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层党建 筑牢战斗堡垒
——成武县大田集镇抓党建促扶贫工作纪实
今年,成武县大田集镇的大蒜喜获丰收。一辆辆货车穿梭在街头、乡间,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今年57岁的大田集镇小郭庄村民郭用三在自家蒜田里忙活着,瘦弱的他,正干得起劲。
村子里的人都说,郭用三是一个命苦的人,女儿四岁那年,妻子就离世了,靠着家里仅有的两亩半耕地生活。村子里还有人说,郭用三是个命硬的人,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为了孩子没有再娶媳妇,硬生生供应出来一个大学生。
郭用三是村里的老贫困户,主要原因是收入太少。为了照顾孩子,他从没有外出打过工,家里的所有开支都来自田里。
一年忙到头,“贫困户”帽子总是甩不掉,郭用三憋屈得很:“我在村里算勤快的,每天起早贪黑。最难的时候,就是孩子要交学费的时候。有时候,为了几百块钱,我得借东借凑,不管再难,也不想耽误了孩子的学业。”
像郭用三这样的贫困群众,还有55人,这在总共有567人的小郭庄村不是个小数。
“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一直是我们村委会的心头大事。”小郭村党支部书记郭增东告诉记者。
那么,如何才能让贫困群众脱贫呢?郭增东想起了村子里成立的大蒜种植合作社这一平台。
小郭庄村和大田集镇其他村一样,有着很长时间的种植大蒜的历史,很多村民都因种植大蒜致了富。为了进一步保障村民的利益,消除“单兵作战”的不利影响,在郭增东的带领下,村子里成立了大蒜种植合作社。
“首先,我们吸纳了原先没有入社的贫困村民,让他们也享受到‘集体作战’的好处;其次,合作社对贫困群众种植的大蒜设置了保护价格,最大程度减少市场波动对贫困群众的影响;最后,我们还通过吸纳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里工作,让他们在农闲的时间有一定的收入。”郭增东说。
2016年,小郭庄脱贫22人,其中,就有郭用三。
“在党支部的帮助下,我去年脱了贫。俺闺女今年就要大学毕业了,幸福日子马上就要到来了。”郭用三说。
在离小郭庄不远处的许堂村,也开展着一场由村两委带头进行的扶贫攻坚战。
许堂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有1200名村民,其中,贫困群众25户。
2016年,许堂村13户贫困群众脱贫,许之保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63岁的许之保和老伴靠着家里的两亩耕地生活。按理说,靠着种植大蒜,老两口的生活质量还不错。可是,由于两个儿子做生意赔了一笔钱,“子债父还”,许之保在巨额债务的压力下,也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
“为了尽快帮助贫困群众脱贫,由村两委牵头,在村里推广多种种植模式,改变原来村民只是种植大蒜的情况,增加村民收入。另外,在上级部门的援助下,村子里七十多亩地的大棚,交给贫困群众,帮助他们脱贫。”许堂村党支部书记许庆芳说。
去年,许之保家也分到了一亩地的大棚种植芸豆。
“种植芸豆比种大蒜的收益好多了,估算下来,一亩芸豆的收益相当于三亩大蒜。”许之保说。
虽然利润高,可是,对于种了一辈子大蒜的许之保来说,种植蔬菜仍然是一个挑战。
“在了解到很多群众缺少蔬菜种植经验和技术后,村里组织村民到外地去学习考察。另外,我们还会邀请一些农业专家前来授课指导。”许庆芳说。
小郭庄村和许堂村的生动实践,是大田集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大田集镇有7.8万人,系统内贫困户1475户、3317人。去年,大田集镇脱贫636户、1505人。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在脱贫攻坚中,大田集镇的63个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保证了一大批贫困群众顺利脱贫。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让党旗更红,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大田集镇党委书记侯凌雁说。 通讯员于得水 记者胡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