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区凤来镇高寿村桑茶产业基地,头发花白、精神矍铄,不顾雨后山路湿滑,健步走入田地间近距离查看桑树苗生长情况的,就是向仲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即将年满85岁的他,受重庆市人力社保局邀请,作为领衔专家参与2022年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走进武隆”活动,为武隆区发展桑茶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指导和智力支持。

对于向仲怀来说,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走访,而是时隔多年再次回家,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高寿村。

“农村大变样,已经找不到我印象中的地方了。”向仲怀感慨道,同时认真叮嘱当地负责人:“把思想放开点,把责任担起来,切切实实带动一方致富。”

情系家乡 心系乡亲

送上致富经:“桑茶+养殖”多元化发展

高寿村海拔300-1000米,历来就有种植桑树的传统,如今武隆区正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为高寿村发展桑茶产业带来了更大发展空间。

作为国际著名蚕学家、我国蚕学界唯一一位院士,向仲怀情系家乡、心系乡亲,把桑树产业带到家乡,切实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助力家乡发展。前期就以个人名义,向高寿村捐赠了1万棵桑树苗,推动当地种植起800余亩桑树。

5月19日,向仲怀一行来到高寿村,实地查看了桑树苗生长、管理情况。目前,高寿村桑茶产业基地尚处于起步阶段,向仲怀针对桑树苗的养护、病虫害的预防、灌溉施肥条件的落实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

每日农经青虾养殖视频_致富经养青虾视频_视频致富养青虾是真的吗

▲向仲怀对农耕产业发展给出建议

除了关切桑茶产业的发展外,向仲怀还鼓励高寿村发展养殖业,做到农耕全面、特色发展。在考察完高寿村乡村振兴示范点,详细了解“稻鱼共养”情况后,他提出要在“水田里做功夫”,在提高稻米产量同时,养殖经济价值高的螺蛳和青虾,以快速提高群众收入。

记住乡愁 留住乡情

走好振兴路:统筹村社培养产业带头人

桑,是高寿村振兴的“金钥匙”,也许更是向仲怀心中家乡的代名词。

“这边有一户姓刘的人家”“那边原来是养牛的”“那里还有一块坝子,原来的小娃娃就在那里耍”在高寿村,向仲怀走进少年时居住的老院子。老屋变菜地、旧舍渐倾颓,在已然变样的院子里,他一点一点寻找旧时房屋的模样。

从1950年离家求学开始,向仲怀就很少回到自己年少时的家,但他牵挂家乡的心始终未变。多年来,他充分发挥自身专家技术、资源优势,多次回到武隆调研考察当地蚕桑产业、茶产业发展情况,与武隆区签订了武隆茶桑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合作框架协议,还牵线搭桥加强武隆与川渝两地其他区县的合作,被聘为武隆区人民政府顾问。

视频致富养青虾是真的吗_每日农经青虾养殖视频_致富经养青虾视频

▲向仲怀介绍老屋情况

“农村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乡村振兴工作如何真正落实。一定要以村为单位统筹行动,同时着力培养产业带头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高寿村里,一株株桑树苗正在茁壮成长,但向仲怀的目光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放眼长远,提出乡村振兴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鼓励大家“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对于高寿村未来的发展,向仲怀给出建议:“特色产业带动一方,同时也要留住农家味道、营造乡土气息,让乡村回归朴实、回归本真。”他愿意尽己所能,为服务家乡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据了解,向仲怀帮扶高寿村只是此次双城专家团“走进武隆”的项目之一。5月18日-20日,共有9名高层次专家携团队深入武隆,为农业、文旅、教育、卫生四大领域9个项目提供智力帮扶,将有力助推当地基层高质量发展。

院士档案》》》

向仲怀

1937年7月生,男,汉族,重庆市武隆人。

1958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西南大学教授,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曾任西南农业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蚕学会理事长、重庆市第一届科协主席。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家蚕基因资源研究,建成国际最大的家蚕基因资源库,领导完成家蚕、微饱子、桑树基因组计划,研究论文分别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日本蚕丝学会特别奖、中华农业科教奖等多项成果奖励,荣获全国优秀教师、重庆直辖10周年建设功臣、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全国先进工作者、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