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心科与管理人员在基地忙碌
标准化智能温室大棚内凤梨
大众网菏泽5月22日讯(见习记者 史珮)走在人群中,朴实无华,简单清爽的短发,总是精神百倍地穿梭于位于菏泽郓城县的牡丹种植基地。当费心科与你擦肩而过的时候,你不由得总想驻足去了解他,了解他种植油用牡丹致富的故事。
油用牡丹成“致富花”
走进郓城县武安镇马屯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费心科在种植基地内忙碌的身影。连片的油用牡丹青翠欲滴,牡丹田间还套种着花生、毛豆等农作物。和许多油料作物一样,油用牡丹的种子可制取食用油,属木本坚果食用油,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费心科是远近闻名的油用牡丹种植大户,是十里八村大家都交口称赞的能人。在掌握种植技术的前提下,规模化油用牡丹田种植,凭借良好的培育种植技术及产品质量,积累了大量稳定客户,在国内花卉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关于油用牡丹田的发展前景,费心科告诉大众网记者:酒香不怕巷子深,做出来好东西不怕销售不出去。
埋下头扑下身,学习中历练成长
一次偶然的机会,费心科了解到油用牡丹发展空间巨大,对照本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后,费心科发现马屯村非常适宜牡丹种植,便暗下决心,要敢为人先,靠“油用牡丹”走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路。他多次到河南洛阳、安徽亳州等油用牡丹种植基地,考察油用牡丹的用途、市场前景、种植效益、种植技术、间作模式、产品加工等信息。
一开始,费心科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牡丹9月-10月栽植,第三年才结果。费心科告诉大众网记者:“栽下苗后两三年挣不到一分钱,觉得不划算。”不过,面对困难,费心科没有气馁,经过多方求证,发现立体种植的模式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决定对牡丹田实行间作套种,立体式开发。由于油用牡丹喜阴,不耐高温,遇到高温容易枯死,所以,他在牡丹苗的行间套种绿化木高杆作物,并在牡丹苗行间套种大豆、毛豆等农作物,既有利于牡丹生长,又破解了前3年单种牡丹没收入的难题。
扶持政策进田头,种植户喜心头
近年来,国内油用牡丹产业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等中央领导先后对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做出了重要批示,将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国家林业局将菏泽市列为全国油用牡丹生产基地试点区,由于油用牡丹产业蕴含的丰富商机和发展潜力,得到了菏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落实《山东省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积极推广油用牡丹项目。
国家对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日益重视,为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目前,费心科油用牡丹田种植规模已达4500亩,成为鲁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油用牡丹种植最早、长势最好、技术最先进的种植基地。
凭激情展所长,牡丹套种路上佳绩连连
2008年,费心科成立了郓城县阳光花卉有限公司,经过9年发展,现已成为注册资本2200万元,评估总资产达4.56亿元的由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农科院重点扶持的一家民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国家鼓励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在菏泽市、郓城县两级牡丹产业办的指导下,费心科开始种植油用牡丹,截至现在,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达4500余亩。
2016年,费心科创办的郓城县阳光花卉有限公司成功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科技板挂牌。
费心科告诉大众网记者,不简单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不平凡就是反复把平凡的事做好。像费心科一样,油用牡丹基地的建设,引领了菏泽新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他们在油用牡丹田架起了“致富金桥”。
满腔热情助乡亲
“一个人富了不是富,大家富了才是富”。这是费心科的心愿,也是费心科努力的方向。费心科不仅仅是一名致富带头人,还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好人’。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种植基地的土地都是从村民手里流转过来的,然后聘请当地村民到基地工作,平均每年可解决1000余人的就业问题。
“比自个儿种地强”,这是郓城县武安镇马屯村村民徐福斌的切身体会,目前担任油用牡丹基地北区管理人员。谈到费心科,徐福斌告诉大众网记者,“在我们这里没有老板和员工之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指使老费干活。
在村民眼中,费心科是菏泽发展牡丹产业的积极践行者,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农家致富带头人,是当之无愧的“好人”,带领村民在奔向美好生活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