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们这连片的土地,肥得很!”站在田坝里,说起得天独厚的资源,茶元村村支书江刚底气十足。

正如江刚所说,地处遵义播州区西坪镇的茶元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产业,我们村首选当然是农业喽!”贵州农学院毕业的江刚深知,茶元村占据了农业发展的天然优势。从2017年起,村里开始陆续种樱桃、核桃、清脆李、茶树,还建起了茶厂。

就在今年年初,茶元村产业项目增加新成员——蔬菜。村里实施“村社合一”,成立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争取资金建立蔬菜交易服务项目。村里很快建起550平方米蔬菜交易平台——钢架大棚、320立方米蔬菜保鲜库以及3000多平方米育苗大棚。随项目而来的,是现代化的种植、市场化的管理。

种红菜苔的效益_种植红菜苔经济效益_种植红菜苔致富

西坪镇党委委员皮天兵和茶元村村支书江刚(右)在育苗大棚查看蔬菜长势

“以前找不到好种子,管护不好,种出来的蔬菜‘歪瓜裂枣’。”村民有难处。

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有对策:统一采购优良种子,在推广种植阶段,村民免费领取秧苗!种植过程中,请专家集中培训,“手把手”传授技能。

“种出来了,卖给哪个哦?”村民有顾虑。

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来找市场:提前调研,精准找到“畅销”蔬菜种类。育苗前与蔬菜公司对接,由对方直接上门收购。

70岁的罗昭明是茶元村的低保户,家中老伴身患重病,儿子常年在外务工。村里发展蔬菜产业后,他领到免费秧苗,将家里三亩土地种上蔬菜。罗昭明算了算账,今年靠这三亩蔬菜,已经赚了近两万元。这是古稀之年的老人,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

“户户种菜,户户增收。”如今的茶元村,在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带领下,家家户户都能变“土”为“金”。

“村里下这么大功夫,创造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也不能闲着。”年过50的村民陈朝忠,信心百倍,开始自己的蔬菜创业路。他一下子流转了40多亩土地,种植白菜、红菜苔、南瓜等蔬菜。“村里经常有专家来指导,我只管一门心思种好菜。我们茶元村的蔬菜,如今不愁销路!”陈朝忠看着自己生机盎然的菜地,喜上眉梢。

种植红菜苔致富_种植红菜苔经济效益_种红菜苔的效益

蔬菜交易平台里即将销售出村的南瓜

茶元村不仅有适合种植蔬菜的土壤,也成为村民创业的沃土。

接下来,茶元村将实现智能化育苗,成立电商服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网络。

茶元村的蔬菜交易平台也将面向西坪镇服务,把区域内农产品纳入销售。这将进一步发展壮大茶元村村集体经济,同时带动西坪镇农业产业发展。

江刚告诉记者,在当地,茶元村还有一张响亮的名片——西坪镇辣椒示范基地。由西坪企业家甘远迪创办的遵义甘陈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茶元村种植了500亩辣椒。

种植红菜苔致富_种红菜苔的效益_种植红菜苔经济效益

甘远迪的目标是通过发展现代化的农业产业,让土地价值再翻上几番

栽苗、施肥、除草、采摘……辣椒基地里一年四季都需要人打理,也成为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好去处,“务工工资最高时,一天能拿到200元”。

“卖完辣椒,还要卖辣椒秆!” 在辣椒基地里,我们看到辣椒秆收割成堆。甘远迪介绍说,以往废弃的辣椒秆,现在正等待公司收购,提炼为辣红素,变废为“宝”。

深秋,辣椒已经采收完毕,甘远迪的基地上,机器声轰鸣,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种植红菜苔经济效益_种植红菜苔致富_种红菜苔的效益

机械成为基地上的新农具

我们面前的土地里,一台高大的旋耕机正在来回不停翻犁土壤。“只需要十多分钟,一亩土地就翻犁好了,要是靠人工扛锄头,一个人得忙活上两三天。”甘远迪告诉记者,农忙的时候还有挖掘机、覆膜机、开沟机……十多种新农具要轮番“上阵”。他的目标是通过发展现代化的农业产业,让土地价值再翻上几番,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说起自己的新梦想,这位65岁的企业家,满腔热情,干劲十足。

另一边翻犁好的土地上,十几位村民正忙着栽大头菜苗。村民陈庆会入秋后就到公司来栽菜苗,“十多天时间,赚了1000多元”。她对比了一下,“比外出打零工强”。

种红菜苔的效益_种植红菜苔经济效益_种植红菜苔致富

村民陈庆会忙着栽大头菜苗

“我都64岁了!”问起年龄,正在栽大头菜的村民翁庆芬爽朗地笑起来。身体硬朗的她,已在公司基地上班5年了。“我一个人带着孙子在家里,全靠在这里务工,一年能有一万多的收入补贴家用。”有这份工作,翁庆芬很感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茶元村人守着故土走新路,用新模式、新思维、新农具,全面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用勤劳和智慧,“蔬”写一本“致富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星 喻辉

编辑 韦依

编审 田旻佳 杨韬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