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是颠覆,是融合,站在农业的角度看它就是农业+互联网,如果再具体到农产品销售,它就是农产品+互联网的各类销售平台,在此总结为七大模式,希望能对各位有所脾益,下面我们具体来看:
一、农产品+社交平台
互联网社交平台众多,包括之前玩的人人网、开心网,现在人们常玩的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QQ空间、facebook等,社交平台的价值在于强互动与强信任,有助于个人品牌的建立,特别适合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创新创业,不仅能高溢价卖出农产品,还可玩转乡村旅游、产品订制等花样。
农产品+社交平台需要的能力包括社会关系、文案功底、故事营销能力、互动技巧等,有机会我们可以单独再聊。
二、农产品+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包括C2C和B2C两大类,C2C的代表当之无愧是淘宝,但淘宝主要是流量经济,其上聚集了数十万卖家,不做推广你的产品很难获得曝光的机会,且店铺装修与设计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因而对于广大普通农民来说淘宝作为一个销售渠道的价值越来越小。但如果你是一家合作社或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那么品牌经济是方向,你可以尝试选择与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一号店、聚划算、美团等电商平台合作,在其上开店或作为供货商,发布团购、打造爆品,增加销量并建立自身的品牌。
三、农产品+媒体平台
由于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等自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是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再加上论坛、博客和一些新式互联网媒体平台作为补充,人人都可以写“软文”来宣传自己的产品,也可以找公关公司来做软文宣传,如能写出一篇10万+的文章,那就要发愁产品不够卖了,此种模式适合特色农产品生产者进行尝试,其效果可参考CCTV7致富经栏目上推介过的农产品,但显然成本更低。
四、农产品+综合性信息对接平台
大市场与小农户是我国农业长期以来都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政府与企业一直都在探索,这些年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综合性农产品信息对接平台来解决这一问题,包括中国惠农网、中国绿谷网、一亩田、广东正地农产品交易所、新发地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等等,这些平台都能够发布产品供应信息和产品采购信息,但随着信息发布量的增加效果并不是很好,有些需要购买高级会员才能获得更好的服务。此种模式适合散户增加产品销路,其缺点是不易体现产品的品牌价值。
五、农产品+专业电子交易市场
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快速渗透,目前一些农产品品类里已出现了规模较大的专业电子交易市场,只做单品类产品的网络交易或拍卖,像重庆的国家生猪市场、斗南花卉电子交易中心、中国芦笋交易网、棉庄网等,他们由于只专注于一个领域,因而更容易在行业里形成影响,也更易汇聚本领域的交易者,值得各类型农产品生产者的大力关注。
六、农产品+C2B平台
C2B模式是指由消费者发起需求,引导农产品生产者进行生产或电商平台反向采购的交易模式。分别举例,如“聚土地”项目,由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虚拟购买一块土地,消费者可指定该块土地今年的种植品种,收获一年内土地上产出的所有农产品,并可到自己的土地上旅游度假、种植体验。另一种如美菜、链农、小农女,他们一方面汇聚城市里中小餐厅分散的采购需求,另一方面再回到上游寻找合适的农产品基地进行采购,或引导基地进行生产。此种模式适合城市周边的合作社或农场进行尝试。
七、农产品+自建网站
将自建网站放在最后是因为农产品生产者自己搭建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成本较高,需要专人维护和营销推广,而效果并不能很好的保证,因此不做主要推荐,但是对于一些实力较强的农业企业或合作社也可采用此种模式,其好处是自己的销售渠道不会受到他人控制或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