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中国水产类科学研究重大科研成果

1、大菱鲆的引种和育苗生产技术研究

获奖情况: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雷霁霖、马爱军、刘新富、胡建成、高淳仁、门强、赵凤亭、邹文、连建华、张榭令等

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蓬莱市鱼类养殖试验场、山东崮山水产集团公司综合育苗养殖场等

大菱鲆是东北大西洋和欧洲沿岸的一种特有比目鱼类,具有生长迅速、适应低水温生活、肉质好、价格高、养殖和市场潜力大等特点,是国际公认的不可多得的海水鱼类养殖良种。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北方沿海鱼类养殖“当年不能养成商品鱼”和“越冬难”等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发展长期滞后的局面,经过多年调研,该项目选择了大菱鲆作为引种对象。于1992年首先从英国引进我国,经过7年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解决了采卵难、白化率高、成活率低等技术难点,在驯化、养成、亲鱼培育、苗种生产、营养饲料、病害防治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性研究成果。同时取得了年周期内分批采卵、多茬育苗,育苗平均成活率达17%、年出苗量超过100万尾的良好结果;创建了符合国情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简易、节能、投资小、回收快等特点,使大菱鲆养殖业在我国北方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年产值达20多亿元的大产业,并且引领了其他鲆鲽类养殖的发展方向。突破种子工程是大菱鲆引进后的首要任务,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目前,国产苗已经完全达到自给自足的生产和供应水平。

2、团头鲂“浦江1号”选育和推广应用

获奖情况: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完成人:李思发、蔡完其、沈继诚、姚德兴、赵金良、邹曙明、周碧云、孔优佳。

完成单位:上海水产大学、上海市南汇区水产养殖场、上海市望新水产良种场。

团头鲂浦江1号是15年选育的成果,经农业部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审核,2000年被公布为适宜全国推广的水产优良品种(农业部公告2000年第134号)。团头鲂选育研究开始于1985年。目标是,采用系统选育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生长速度比淤泥湖原种对照系提高30%以上,体长/体高比保持在2.1-2.2、种质纯的良种。

3、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

获奖情况: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唐启升、贾晓平、郑元甲、王衍亮、孟田湘、陈雪忠、李永振、金显仕、赵宪勇、赵江

完成单位: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监督管理局

该成果首次对涵盖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辽阔海域进行了海洋生物资源及环境调查,使用先进的声学评估系统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进行了评估,有效声学探测航程12.5万公里,面积201.6万平方公里,完成各海域4个季节的全水层、同步综合调查(生物2175站次、环境1577站次),较准确地评估了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要品种生物量,使我国的生物资源评估工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出版专著10部(694万字)、论文143篇、图集12册(图件4849幅),是迄今为止我国海域内容最丰富、最全面的生物资源与栖息环境的科学资料和专业技术图件。该成果不仅发展了全水层生物资源评估技术和渔业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也从整体上推动了我国海洋生物与环境调查研究技术方法的进步,所取得的大量资料为我国专属经济区生物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4、主要海水养殖动物营养学研究及饲料开发

获奖情况: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完成人:麦康森,李爱杰,谭北平,张文兵,艾庆辉,徐玮,刘付志国,马洪明,梁英,孙世春。

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项目紧紧围绕我国海水动物养殖三次浪潮(虾类、贝类和鱼类)的发展,系统开展代表动物的营养研究,进行饲料开发与推广。选择我国重大经济价值,在生态分布和营养生理都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代表种-对虾、鲍、鲈鱼、大黄鱼等为对象,系统研究其营养生理,构建营养需要参数和饲料原料生物利用率数据库。开展蛋白源替代、减少氮磷排放和重金属的残留、优化饲料工艺等研究。为海水养殖动物育苗和养成开发环境友好的高效人工饲料和富含epa和dha生物饵料。本项目开发的免疫增强剂和微生态制剂提高了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保证产品食用安全,把无公害生产的理念和技术引进渔用饲料生产。为我国现代集约化海水养殖的快速健康发展突破了人工配合饲料的瓶颈。

5、低洼盐碱地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获奖情况: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董双林,段登选,谷孝鸿,聂品,杨立邦,胡文英,张美昭,张建东,张兆琪,刘树云

完成单位: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该项目经过十余年的在盐碱地区的艰苦工作,利用基塘系统(俗称上粮下渔)实施了以渔为主的低洼盐碱地综合开发,抬田以降低台田土壤盐碱,调控池塘水质以高效从事池塘养殖,使低洼盐碱地改造速度加快,经济效果极其显著。在国内外树立了低洼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的典范,有力地带动了我国低洼盐碱地改造和渔农综合利用事业的发展,拓展了我国水产养殖的领域,促进了我国渔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6、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获奖情况: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完成人:陈松林、章龙珍、张士璀、李军、田永胜、柳凌

完成单位: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

该成果对我国重要养殖鱼类精子、胚胎冷冻保存和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等进行了长达20年的深入研究,建立了细胞、精子、胚胎3个层次保存鱼类种质的技术体系,获得了系列技术发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4项获得授权。发明了鱼类胚胎玻璃化和程序化冷冻技术,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冷冻复活的海水鱼类胚胎和鱼苗;发明了保存鱼类精子的冷冻方法,建立了大菱鲆等30种鱼类精子冷冻库,在渔业生产中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发明了海水鱼类胚胎干细胞培养方法,建立了鲈鱼和真鲷胚胎干细胞系和18个海淡水鱼类细胞系;发明了鱼类胚胎干细胞移植制备嵌合体的方法。该成果不仅使我国鱼类种质保存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而且还促进了我国鱼类低温生物学、种质资源保护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在鱼类遗传改良、物种保护和水产养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7、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

获奖情况: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危起伟、杨德国、陈细华、刘鉴毅、朱永久、王凯、柳凌、汪登强、文华、杜浩

完成单位: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通过对1981年葛洲坝截流以来中华鲟产卵群体数量、群体结构、长江口幼鱼资源和自然繁殖进行20多年不间断监测,采用中华鲟超声波遥测、江底采卵、苗种标志放流技术发现了中华鲟自然繁殖机制;承担历年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任务,通过技术改进和系统集成突破苗种成活率低的技术瓶颈,采用先进技术评估放流效果,建立了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技术体系;进行了中华鲟产后亲鲟驯化康复、多种模式的子一代养殖试验、三峡库区中华鲟自然种群构建试验,建立了中华鲟救护与康复技术,提出了中华鲟综合保护措施。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管理、多项国家特大和重大建设项目论证和运行、广泛科普和公益性宣传以及我国鲟鱼产业化中,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有力促进了我国生态水文学的发展,为iucn红色目录中国鲟鱼种濒危等级划分、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对中国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8、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及其养殖工艺体系

获奖情况: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张国范、赵洪恩、刘晓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水产研究所

皱纹盘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动物,其规模化养殖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到1992-1993年暴发的疾害导致产业濒临崩溃。该成果在系统研究了皱纹盘鲍种质特性的基础上,按照“良种良技”的指导思想,通过杂交组合的系统优化,培育出大连长海和日本岩手杂交组合子代--“大连1号”杂交鲍,通过养殖技术的集成和创新,建立了以定向配对杂交和rhd为核心的杂交制种技术工艺和以工厂化、潮间带生态系、平台沉箱式和南北跨区养殖为主体的杂交鲍养成模式。通过“良种良法”的实施,使杂交鲍苗种阶段出苗率稳定提高了4-5倍,存活率提高了1.9倍,生长速度提高20%以上,养成生产周期缩短1/4-1/3。生物学零度降低1.4℃,耐温上限提高2℃。该成果构建了国际上首创的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及其养殖工艺体系,开创了杂交育种技术在海水养殖产业中规模化应用并取得重大实效的先例,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养殖皱纹盘鲍的暴发性死亡问题,而且使杂交鲍养殖业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产业中独有的稳定、持续、高效的龙头产业。

9、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

获奖情况: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完成人:王清印、李健、黄倢、孔杰、刘萍、宋晓玲

完成单位: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围绕中国对虾养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对中国对虾新品种选育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采用群体选育与家系选育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过连续7代选育,培育出我国第一个人工选育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黄海1号”中国对虾,被农业部确定为2006年和2007年水产主导推广品种;建立了中国对虾spf苗种生产和抗wssv种群选育技术工艺,培育出高健康、无wssv感染的中国对虾苗种;分别建立了对虾流行病病原核酸探针点杂交检测试剂盒等4种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快速诊断技术,肽聚糖等免疫增强防病技术,半地下式塑料大棚对虾工厂化养殖等3种对虾健康养殖新模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