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致富,这是中国的一条古训;但如今,我越来越不能相信这句话了。
因为,在我的身边,已经出现了太多的“反例”——人们虽然勤俭持家,埋头苦干,却仍然在过着艰辛的生活,家人的疾病、新房的建设、子女的教育等等,任何一件稍微重大的支出事项都可能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经济上的拮据,乃至彻底陷入贫困之中。
这不禁让我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沉重的问题:这些人勤劳积累起来的家庭财富是如何“蒸发”的呢?
这样的问题看似宏大,却是每个中国人都能体会到的。我想通过山东老家一位堂哥W的故事来寻找答案。
W,1969年生,中学毕业后,自己摸索学习“电工”技术,成为本领域的一名熟练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他进入家乡附近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专门从事电路管线的安装工作,并尝试着自己承包工程,成为了一位“小包工头”(建筑工地电工需求量较少,因此他手下的工人一般就两三位)。由于当时建筑行业的持续繁荣,W的经济收入很可观,加上他们家人生活节约,又格外重视储蓄,所以他很快成为了村里著名的“有钱人”;但他一直有个心愿没有完成,那就是妻子能够为自己生个儿子。为了治疗夫妻二人的不孕症,W共计花费了数万元(在那时候,这个数字已经很大),直到2001年女儿的降生,他们夫妻才算是基本完成了这桩心事,并期待着“二胎”能够顺利生下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