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养殖今年行情如何_养殖致富经_今年养殖致富吗

胡根豪(右)捕龙虾

4月6日,火红的太阳早早地爬上了树梢。

早上刚吃过饭,“90后”小伙胡根豪便匆忙出门,赶往胡家镇学堂村的虾塘捕捞龙虾。他将虾笼放进塘里,很快,虾笼里爬满了或淡红或黑红色的龙虾,它们挥舞着偌大的钳子,好像在展示着它们的威武。

“最近是龙虾销售旺季,订购的人很多,我每天至少要捕捞几十斤。”胡根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返乡创业养殖稻虾

今年23岁的胡根豪老家在胡家镇黄金村,从小便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生活在隆昌城区。高中时,他毅然选择保留学籍参军入伍。由于是家中“独苗”,父母宠爱有加,他刚到部队时连衣服都不会洗。

几年的军旅生活,让他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练就了吃苦耐劳、执着坚韧的品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和一级士官。2017年底,胡根豪转业回到家乡,开始寻找创业路子。

近年来,胡家镇积极发展稻虾养殖,为不少返乡创业者指明了方向。

胡根豪的姑父李代富是胡家镇学堂村的村干部,去年,学堂村成立稻虾养殖农民专合社。得知侄儿在寻找创业路子,李代富找到胡根豪,询问他是否有兴趣发展稻虾养殖。胡根豪略加思索后,便答应了。

“选择稻虾养殖有三个原因,一是目前市场上龙虾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好;二是我从小就喜欢龙虾,对水产养殖很有兴趣;三是可以合理利用闲置地,促进生态发展。” 胡根豪说。

自从决定了发展稻虾养殖,胡根豪就开始四处取经,到周边地区考察稻虾养殖场,向养殖户请教龙虾养殖技术;积极参加隆昌市、胡家镇开展的各种养殖、种植培训会。同时,阅读稻虾养殖方面的书籍,上网查阅技术知识。几个月的学习、钻研,让他对龙虾的生活习性、养殖方法以及水稻的种植等有了深入了解。

2018年上半年,胡根豪在学堂村6组承包了38亩农田,与村民签订了3年租赁合同,成立了胡根豪稻虾养殖家庭农场。通过前期开沟、加网、调理水质等,当年10月正式投放了约500公斤虾种。

▲ 胡根豪养殖的龙虾

遭遇挫折不言放弃

“创业没有一帆风顺的。”这句话也在胡根豪身上应验了。

在养殖龙虾之前,胡根豪原本有一份较稳定的工作,但在创业过程中,他都是亲力亲为。每天下班,无论再晚,他都会第一时间奔赴农场巡塘。然而,他发现塘里的龙虾自投放后就四处乱窜,还出现了大批死亡的现象。毫无实践经验的胡根豪站在田边,眼看着一只只龙虾死去,非常着急,他立即联系了内江农科院的专家及附近的养殖大户。

原来,龙虾从其他地方运过来,生活环境改变了,有一个过渡期。“存活率能达到70%就算不错了。”养殖大户的话无疑给胡根豪打了一针镇定剂,他只好静观其变。

好不容易熬过过渡期,胡根豪又发现其中一块虾塘里的水突然变得浑浊,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类似油漆的物质,龙虾也开始死亡。

胡根豪这次保持了镇定,积极请教附近的养殖大户。他们众说纷纭,有的说是龙虾太多了,有的说是农田曾施过化肥……胡根豪将大家的说法一一记录下来,并在网上搜索资料、对比图片,仔细寻找龙虾的死因。

终于,胡根豪找到了答案:农户以前一直在该虾塘种植水稻,施了不少化肥,促使蓝藻生长。而死亡后的蓝藻漂浮在水面,影响龙虾的正常呼吸。加上该虾塘龙虾密度大,导致龙虾死亡。他通过药物调理及转塘处理后,虾塘的水质得到改善,龙虾死亡也得到抑制。

没想到,一段时间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龙虾养殖离不开深水,有一天早上,胡根豪来到养殖基地巡塘,惊讶地发现一块虾塘见底了。“哪里漏水了?”胡根豪二话没说,穿起水裤就跳了进去,卷起袖子,沿着塘边一点一点地查看。

不知不觉,胡根豪就在塘里待了一天。那个时候已是深秋季节,临近傍晚,微风吹来,让人瑟瑟发抖,胡根豪冷得鼻涕直流。然而,漏水源头还是没找到。

养殖刚开始就屡遭挫折,胡根豪急得眼泪都快掉出来了。小时候几乎没有吃过苦头的胡根豪脑子里突然闪出放弃的念头,但看着虾塘里的龙虾,他脸上又露出笑容,放弃的念头瞬间烟消云散,“明天再来找,我就不信找不出来。”

第二天,第三天,胡根豪在塘里泡了整整三天,终于找到了漏水源头,并将它堵住,解决了漏水问题。

辛勤付出终获成功

“龙虾养殖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除早晚巡塘、改善水质外,还要注意预防疾病以及防范干旱和暴雨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捕捞龙虾时,笼子的下放时间、下放方法等也很有讲究。”尽管养殖龙虾才短短几个月,但谈起“养殖经”,胡根豪已相当内行。

胡根豪的“养殖经”源于他对龙虾养殖的辛勤付出。记者采访时注意到,胡根豪的双手粗糙且伤痕累累。“这些都是龙虾夹伤的,长期泡水、逮龙虾,手自然粗糙。”胡根豪告诉记者,“为了创业,再辛苦都值得!”

辛勤付出终得回报。今年1月,龙虾开始上市。尽管周边有固定的龙虾收购大户,胡根豪仍然积极探索其他销售渠道,到隆昌的餐饮店挨家挨户推销等。如今,找胡根豪购买龙虾的人越来越多,他几乎不愁销路。

截至目前,胡根豪销售龙虾约400公斤,销售额约4.2万元。过一段时间,胡根豪还会在塘里种植水稻,让水稻和龙虾混养,有效提高农田利用率和效益,实现生态循环。“预计今年底就可收回成本。”胡根豪自信满满地说。

做大产业助农增收

胡根豪在创业成功的同时,积极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据了解,胡根豪每年支付给村民500元/亩的承包费,忙不过来的时候还会请村民到农场工作。

今年65岁的村民廖忠伟告诉记者,他出租了2亩农田,每年可以领到1000元的承包费。另外,他被聘请为农场管理人员,每个月还有500元的收入。对此,他非常满意。

胡根豪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的心里还埋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扩大稻虾养殖规模,积极探索虾蟹混养等模式,并把家庭农场建成集垂钓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