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生态系统循环运转、污染物得到净化过程中,相伴相生的基础生物就是藻类与细菌。自然产生的大量藻类与细菌进入食物链(网),被纤毛虫、鞭毛虫等原生动物摄食,原生动物(包括藻类、细菌)又被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螺蛳、河蚌等)摄食……大量投喂饲料的养殖池塘,产生大量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由此衍生出的天然生物量是非常巨大的。若能够充分加以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这种利用也是必须的,绝不是可无可有的,若不利用后果很严重!

1、藻类和细菌

藻类和细菌是生态系统食物链网最基础的营养级,自然衍生、数量巨大。藻类作为水体初级生产力,在物质循环、食物链利用方面已被人们所熟知,另衍生的浮萍、水草与藻类同一层营养级,这里不再赘述,以细菌阐述为主。

养殖池塘水质多为富营养化,水体悬浮着大量有机碎屑。有机碎屑附着大量的细菌,这些附着的细菌,形成絮状、片状和块状等细菌聚合体,称为生物絮团。

众所周知,生物絮团是滤食性鱼类如鲢鳙、罗非鱼、匙吻鲟等,良好的、营养丰富的食物。不仅如此,生产实践中发现,黄颡鱼、泥鳅、虾蟹等渔类,以及大多数鱼类的苗种阶段,都能很好的摄食利用生物絮团。所以,现在兴起的立足于充分利用生物絮团的养殖模式,称为生物絮团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饲料系数,而且有效净化水质,是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养殖模式。

2、原生动物及浮游动物

这类食物链网的营养级群体,常见的有纤毛虫、鞭毛虫等原生动物,以及轮虫、枝角类、挠足类等浮游动物。在食物链网中,是紧邻着藻类、细菌的营养级,直接摄食藻类和细菌。所以养殖水体中,其生物量仅次于藻类和细菌的、数量庞大的营养级群体。

该营养链节,不仅仅是滤食性渔类最优良的饵料,可以说是几乎所有渔类苗种最优良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开口饵料。水体中具有丰富的原生动物和浮游动物群体,对于许多渔类的苗种培育阶段至关重要,如鮰鱼、鲈鱼、鲶鱼、黄颡鱼、泥鳅、乌鳢、鳖、虾蟹等,如果缺乏这些鲜活饵料,鱼苗成活率大大降低,甚至育苗失败。这些鲜活饵料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食物,它对于提高渔类苗种免疫力、抗病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许多偏肉食性鱼类苗种的开口饵料,任何配比丰富、质量再高的人工饵料都无法完全替代这些鲜活饵料。

3、底栖动物

养殖水体常见的有寡毛类、螺蛳、河蚌等。养殖池塘底部沉积着大量有机物,产生着最为丰富、生物量巨大的微生物种群,而底栖动物就是以微生物为食的,也是细菌相邻的食物链网节。

底栖动物不仅是许多底栖鱼类、偏肉食性鱼类如青鱼、鲶鱼、乌鳢、鲤鱼、鲫鱼等优良的食物,也是特种水产经济动物如鳖、河蟹等的优良食物。

底栖动物是呼吸食物链网中非常重要的营养级,如果能够加以科学利用,不仅能产生生物量巨大的底栖动物,供水产养殖动物食用;而且大力促进底泥有机物的转换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净化水质,是池塘底泥管理最为有效、且能产生经济价值的管理措施。

接下来

就鱼塘生态系统系列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