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个人认证”这事儿,挺正常的啊;由目前官方发布专栏中所提到的信息上来看,也比较合理,并没有什么太出格的地方。不知道前面有几个回答的喷点在哪?
首先,按介绍来看,个人认证分两类,一种“真实性”认证,一种“优秀回答者”认证。
“真实性”认证没什么好说的,Facebook、Twitter(Twitter貌似也是最近才开始做的)、微博,基本上所有的社交媒体都有的基础,用来定义“Ta”是真实的那个他/她,更可信更真实。只不过个人还是不太明白知乎为什么会选择把博士作为单独的一个认证类型...想体现用户高知么?
再回到貌似大家都比较关注的“优秀回答者”认证这块。
我觉得这个认证,如果能像产品描述说的,认证数量达到一定的级别,顺畅的运转起来,至少会有两方面直观的好处:(昨天看专栏印象中有个知友也已经提到了) 1. 让阅读者更快、更准确的寻找到有价值的回答 2. 激励写作者持续输出专业回答,而不是忙于虚无缥缈的写段子,写鸡汤
单纯从普通用户的角度来说,浏览效率更高,未来看到更多好内容的概率更大,那为什么不欢迎啊?
至于跟微博类比甚至觉得会造成大V和普通用户之间的割裂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这个设计,是因为用户获得了高权重,所以才有可能成为“优秀回答者”,被认证;而不是成为“优秀回答者”,被认证,所以有高权重。这个逻辑顺序不能颠倒啊,否则不就罔顾事实了么,知乎貌似也没给那些认证了的大V什么特权啊? 我觉得这个认证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一部分优质的内容分享者在之后更多进行专业维度的分享(因为能提升权重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拿微博来类比就更无厘头了。微博根本就不是因为认证而出的问题好吗?微博是认证名人,并向名人大规模倾斜资源。况且,我记得有段时间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竞争,双方员工有这方面的KPI,很不得双方比着给用户加V。最后毫不夸张的说,演变成:只要认识人,谁都能加,400块一个橙V。这才是新浪的认证系统后来被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这也是知乎在接下来需要警惕和规避的。现在来看,还是能看出来知乎对“专业”,而不是有钱、有名的鼓励和激励的。
再之后就得看知乎的运营了。一方面,如同@ Lachel 所说,算法是否存在漏洞?能不能把优秀的回答者都优先识别到?能否逐步扩充,逐步完善,还得再看。
PS:看有人提到说,知乎生财有道迟早开始卖服务。知乎有句话叫先说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没存在的事情似乎没什么讨论的必要了。如果之后的某天,这事儿变成了个收费服务,那我举双手赞成第一个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