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对魔芋种植户进行栽培技术实操培训。孔应秀摄

合作社魔芋种植户进行栽培技术实操培训。孔应秀摄

今年38岁的张启德,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凤屯镇河节冲村大平地人,他可是十里八村的“名人”。

努力探索,解锁致富“密码”

这些年,身边的同龄人大多外出务工,张启德打心底里也渴望出去闯一闯,但是看着年迈的父母,又打消了这一念头。

“出不去,也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张启德上进,骨子里是个爱折腾的人,看着村里因外出务工而闲置撂荒的大部分土地,他想做点努力让家里增加些收入。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启德接触到了魔芋,说干就干,他整合了几亩闲置土地就开始试种魔芋。“开始那三年几乎年年亏本,好在是还种着些烤烟,给兜了底,不愁吃穿。”张启德望着眼前的魔芋地,深有感慨。

经过几年的摸索,张启德慢慢掌握了种植技术,2018年他成功地扭转亏损局面,2022年,一家人靠种植烤烟和魔芋的收入达40多万元。

记挂乡亲,传播“致富经”

“我是党员,我自己好了不算好,大家一起富了才是好。”张启德始终记挂着要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2019年2月,张启德说服同村的4名乡亲,成立了合作社,流转了村里的40余亩土地,首次尝试以专业化的形式规模种植优质魔芋。

张启德主动向周围群众讲解魔芋的种植方法、分析魔芋经济效益,希望带动更多群众一起种植。

一开始,很多村民并不看好他,抱着观望的心态拒绝了张启德的“好意”。同村的张启昌就是其中一个,“种魔芋风险大,种哪种品种魔芋、适合哪种土壤、施肥及后期管理等我都不懂,不敢尝试。”

对此,张启德并不气馁,他理解乡亲们的顾虑,因此,对种好魔芋更加上心,他要让乡亲们实实在在看到魔芋的经济效益。一番思索分析总结后,他有了新的想法:“引进楚雄大过口、八角、三街等外地魔芋种植大户试种。”

周光发是第一个来尝试的人:“这里属于高寒冷凉山区,只要品种选对,种出来的魔芋品质好、个头大、产量高,很好销售。”

发挥服务优势,当好群众贴心人

2020年,魔芋的良好经济效益成功为张启德的合作社新吸纳了18户成员。为了让农户们放心,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捆绑经营管理模式,产前为农户统一购进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降低了采购成本;产中开展技术培训,深入田间一线现场做技术指导;产后统一收购送往楚雄市和南华县的魔芋加工公司销售。

合作社把“单打独斗”的小农户捆在一起“抱团”闯市场,提高了合作社魔芋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也实现了农户利益的最大化。

2021年,常年外出打工的张启昌终于心动了,选择回乡加入合作社种植魔芋,而和他一起加入合作社的,还有36户农户。

张启昌试种了8亩,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3万元。

一花引来百花开,小农户与合作社利益捆绑,贴心服务,让农户吃下了种植魔芋致富的“定心丸”。

“在合作社的带领下,2022年河节冲村共种植魔芋200亩,产量达332.6吨,销售收入255.08万元,成员户均增收10000余元。合作社还辐射带动牟定县内共和镇、新桥镇、凤屯镇354余户农户种植魔芋2000余亩。”牟定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勇介绍。

敢闯敢拼,扩大致富红利

“四年来,在凤屯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及合作社共同努力下,共流转河节冲村委会辖区136户群众土地346余亩,每亩每年流转金1200元,四年流转费415.2余万元,户均3052.9元,并辐射带动当地58户群众种植魔芋200余亩,切实帮助河节冲村的农户们走上走稳走好了‘合作社+大户’的魔芋致富路。”凤屯镇副镇长吴维生说。

为不断普及魔芋种植红利,合作社与河节冲村委会建立了用工合作关系,对当地群众优先培训、优先用工。每月有序组织20余人到基地就近务工,加上烤烟种植用工,年用工量达350余人次,每人月务工收入1600元,每年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创收56万余元,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

常年在合作社务工的起玉贞说:“我家的土地全部流转出租,自己年纪大,也出不了远门打工,像现在来合作社干活好方便,种烤烟、种魔芋,随时都有活干,一年下来土地租金加务工工资可以挣3万多元呢!”

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幸福要靠双手奋斗。在张启德的带领下,牟定启萌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魔芋,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县级示范社”“州级示范社”,还多次被牟定县委县政府表彰。

张启德从未忘记自己努力探索种植魔芋的初心,他说:“一把筷子难折断,我会继续完善合作社经营模式,强化互助服务,做大做强魔芋品牌标识,探索延伸发展下游精深加工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魔芋力量。”(孔应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