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高产豆丹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豆天蛾(clanisbilineatawalker),其幼虫俗称豆虫、豆丹,1年发生1代(河北、山东、江苏、安徽)至2代(湖北武昌、江西南昌),主要取食大豆、洋槐、刺槐等的叶。豆天蛾幼虫不仅风味鲜美,已经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野生状态下的豆天蛾生长密度很小,捕捉费时费力。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单纯地依靠捕捉野生豆天蛾幼虫,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人工饲养。目前豆天蛾幼虫养殖已经开始,但仍具有季节性强、产量低、经济效益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存活率高,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的豆丹种养模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高产豆丹种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优良育种;建立育种田;建立养殖田;放养养殖;科学管理;捕捉及销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选择优良育种的技术要点如下:选择大、小各半,“打圈”的老熟豆天蛾幼虫作为豆丹种。
进一步,所述建立育种田的技术要点如下: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疏松、面积为10m2的田地建造大棚作为育种田,按密度50条/m2埋入豆丹种,掩埋深度8~12cm;第2年开始分批种植大豆,第l批3月中旬种植,行距为90cm,株距为20cm,第2批4月中旬种植,每行分布在第l批的30cm处,第3批5月中旬种植,每行分布在第2批的30cm处,6月中旬则拔去第1批大豆,在原处种植第4批,如此循环种植,9月中旬种植最后一批大豆。
进一步,所述建立养殖田的技术要点如下:选择排水良好、疏松、面积为100m2的田地作为养殖田,养殖田四周及顶部罩网,高度为方便人员管理为宜,大豆种植同育种田,选择同样条件和面积的田地,不加网罩,5月下旬一次性种植大豆作为对照。
进一步,所述放养养殖的技术要点如下:4月下旬豆天蛾成虫会陆续飞出,按雌、雄3:1的比例将成虫放入养殖田,对照组则将1~2龄虫捕捉后放人养殖田饲养。
进一步,所述科学管理的技术要点如下:在成虫交配产卵期,检查养殖田四周及顶部网罩是否完好,防止成虫飞逃;在饲养过程中,要防止寄生蝇、螳螂、鸟类、青蛙、蟾蜍、蜘蛛、蛇、猫、狗的寄生和捕食。
进一步,所述捕捉及销售的技术要点如下:5月上旬,将3~4龄虫,隔一定时间捕捉并销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采用大棚培养豆丹种,用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方法养殖豆丹,有利的提高了豆丹的存活率,缩短了豆丹的生长周期,在提高豆丹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同时,有利的推动了豆丹养殖的规模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食用高产豆丹种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优良育种;建立育种田;建立养殖田;放养养殖;科学管理;捕捉及销售。
选择大、小各半,“打圈”的老熟豆天蛾幼虫作为豆丹种;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疏松、面积为10m2的田地建造大棚作为育种田,按密度50条/m2埋入豆丹种,掩埋深度8~12cm;第2年开始分批种植大豆,第l批3月中旬种植,行距为90cm,株距为20cm,第2批4月中旬种植,每行分布在第l批的30cm处,第3批5月中旬种植,每行分布在第2批的30cm处,6月中旬则拔去第1批大豆,在原处种植第4批,如此循环种植,9月中旬种植最后一批大豆。
选择排水良好、疏松、面积为100m2的田地作为养殖田,养殖田四周及顶部罩网,高度为方便人员管理为宜,大豆种植同育种田,选择同样条件和面积的田地,不加网罩,5月下旬一次性种植大豆作为对照。
4月下旬豆天蛾成虫会陆续飞出,按雌、雄3:1的比例将成虫放入养殖田,对照组则将1~2龄虫捕捉后放人养殖田饲养;在成虫交配产卵期,检查养殖田四周及顶部网罩是否完好,防止成虫飞逃;在饲养过程中,要防止寄生蝇、螳螂、鸟类、青蛙、蟾蜍、蜘蛛、蛇、猫、狗的寄生和捕食;5月上旬,将3~4龄虫,隔一定时间捕捉并销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高产豆丹种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优良育种;建立育种田;建立养殖田;放养养殖;科学管理;捕捉及销售。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采用大棚培养豆丹种,用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方法养殖豆丹,有利的提高了豆丹的存活率,缩短了豆丹的生长周期,在提高豆丹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同时,有利的推动了豆丹养殖的规模化。
技术研发人员:腾洪彬;周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辰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6
技术公布日: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