马永和等8人

【二等奖(13项)】

1、陕北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建设及推广

项目完成单位:市植保站、子长县薯类开发总公司、米脂县植保植检站、榆林市农技中心

项目完成人员:闫当萍、辛振亚、张怿浩等9人

2、千型压裂设备的大排量技术改造及仪表车的研制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油田开发工程处

项目完成人员:赫宇、马培友、呼延兴等7人,

3、川口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技术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川口采油厂

项目完成人员:冯虎群、严云奎、董红梅等7人

4、互动教学培训方法研究及应用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供电局教育中心

项目完成人员:刘志亮、邢晨、冯晓静等4人

5、子长油矿余家坪区新增油气探明报告储量研究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子长油矿

项目完成人员:张成立、李耀峰、冯乔等7人

6、余家坪区长2油层高效开发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子长油矿

项目完成人员:雷晓兰、李耀峰、高海仁等9人

7、磁共振弥散成像结合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超急性脑梗塞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项目完成人员:李延静、常新民、王剑等4人

8、番泻叶、巴豆提取物对人肠上皮细胞生物学特征影响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项目完成人员:兰梅、王新、吴汉平等4人

9、永坪炼油厂15×104T/a催化重整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技术应用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永坪炼油厂

项目完成人员:宋振东、贾兴昌、张峰荣等9人

10、适用于KX—21全自动电子细胞计数仪稀释液的研制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项目完成人员:雷光星、薛志宏、谷秀娟等7人

11、逆转录酶抑制剂(AZT)对人卵巢癌细胞学HO—8910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增值的影响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

项目完成人员:李红梅、辛晓燕、杜辉等4人

12、黄土丘陵区路面种草侵蚀防治与利用技术研究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市延河流域世行贷款项目办公室

项目完成人员:张翼、曹世雄、李宏平等9人

13、劈裂注浆法在桥台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公路管理局、陕西省公路局

项目完成人员:鲁祥、惠振德、舒森等7人

【三等奖(23项)】

1、集散形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永坪炼油厂

项目完成人员:宋振东、惠延宁、张峰荣等5人

2、延长油田西部扩边区储量研究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勘探处七里村油矿

项目完成人员:武富礼、李玉宏、魏延平等5人

3、川口油田北区长6油层油藏描述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研究院、川口采油厂、西北大学地质系

项目完成人员:孟志学、严云奎、崔智林等5人

4、川口油田注水区长61油层裂缝研究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研究院、川口采油厂、西北大学地质系

项目完成人员:孟志学、严云奎、曲志浩等5人

5、甘谷驿油田开发现状及发展潜力研究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甘谷驿油矿

项目完成人员:顾根深、唐登平、李瑞等5人

6、花椒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完成单位:宜川县林业工作站、宜川县林业局、宜川县科技服务中心

项目完成人员:羽鹏芳、梁韩生、刘显星等7人

7、荞麦钩翅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市植保植检站

项目完成人员:郭庸中、何宏伟、刘生涛等7人

8、SBR改性沥青在公路建设中的推广应用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公路管理局

项目完成人员:鲁祥、高增恩、刘亚军等7人

9、延长油田地质研究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七里村油矿

项目完成人员:张化安、杨悦、张建设等5人

10、永坪炼油厂20X104T/a柴油加氢改质和重柴降凝技术应用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永坪炼油厂

项目完成人员:宋振东、贾兴昌、张峰荣等7人,

11、油桃大棚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市果业服务中心

项目完成人员:谢志金、候满伟、高明等7人

12、改良Roux—Y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研究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市人民医院

项目完成人员:刘延生

13、燃煤锅炉改烧催化瓦斯技术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永坪炼油厂

项目完成人员:王其洲、贺红伟、张虎

14、轩辕黄帝评传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文艺学会

项目完成人员:高其国

15、油田10KV配电线路自动重合器的研制与应用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电力管理处

项目完成人员:李玉生、高矿生、郝延等7人

16、先天性白内障30例临床分析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市人民医院

项目完成人员:彭秧生、梁晓春、郑晓龙等5人

17、针炙腧穴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项目完成人员:周子信、韩健明、高兴军等4人

18、延安市Ⅱ型糖尿病家系调查及病因研究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项目完成人员:李社莉、雷光星、吕双燕等5人

19、高压大功率电液软启动技术在我厂主风机的应用

项目完成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永坪炼油厂

项目完成人员:李绥红、徐进、贾兴昌等6人

20、阴道念珠菌检查方法的探究及分析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项目完成人员:李芳芹、郑彦、高延萍等4人

21、中上段食管瘤的手术治疗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项目完成人员:许瑞彬、刘延凤、张义和等5人

22、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梗阻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项目完成人员:任常军、王明全、员秀丽等5人

23、采用未稍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研究

项目完成单位:延安市人民医院

项目完成人员:曹云

以上共确定拟奖项目42项,其中特殊贡献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3项,奖金合计54.5万元。

【名人介绍】陈宗礼,男,1952年7月生,陕西省扶风县人,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现任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兼任延安大学红枣繁育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获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2002年“陕西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2000年“延安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997年8月,被美国科学传记学会评选载入《世界科学名人录》;作为“有突出业绩的优秀专家人才”,2001年被收入中国《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现为延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会员,陕西省遗传学会理事。

陈宗礼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遗传育种与组织培养。1988年以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各类科研课题10项;其中,国家科技部1项,陕西省科技厅3项,教育厅和延安市科技局共5项,校级1项,累计争取研究经费96.5万元。目前,已完成3项课题:其中,“大枣无毒苗木快繁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1998年7月经陕西省科委组织的资深专家组的鉴定,认定“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获2000年延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第九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果蝇经典遗传学大实验设计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成果获1999年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遗传》、《植物生理学通讯》、《西北植物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篇;出版《经济动物养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专著一部;参编教材一部。2002年在延安市科技成果评审中,被评为延安市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

(郭德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