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药是药食兼用的植物,随着人们对着重保健的重视,山药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某些山药的经济也非常可观,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新途径。
关键词:山药;栽培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S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176-1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学名薯蓣,别名怀山药、淮山药等。具有2000年栽培历史,是药食兼用的古老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重视使山药更是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
1 植物学特征
根茎粗,直生,长可达1m,叶互生至中部以上对生,罕或3枚轮生,叶腋间常生珠芽(零余子)叶片形态多变化,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广卵形,常3浅裂至深裂,花雌雄异株,极小,绿白色,均成穗状,雄花序直立,雌花序下生,蒴果有3翅,多年生缠绕草本,有块状或根状的地下茎。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为掌状复叶,全裂或分裂,花雌雄异株,很少同株组成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被片6,2轮,基部合生,雄蕊6,有时3枚发育,3枚退化,雌花和雄花相似,性雄蕊退化或缺子房下位,8室、花柱3、分离、蒴果或浆果、种子具翅。
2 药用价值
块根含有丰富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淀粉等。补而不滞、不热不燥,有健脾止泻、补肺益肾的功效,用于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肾炎、糖尿病、遗精、白带等。性味甘、温、平、其水提液的体外实验表明,具有促进干扰素生成和增加T细胞数的作用,在实验性关节炎大鼠的研究中、山药水提液能显著抑制CU2+对r球蛋白的变性作用,表明具有抗关节炎的作用,还可消除尿蛋白、对突变细胞具有抑制产生的作用。
3 栽培技术
3.1 选地施肥
山药系深根性植物,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基施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草木灰200-300kg,再耕翻耙平整细,做1.3m宽的高畦或做垄即可栽种。
3.2 种苗的制备
种苗制备方法有3种:芦头繁殖、零余子繁殖、块茎繁殖。
3.2.1 芦头繁殖 在收山药时,选颈短、粗壮,充实饱满、无病虫害的山药切下芦头长约20cm左右,晾晒至断面收缩愈合后放入地窖内层积砂藏,地面铺15cm厚湿砂,上面铺一层芦头厚15cm再铺湿砂10-20cm,层积2-3层,上面盖稻草越冬。
3.2.2 零余子繁殖(珠芽) 播种时按行距20-25cm,开5-7cm深的沟,于沟内淋入人畜粪水待干后下种,按株距3-5cm播下零余子,播后可先盖上肥土后再盖土,稍加镇压,播后15-20天出苗,加强管理,生长期施肥2-3次,在10月下旬挖出,砂藏(同芦头繁殖)。
3.3 栽种
播种前先将山药苗晾晒一下,这样可以活化种薯,又能起到杀菌,出芽率高的作用。再按株距20cm种栽朝同一个方向平摆于沟内,栽后覆土,与畦面平。
3.4 田间管理
3.4.1 中耕除草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除草,一般3-4遍,人工除草,不要损伤种栽和茎叶。
3.4.2 追肥 为确保山药高产,一般追施2-3次,第一次在苗高30-50cm,追肥一次,每亩施人畜粪尿水2000kg左右或用高氮复合肥也可,第二次在山药膨大期,以含磷钾高的复合肥每亩30kg为宜,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以防早衰。
3.4.3 搭架 当苗高20-25cm时及时搭架,架高2m,将茎牵引到架上,使地上部通风透光减少病害。以利珠芽和地下根部生长。
3.4.4 排水灌水 山药耐旱,但太旱会严重影响山药的膨大,在出苗期和7-9月生长旺盛期,要根据土壤湿度适当浇水,到了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烂根。
3.5 病害防治
3.5.1 炭疽病 俗称落叶病,表现初期叶片发黄,叶片出现小斑点,最后茎枯叶落。防治:播种前用25%多菌灵粉剂500倍浸种10分钟,进行种薯消毒。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交替喷雾。
3.5.2 褐斑病 危害叶片,受害部产生不规则形褐色病斑,有时穿孔,多雨时为害严重,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500-600倍液喷雾。
4 采收
10月下旬地上部枯萎后,拆除支架,割下藤蔓,收集零余子,每亩可收250-500kg再从地的一端开始挖深50-70cm的沟然后依次小心将山药挖出,挖出后去净泥土,折下上部芦头作种,每亩可收鲜山药1200-2200kg。
作者简介:张福侠(1977-),女,吉林集安人,吉林省集安市头道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孙茂东(1975-),男,吉林集安人,吉林省集安市青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