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各功能区管委会:

现将《泰安市2023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细化措施,抓好落实,全力夺取粮食生产丰收。

泰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3月23日

泰安市2023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

为充分发挥植保防灾减灾在稳粮增油、推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科学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根据省农业农村厅《“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根据全市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会商分析,2023年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预测发生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加大了粮食产量损失风险;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扩大,对稳粮增油构成威胁。小麦条锈病、玉米南方锈病等外源性病虫害大范围流行风险仍然偏高;小麦茎基腐病等根茎部病害持续上升,危害重于常年;小麦赤霉病、东亚飞蝗等突发性病虫害在局部重发几率增加。

(一)小麦病虫。预计2023年全市小麦病虫害发生总面积600万亩次以上。其中,麦蚜中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150万亩;小麦条锈病有偏重流行风险;小麦赤霉病田间病原量大,一旦小麦抽穗扬花期气候条件适宜,将出现中等以上流行趋势;小麦茎基腐病重于常年,发生范围继续扩展,地力差、管理粗放及盐碱地块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麦蜘蛛、纹枯病、白粉病发生重于上年,预计发生面积分别为70万亩、120万亩、60万亩。

(二)玉米病虫。预计2023年全市玉米病虫害发生总面积650万亩次以上。其中,玉米螟普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0万亩以上;粘虫在局部地块有集中暴发危害风险;草地贪夜蛾在晚播玉米田有点片聚集危害风险;玉米穗虫中等发生,局部偏重,以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粘虫和高粱条螟等为主,预计发生面积约70万亩;玉米南方锈病,若气候条件适宜,中等至偏重流行风险较高;叶斑类病害普遍发生,累计发生面积约80万亩次。

(三)大豆病虫。预计大豆病虫害总体偏轻发生。其中大豆棉铃虫中等以上发生,发生面积约6万亩;大豆根腐病、甜菜夜蛾有加重发生趋势。

(四)花生病虫。预计花生病虫害总体偏轻发生。其中花生叶斑病中等发生,面积约30万亩;花生棉铃虫、地下害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约40万亩、25万亩;花生根部病害轻发生,面积约10万亩。

(五)东亚飞蝗。预计夏蝗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10万亩。

二、防控工作思路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植保防灾减灾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中的作用,聚焦种植业“两稳两增两提”重点工作,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联防联控,加密监测预警,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深入推进统防统治,严密组织应急防治,严防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暴发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全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二)行动目标。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面积150万亩次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巩固在上年高水平基础上力争再有提高,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200万亩次以上,全市绿色防控覆盖率较上年提高2个以上百分点,达到49%。

三、防控技术策略

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实行“一虫一策、一病一方”,抓早治小、分类指导、协同治理。结合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等措施,合理增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药肥混用、保粒增重,实现防病治虫与单产提升有机统一。

(一)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突出抓好条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麦蜘蛛“五病两虫”防控。小麦条锈病要突出区域联防,要及早行动,加密监测调查,强化早春“带药侦察、打点保面”措施,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全力压低菌源基数,减轻二次扩散流行风险。一旦发现发病中心,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应急防治,全力控制流行速度和扩散范围。小麦赤霉病要突出预防,严密注意天气变化,一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连续大雾等利于病害流行天气,立即组织喷施对路药剂进行预防。小麦茎基腐病重发区要抓好返青期药剂防治,提倡地面大型施药机械作业,加大药液用量。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重点发生区突出抓好关键时期达标防治。麦蚜发生前期注意保护利用天敌,穗期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抓住关键节点及时组织发动统防统治。麦蜘蛛在重点发生区突出抓好返青后达标防治,结合其他病虫害发生实际情况,科学组配对路杀虫、杀菌、生长调节剂等,实施一次性混合施药达到防病、治虫、促壮的效果。

(二)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棉铃虫、粗缩病、南方锈病、叶斑病“四虫三病”防控。草地贪夜蛾要持续加密监测调查,大力诱杀迁入成虫,压低繁衍扩散基数,零星发生要点杀点治,成片发生要快速统防统治,严防大规模成灾。玉米螟防治要综合运用农业农艺、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措施,大力推行秸秆粉碎还田,玉米心叶期科学施用农药压低虫口基数,在一代成虫盛期和二代成虫盛期,释放赤眼蜂或喷施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药剂控制种群,中后期大力推广“一防双减”技术。粘虫要早查早治,严密监测成虫数量消长动态,抓住低龄幼虫防控关键期,局部集中点片重发区实施统防统治,严防大面积成灾。棉铃虫要抓住二代成虫向玉米田迁移关键期(7月中下旬),利用灯诱、性诱、食诱等诱杀技术压低虫源基数,低龄幼虫期优选微生物和生物源药剂防治;预防粗缩病重点是在玉米苗期防治媒介昆虫灰飞虱,减少传毒几率;玉米南方锈病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要做好早期预防,一旦流行立即发动规模化统防统治。

(三)油料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大豆病虫害突出抓好大豆根腐病、食心虫、蚜虫、甜菜夜蛾等防治。大豆根腐病突出抓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处理;大豆食心虫、甜菜夜蛾利用性诱、食诱、农药等措施控制成虫种群基数,降低田间幼虫危害程度;大豆蚜虫推行达标防治,在田间卷叶率达 5% 以上时,及时喷施对路药剂。花生病虫害突出抓好叶斑病、根腐病、棉铃虫、地下害虫等防治。播种期,针对花生根腐病、地下害虫突出抓好对路药剂种子包衣或拌种,同时利用杀虫灯、食诱剂、性诱剂等诱杀金龟子、棉铃虫等成虫;中后期针对花生叶斑病、棉铃虫幼虫、花生蚜虫等抓好“一控双增”,一次性混施杀虫杀菌剂和生长调节剂,降低病虫危害、防止花生早衰,提升产量收益。

(四)果菜茶等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在果菜茶等经济作物优势区,综合采取“替、精、统、综”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技术,集成推广一批以生态区域为单元、作物生长全程为主线,经济实用、简便有效、农民乐意接受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促进绿色防控措施推广应用,大幅增加绿色防控实施面积。

(五)东亚飞蝗防治。坚持“改治并举”治蝗工作方针,综合运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巩固扩大蝗虫生态控制区,进一步压缩蝗虫孳生地。生态敏感区和中低密度发生区注意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全部采用绿僵菌、微孢子虫等生物药剂防治,实行农用飞机、植保无人机、地面机械联合防治。高密度发生区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农药防治结合措施,蝗虫低龄期优选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科学划定施药范围,严防发生药害和污染事故。

四、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科学布设自动化、智能化监测设施,提升实时监测和早期预警能力。充分发挥病虫害重点区域测报站的骨干作用,完善全市病虫害智能监测网络系统,加强对病虫源早期侦测,精准掌握、密切跟踪重大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对流行性、迁飞性重大病虫害要规范开展定点监测与大田普查相结合制度,严格执行重大病虫周报、突发重大病虫害当日即报制度,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为科学防控提供充分依据。

(二)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用好各级财政重大病虫防控补助资金和“一喷三防”项目资金,加大政府购买统防统治服务力度,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加快转变防控组织方式。尤其是已建成的“全国统防统治百强县”,要提高统防统治质量建设,推进服务组织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引导统防统治向全程化、整建制方向发展。突出重大病虫、紧盯重点区域、抓住重要时节,规模化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花生“一控双增”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施面积,引导、鼓励农企合作,联合开展绿色防控产品、高效低风险农药、现代植保机械等直供直销、示范推广和技术指导,提升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

( 三 )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立足绿色发展和农药减量增效,分区域、分作物建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加速集成推广应用。优化作物布局,因地制宜推广抗性品种、健康栽培、轮作倒茬、深耕除草等农艺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大力推广应用天敌昆虫、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和发酵生物农药,逐步降低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合理采用灯诱、性诱、色诱、食诱等理化诱控技术,推广地膜覆盖除草、防虫网避害等措施。充分发挥“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的带动引领作用,广泛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展示交流和技术培训,普及绿色防控、科学安全用药知识技能。

(四)全面推行科学用药。综合运用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生物防治、高效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建立适用于当地的农作物病虫全程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推广用量小、防效好的新型高效低风险农药品种及高效节约型植保机械。加强常用药剂防效和病虫抗药性监测,指导农民科学选药、轮换用药、按量施药,避免盲目增加用药量和施药次数。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培训科学用药技术,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加强科学安全用药知识技能培训普及,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群众,促进科学用药水平提升。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发动。将重大病虫防控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等规定,层层压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局级领导帮包联系机制,分片包干,统筹指导粮食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县(市、区)各级也要建立相应机制,强化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督促指导,确保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顺利开展。

(二)强化体系建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健全基层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精神,继续按照《农业农村部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农人发〔2022〕1 号)要求持续推进植保体系建设,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和村级植保员,确保病虫防控责有人负、活有人干、事有人管。尤其是在重大病虫害监测和应急防控关键时期,要保证足够的监测调查和技术指导人员力量,充分保障监测、指导必要的交通、通讯条件。

(三)强化指导服务。及时印发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和技术意见,逐级组建专家技术组,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确保指导服务高质高效。扎实推进“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重大病虫害防控关键时期,专业精干力量集中下沉,进田间、下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生产主体开展防治。多形式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

(四)强化保障投入。充分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一喷三防”专项补助资金和重大病虫害防控救灾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强化检查验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地方农业农村部门根据重大病虫害发生形势及时测算防控资金需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给予支持。要多渠道筹措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全力保障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需求。应急时期,要特事特办,信法依规简化招投标流程、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不误农时农事。

(五)强化宣传引导。规范信息报送和宣传,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增强防控决策的科学性,用好舆论的正向引导力。用好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各地防控病害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经验,普及科学防治技术,营造社会关注、各方支持、广泛参与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六、进度安排

(一)制定行动方案。3月份,制定印发《泰安市2023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和工作要求;各县农业农村部门3月下旬,结合实际,细化制定本地实施方案。

(二)及时动员部署。按照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会议要求,具体安排粮食生产、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任务。4月至7月,根据重大病虫害发生形势,分阶段、分作物、分区域动员安排防控工作。

(三)准确会商趋势。3月、7月,分两次举办全市上、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专家全面分析重大病虫发生形势,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县级农技推广机构根据当地病虫形势做好相应工作,及时发布病虫害预报警报。

(四)严格信息报送。3月至6月对小麦重大病虫、4月至9月对草地贪夜蛾、6月至8月对蝗虫发生防控信息实行“一周一报”制度,同时执行新发突发重大病虫害当天即报制度,及时掌握发生防治动态。

(五)加强调研指导。在关键农时季节,重大病虫害防控、及极端自然灾害防控关键时期,及时开展督促检查和调研指导,采取日常联系和关键时期现场指导相结合形式,扎实做好农情监测、宣传培训、技术指导,指导协助各地落实防控措施。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协同做好相应工作,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开展绿色防控和安全用药巡回调研指导,确保“虫口夺粮”行动扎实高效推进。

各县“虫口夺粮”行动有关情况请及时报市农业农村局。联系人:市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科陈梅楠,电话:0538-8336527;邮箱:taszbz@163.com。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