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简介:“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
个人介绍:曾于2019年获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全国一等奖(哲学组),其他略。
非常感谢共青团重庆大学委员会、重庆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今天提供了这个平台,非常感谢团委的王鹏飞老师对我的邀请,也非常感谢负责和参与这次活动的各位学弟、学妹。
此次分享会上,我希望以最简洁直接的方式,阐述我对“挑战杯”的理解以及关于备赛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希望各位学弟、学妹在准备和参加“挑战杯”竞赛时树立两个信心。
第一个是信心对于校团委老师们的信心。我们重大负责指导“挑战杯”竞赛的老师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在近十年中,他们已经指导重庆大学的学生多次获得了包括“挑战杯”在内的诸多科技、学术、发明创造等竞赛的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
请各位学弟学妹相信指导你们参赛的团委老师,相信他们的经验、视野和能力,认真听取他们今后给予的各种建议。
第二个信心是对于你们自己的信心。我想和大家说的是,你们在“挑战杯”竞赛中的真正对手不在重庆大学,也不在重庆市,而在全国最顶尖那些高校之中。
当你们最终和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参赛项目同台竞技时,我希望各位学弟、学妹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相信你们完全自己的研究才能和潜力,相信你们为竞赛所做的一切准备和努力不会被辜负。
在树立两个信心之外,我还希望大家谨记两个小心。
第一个小心是对于功利主义的小心。我不是要求大家在参加“挑战杯”时必须完全出于个人的兴趣,我也非常清楚,如今我们不可能不考虑任何功利化的东西。何况,参加“挑战杯”这样的赛事,本身对大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就会有很多帮助。
但我想和大家说的是,仅有功利主义的心态,不可能让你真正坚持下去。因为“挑战杯”的时间跨度很长、各项任务都很重,需要每一位小组成员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心血。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你们过于功利,如果你完全对自己研究的内容没有任何喜爱和内心的认可,那么你们很可能会在遇到许多(不管是外界的还是内部的)矛盾的时候,面临中途放弃、有始无终的情况。
反过来说,如果你们能恰当地将个人兴趣与一定的功利心结合起来,那么后者也可以很好地推动你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研究的内容。
第二个小心是对于学术不端的小心。“挑战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是创新,而创新必定要求内容的原创性。请大家在选题、研究和撰写论文时,一定要时刻遵守学术规范,千万不要为一时的省事而走捷径。
“挑战杯”的各位评委老师都有着丰富的学术阅历,而且赛制本身也会要求进行各种学术规范上的审核。一旦被发现有任何造假、抄袭、买卖论文等行为,那么不论是对于参赛的项目、选手还是对于参赛的学校而言,都必然会面临极为严厉的惩罚,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小心注意。
好了,结束刚才这个稍微有点沉重的话题。接下来,我想谈谈“挑战杯”竞赛的内容。
因为我是人文社科方向的学生,之前参赛也是在哲学组里,而在座的很多同学可能都不太了解文科方向,所以我的具体研究内容或许对大家没有太大帮助。不过,我认为我最有价值、最值得分享的经验,就在于“挑战杯”竞赛的核心:选题。
我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一定要重视选题。因为选题不仅决定了你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你的研究方法——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选题往往就能直接体现出你项目的创新性和重要性,它甚至也是老师评判你项目乃至决定了项目本身上限的关键。此外,一个合适的选题也有助于提高你们的信心,发挥你们自身的优势。
对于选题,大家首先要考虑的是报名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从我的参赛经历来看,大部分的“挑战杯”项目都是集体项目,即由多人团体合作共同完成,有些项目的合作者甚至可能有数十人。
毫无疑问,相比于个人项目,集体项目的完成度肯定更高,产出的成果也更多。但是,既然“挑战杯”设立了个人项目,那么评委老师就肯定会考虑到个人项目在与集体项目竞争中的劣势。
因此,如果大家对自己的选题有自信,而且有较强的独立写作和开展研究的能力,那么可以考虑一下报名个人项目。因为,参加“挑战杯”的个人项目比较少,如果你的完成度很高,而且能兼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那就比较容易脱颖而出。
其次,大家要考虑报名哪一种参赛类别。选择一个合适的参赛小类,可以让你的项目更加契合评选的标准,否则可能会事倍而功半。这里尤其要注意两点,一是自然科学类的论文项目限定本科生作为作者,不要有硕博同学或导师的挂名。
二是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有六个小类,最好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做相对应方向的研究,这样有利于你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也有利于未来去找同领域的教授的推荐信。
关于“挑战杯”的选题我还有两个建议,一个是目前社会类和经济类的题目偏多,反过来说,大家可以适当考虑选择其他的参赛小类,比如哲学、法律、教育、管理等。
第二是许多项目的选题缺乏一个更高的主旨——我相信各位学弟学妹可以把研究的内容做的很详细、很全面,但是你们一定要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不断地问自己:你们的项目对于地方、对于社会、对于国家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
或许这些问题你们现在听起来有些空泛,但我认为这恰恰是“挑战杯”对于参赛学生的要求,即选题要兼具创新性和现实性。如果大家不知道该从哪里找到一个更有价值的选题,那么我推荐你们有空去读一读党和国家的最新报告,从中观察被提及的一些近期的重大变化、重大论断或对未来的重大展望。
大家要试着在脑海中树立一些更大的问题意识,然后再从一个小角度切入去写论文,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校园、一个乡村、一个城市——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抓住最前沿的学术问题或最迫切而未解决的社会问题;要尝试把所学的知识与和现实的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项目。
大家不要担心自己无法解决那些大的问题,因为“挑战杯”看重的是你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表现。评委老师们当然知道我们都是本科生,不可能现在就解决那些社会和国家的难题,但是你们一定要表现出对这些问题的关心,以及你们如何动用已有的知识来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
尽管你们对此所作的回应可能是不完善的,甚至是相当初步的,但它的意义仍会超过了那些对普通问题的完美的回应。
分享完了我对最核心的“挑战杯”选题的一些经验,接下来我会简单快速地以我在2018-2019年参加“挑战杯”的论文做一个案例的介绍。
(部分内容略)把刚才的思路整理成文章,就是我最终的参赛项目。另外,大家写学术论文时要注意正文的字数,可以把更详细的研究分析放在附录里面,这也算是一种既能证明你的项目完成度(以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又不违反“挑战杯”竞赛规定的取巧办法。
好的选题是“挑战杯”的开始;而除了选题之外,我也希望各位学弟、学妹在参加“挑战杯”时一定要多和老师、同学们交流。
我在大三参加“挑战杯”竞赛时,一开始认为人文学科尤其是我做的哲学会更偏重于个人的研究和写作。但后来我才逐渐体会到,只有在一起交流(包括与那些可能跟你完全不是一个方向的同学在一起交流)才能做到兼听则明。当时,校团委的老师和其他项目的同学们在交流中给与我的建议——如文本上的和展示环节中的——极大地完善了我的项目。
最后,感谢听到这里的大家。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说过:“变得更邪恶的人被带到更邪恶的灵魂那里,变得更好的人则被带到更好的灵魂那里。”(《法义》904e-905a)
诚然,参加“挑战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付出,但我认为这件事本身就已经非常有意义——与你们最亲密的同伴一起准备和研究,即便最终未必能取得那最高的荣誉,但在挑战自我和挑战更高目标的过程中,你们已经选择了一条向上之路。而在这条道路上经历的一切,将会成为你们生命中最宝贵的回忆。
最后,请允许我向各位老师、同学以及今天参与活动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困知勉行,天道酬勤,谢谢大家!
北京丨2022年11月
公众号丨天义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