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展新颜
——黑龙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纪实
松花江畔,白鹭成行;扎龙湿地,鹤影蹁跹;浩瀚林海,百鸟争飞。
祖国的东北角是她的方位,苍茫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她宽广的胸怀,雄浑的完达山是她不屈的脊梁。这里是中国“北大门”,这里是大美黑龙江。
初秋时节,行走龙江大地,千里沃野,万顷良田,处处尽显生机。白云映衬着蓝天,微风散发着稻香,一条条乡村公路通达顺畅,一栋栋村民新居拔地而起,一场场乡村旅游火热进行,一张张幸福笑脸辉映山水,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恢弘乡村画卷正在黑土地上徐徐铺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深情牵挂黑土地,多次就黑龙江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勉励要“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党的十九大以来,黑龙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高点站位、高标谋划,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注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更多目光关注乡村、更多资源投向乡村、更多力量建设乡村,全面塑造龙江乡村发展新优势、不断展现龙江乡村发展新形象。
头雁勇领飞,班子强起来
一踏进牡丹江西安区中兴村,一幅绝美的画面涌现在眼前:稻田观光小火车来回穿梭,特色田园民宿错落有致,一艘艘游船在中兴湖上荡漾,田中央“乡村振兴、中兴先行”八个大字书写着中兴村人的志气和信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中兴村党支部打出特色文化、生态休闲和引领带动“三张牌”,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建设,打造了稻田小火车、峰悦汽车营地等旅游项目。图为2022年游客乘坐中兴村观光小火车。
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有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面对当时“没人没钱没产业”的困境,党支部书记崔虎林没有等靠要,而是用自己的执着打动韩春山等14名“金凤凰”回村投资,发动党员带头筹资进行村容村貌提升,引进韩国风情园建设项目、冰雪主题产业园,实现了破茧成蝶的完美蜕变。
同样的故事在龙江大地不断演绎。
乡村振兴,班子是关键。首先是要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省委书记许勤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
自2020年以来,黑龙江深入实施“头雁提升工程”,拓宽渠道“选”、常态联动“育”、星级考核“管”、打开通道“奖”,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为推动黑龙江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牢基层基础,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选好配强农村带头人,直接关系到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效。”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博这样说。
干得好,首先要选得好。从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领办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群体中,选拔一批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群众认可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新一轮换届,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8.2岁、下降1.7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80%、提高9%,实现了“一降一升”目标,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比例达到96%以上。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大八旗村种植洋葱已有30多年的历史,坐拥“东北洋葱第一村”的美誉。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洋葱种植农户“单打独斗”,产业带来的收入微薄。有着多年洋葱经纪人职业经历的致富带头人颜世伟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两委”大力发展洋葱产业,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选对一个带头人,就相当于激活了一个村。”梅里斯镇党委书记王志刚感慨。
“耕耘者振兴计划”黑龙江省第1期乡村治理骨干培训示范班在肇东市开班,推动乡村干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夯实担当的宽肩膀、打开向上成长通道,让村干部有干头、有劲头、有奔头。按照“全员、精准、有效”要求,黑龙江分层次全覆盖高质量抓好培训工作,对9026名村党组织书记轮训;全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落实县乡两级共管责任,大力推行星级化考核管理;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明确乡镇事业编制专项招聘、择优提高在岗和离任补贴标准、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等激励路径。
一个好班子,离不开好的支部建设。黑龙江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整体质量。实施标杆型成长型党支部创建行动,连续4年在农村培育打造标杆型、成长型党建示范点257个。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整县提升行动,每年确定10个左右重点推进县(市)集中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农村基层党建标杆,辐射带动县域基层党建整体提升。每年选树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和担当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在深入推进“五个振兴”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优化党员“双培双带工程”,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对领导基层治理不力、集体经济薄弱等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落实一名县级领导联村、一名乡镇领导包村、一个县(市)直单位结对帮扶、一名第一书记驻村进行集中整顿,实行台账式动态管理。
据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兼省基层办主任钟兆斌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共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584个,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筑牢了坚强战斗堡垒。
边境线长、边境村多,是黑龙江的一个显著特点。抵边村、边境地区如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个现实的课题。
黑龙江立足省情实际,加强边境地区党组织建设、充实边境地区人员力量,深化边境地区军警地基层党组织共建、“六千里边关铸堡垒”等载体建设,建立健全边境地区乡村党组织与驻区部队、边防派出所工作协调机制。“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华夏东极党旗红”“党旗耀边疆”等边境地区特色党建品牌不断涌现,兴边固防、强边富民的战斗堡垒不断筑牢。
打好乡村振兴这场硬仗,就要派最能打仗的人。在3609个脱贫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乡村振兴重点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抵边村,一支支攻城拔寨的“突击队”,扎根在振兴一线,挥洒汗水。2021年以来,黑龙江省共选派了1150名第一书记、2459支工作队、8527名驻村干部。实行派出单位责任捆绑,加大帮扶支持力度;落实好工作经费和生活补贴,安排驻村干部定期体检、疗养,办理任职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优先提拔使用优秀驻村干部……一项又一项激励措施,精准发力,让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沉下身子在农村扎实干事、奋力创业。
精兵强将的入驻,给乡村注入了活力,给村民带来了希望。“王队长哪像个‘当官’的样子,一天闲不住,什么活儿都干,村里厕所堵了,他主动去掏,不怕脏和累。”在富裕县富海镇富民村村委会看门的藏兴云老人一说起驻村工作队长王敏,眼中满是敬意。
班子强起来,人心聚起来。支部建强了,村里的发展有了主心骨。示范有党员带头,村民的致富路正变得越来越宽。
“四动”聚合力,产业兴起来
在嘉荫县燎原村,一栋栋种植吊袋木耳的大棚随处可见,蔬菜瓜果采摘、花卉观赏、恐龙特色小镇科研体验,让游人流连忘返;在抚远市抓吉赫哲族村,饱含民族风情的木屋、造型独特的网红民宿,掩映在鲜花绿树丛中,风光旖旎的湿地格外迷人……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创一个品牌、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坚持组织推动、支部带动、政策撬动、改革促动,黑龙江打出系列组合拳,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打造农村基层党建的基础工程。
壮大集体经济,首在组织推动。黑龙江坚持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抓,盘活用好集体资产资源,加速发展集体经济。
鸡西市过去由于农村产业发展较慢,一部分村集体欠债较多。2017年,鸡西市制定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规划,开展了“金鸡归巢”计划。组织部门下乡跑村,梳理乡土成功经验,总结有效办法,精选集体增收鲜活案例,形成了包括入股保底分红法、资源资产出租法等“富村十八法”,为集体经济薄弱的村送去强村富民的“金钥匙”。
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梨树镇碱场村党支部组织合作社社员采收木耳。
“这样的十八法,让身处农村的干部看了就能懂,拿来就能用。”鸡西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鸡西市,空壳村不仅全部消除,很多村集体呈现出产兴业旺、人心齐、干劲足的喜人态势。
牡丹江市清理集体资源违规发包合同、方正县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清化收”、绥化市富集体富群众“双富工程”等经验做法不断涌现,让地方学有榜样、干有方法。
发展集体经济,离不开支部带动。各地推进党组织充分发挥对村集体经济的领导作用,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等多种模式,整合利用集体和入社群众的土地、资产、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目前,全省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比例达到81.2%。
多年前,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的村民们还靠打鱼种地为生。第一次提出“弃船上岸,转产增收”时,不少村民心生怀疑,“搞旅游?村里从没有人干过,行得通吗?”村子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村“两委”一班人外出学习经验、交流项目,依托民俗文化和边境风光优势,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升级游览体验,鱼制品加工厂、鲜食玉米加工厂、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也接连落成,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长,全村走上渔旅融合、多元发展的致富新路。
黑龙江省宁安市小朱家村党支部坚持抓党建促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乡村特色游、绿色农产品、特色种植养殖等多业并重的村域经济发展新路子。图为2018年小朱家村第四届旅游渔猎文化节。
郑立是友谊县一名基层党员,也是东建农资经销有限公司经理、鑫福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22年,她带领公司女员工、女社员发展壮大菜园经济,种植油豆角、黄金钩、鲜食玉米、小南瓜,打造友谊生态农业品牌,让农闲时的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现在,每人每年的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甚至可以达到年薪10万元。”她喜不自禁。
政策撬动,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关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黑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一项项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顶层设计方案陆续出台。
财政资金扶持、项目用地保障、农业信贷担保、税费减免优惠等帮助解决“起步难”问题;连续五年利用中央、省级专项扶持资金扶持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争取中央奖补资金开展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示范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叠加的政策红利,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提高群众收入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在黑龙江,经济积累薄、土地资源多的村占大多数。探索出穷村的改革发展模式和路子,是黑龙江前期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县乡村党组织大力开展以清理违规发包合同、化解不良债务和新增资源收费为主要内容的“清化收”工作,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强化资源管理,黑龙江省共清理村集体签订的经济合同39.6万份,涉及金额41.1亿元;化解村级债务33亿元;对土地确权后新增集体资源开展收费,每年全省村集体入账金额达11.1亿元,村均增收12万元以上。
“要想发展集体经济,首先要对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下手。”望奎县正兰头村按照从村干部到党员再到群众的顺序,逐家逐户对全村集体资产进行测量、登记造册,审核“陈年旧账”,清理不合理低价地、不公平出卖的树木,清理不合理开销“白条子”、草田、农机合作社等资产,为村集体增收200万元。
村里产业兴了,家底厚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正兰头村建设农民书屋、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配套设施;修建休闲广场,安装广场灯、棋牌桌、健身器材,硬化路边沟……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生态宜居、村风文明、景色宜人的村庄。
如今,黑龙江全面消除4573个无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7.5%、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2.5%,为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经济基础,正在唱响一曲强村富民的和谐曲。
汇聚在一线,人才动起来
“这党建云平台怎么用,小冯书记您来看看?”“我身体不好,做核酸、打疫苗走不动,小冯书记你得亲自来呀!”最近,哈尔滨市阿城区舍利村的村民们,习惯了有事就找“小冯书记”。
“小冯书记”冯新悦是黑龙江省“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的其中一员。从2020年起,黑龙江打破人才引进瓶颈,针对基层急需紧缺人才的实际需求,统筹全省乡镇事业单位编制资源,面向大学生“张榜求才”“带编引才”,公开招聘1.2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集聚。
发展村集体经济、调解村民大事小情、改变村容村风,乡村的各个角落,都活跃着这些大学生的身影。密山市宁安村村主任助理姜姗为致富能手讲政策、为企业跑手续,带领村民走上养牛致富路,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成了村民眼中亲切的“牛倌”。一身民族服装、一口流利达斡尔语的嫩江市繁荣村村主任助理杜志娟,开创了双语讲解先河,推动建成“达斡尔族风情一条街”等文化展示项目,吸引游客增加近一倍,村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如今,全省实现了每村都有1—2名大学生,农业管理、城乡规划、电子商务等乡村急需专业的占65%,极大满足了乡村发展需要。
1万多名大学生,如同1万多个火种,给乡村发展带来了光与热。乡村有了一支振兴生力军,基层也储备了一支“不会走”的强大后备力量。“对这些大学生,我们还有一整套严格的跟进培养机制,首批招聘的大学生中已有196人担任乡镇站(办、所)负责人。”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干部下沉,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近年来,黑龙江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千人行动”,选派省市直单位优秀年轻干部下沉乡镇挂职,既传播好经验好做法,也带动资源向乡村聚集。
“以前只知道种好地和搞好加工,这回知道了绿色产品认证和品牌营销是咋回事,准备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把产业做大做强!”七台河市长兴乡的刘长春兴冲冲地说。省工信厅干部姜哲自从来到乡里挂职,就常往几家中小企业跑,利用专业优势帮助谋划发展,协调农业专家前来指导规划,主动联系银行解决资金难题,帮助企业增收10万余元。
位置偏远、基础薄弱、观念落后,是边境村振兴发展路上的“拦路虎”。为重点支持边境地区,黑龙江开展“组团式援边行动”,为边境充实了专业人才力量。来自牡丹江的英语老师徐馥馨如愿来到了她始终牵挂的农村孩子身边,年近五十仍义无反顾主动报名援边,只因“农村孩子太不容易了,能拽上来一个就是赢,两个就是赚!”同江援边工作队的眼科医生孙静波刚结束七台手术,又马不停蹄地专门为几个患者赶到了卫明村:“白内障可以复明,治愈就是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来了相当于给老百姓在家门口开了绿色通道。”18支360多人的援边团队,怀着一腔热忱直抵振兴最前沿,为边境村播下希望的种子。
2022年黑龙江省开展“组团式援边行动”助力兴边富民。图为哈医大二院派驻同江市人民医院医生带教白内障手术。
除了招才引智、注入人才“强心针”,黑龙江还大力培育挖掘乡土人才资源,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齐齐哈尔打造高标准农民培训场所,杜尔伯特成立“全县农民就业创业联盟”,“黑土人才培育行动”致力于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助力本土人才逐梦寒地黑土。放弃铁饭碗,变身新农人,“种米姑娘”陈雨佳的直播镜头下,上官地村村庄变公园、稻田成景点;乌苏里江边口弦琴响,“赫哲三宝”的原创歌舞在赫哲民俗展示馆上演,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各类人才入乡返乡创业创新,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亲爱的朋友啊,欢迎你来到这里,这里有飘香的美酒,洗去你一路风尘。今天我们相会在美丽的渔乡,高高举起这杯酒,歌唱我们幸福生活……”万千人才奔赴龙江的稻浪黑土、雪原渔乡,伊玛堪的歌声重新在江畔唱响,幸福路致富路就在脚下延伸。
网格抵末梢,治理活起来
“要不是网格员,我这条命就没有了!”
2020年2月的一个深夜,佳木斯市永丰村村民杨静娜腹痛加剧,情况危急,立马联系了白天曾来入户走访的网格员石俊文,石俊文第一时间协调应急车将她送往医院,将她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有事就找网格员”,这已成了佳木斯人的口头禅。生活小事、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法律咨询、代办帮办服务,十大类1390余项事项,人们不出网格就能办理。“多网合一、全域覆盖”的网格组织体系也从佳木斯走向了全省,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区”。
“流动哨、顺风耳,说的就是我们网格员!”农村以70户左右为标准精细划分网格,让职能入格、服务关口前移,推动“1”名专职网格员、“X”名由机关企事业单位下沉党员干部等组成的兼职网格员,以及“N”名由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专业网格员,开展常态化走访,全省4.83万个农村网格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天上有网络,地上有网格”。整合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打造数据互通共享的网格化协调指挥系统,通过“数字化+网格化”与“一键响应”的联动处置模式有效破解“情况不明”和“信息孤岛”问题,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成效。
乡镇是乡村治理的“龙头”。黑龙江以“强乡赋能”改革增强乡镇党委推进乡村治理的统筹协调功能,持续破解“小马拉大车”的困局。
明确职责,为基层做“减法”。统一明确乡镇职责129项,差异化建立“一乡镇一清单”,同步建立乡镇职责准入制度,使乡镇从层层加码、强加任务、转嫁责任的困境和尴尬中解放出来。“照单履职、按单办事,既规范了权力运行,又减少了‘无用功’,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乡村发展和治理中去。”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白山镇党委书记高革对此感受深切。
统一赋权,做好放权的配套“加法”。统一制定赋权清单,将一些点多面广、基层亟须的审批服务执法权赋予乡镇。全省122个乡镇设立了行政审批机构,879个乡镇成立综合执法大队,900个乡镇全覆盖建立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深化强乡赋能改革,通过确权、委托、派驻三种方式,赋予乡镇经济管理权限511项。图为桦南县梨树乡综合便民服务大厅。
主动探索,创新开花,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肇东市推行“评星赋能”管理,通过赋分村规民约条款,建立星级管理档案,给村民“赋星”“打分”,促进“村里事”变为“家家事”,形成了人人弘扬新风正气的良好氛围。安达市老虎岗镇试点启动“信易+乡村治理”新型管理机制建设,将公民道德文化建设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引领乡村好风气。大兴安岭新林区开展“红色管家”活动,推动在职党员包楼宇、包户,做到管到心坎、服务到家。
文化凝聚人,引领乡风文明新气象。海伦市东风镇深入开展“好婆婆”、“好儿媳”、“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和谐家风、弘扬厚植孝善文化。虎林市支持乌苏里、黑土地、杨岗3个农民艺术团、21支乡村群众文化队伍常年开展“绿野放歌”送文化到农村巡演活动,推动形成文明守法、团结互助的良好乡风。村歌“村晚”、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充满民俗特色的民族节日办得红红火火,展现着龙江人特有的热情、质朴与幽默。有老百姓说,全村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了,民心也凝聚起来了!
五级书记抓,责任担起来
哪里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哪里就有火热的乡村振兴实践。
调研了解村集体特色产业,了解农村党建、村务公开、驻村帮扶等工作,给东风镇各村党支部书记、仁东村支委和党员代表讲党课……省委书记许勤上任伊始,就来到自己的党建联系点、乡村振兴联系点和党支部工作联系点海伦市仁东村进行调研指导,为他们解难题、明方向。
雁飞千里靠头雁。黑龙江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县委书记当好“一线总指挥”,带头包乡联村、抓乡促村,充分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作用;乡镇党委书记带头坚持岗位在村、阵地在村,带头包片联村、走村入户,切实担负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直接责任,发挥好“前沿作战部”作用;村党组织书记当好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发展致富的带头人,把队伍攥成拳头、让党员打好头阵,打通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最后一公里”。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孤榆树村党支部书记齐晓东(中间)带领村民走红色旅游发展之路,打造东北抗联教育基地。图为2022年村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现场商议旅游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的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巴彦县委书记兰淼这样说,“我每年都要走访所有乡镇,每一个乡镇要走访调研两三个村屯,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村容村貌等。”
责任落地,振兴才能实现。强化领导责任,梳理细化基层党建重点任务58项,逐项明确责任主体、细化职责分工,逐级制定责任清单,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责任机制;强化工作推进,对各项重点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建立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台账,采取日常跟踪调研、季度专题调度、半年“回头看”等方式加强动态管理,持续跟踪问效;强化考核评价,将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党委年度考核、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擂台赛”内容,采取视频调度、实地调研、飞行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工作进展客观评价、精准问效,考准考实工作成果;强化督导问责,实行亮牌、通报、约谈机制,以强有力的追责问责推动工作落实。
2022年,换届后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乡镇党委书记第一时间就在黑龙江省委党校进行培训。刻骨铭心的党性教育,聚焦实际的乡村振兴培训,让他们时刻拧紧思想上的螺丝,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责任上的落实。
工作实不实,述职听一听;发展好不好,擂台比一比。重点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抓党建促产业发展,按照年度基层党建重点任务,采取“每月一调度、每季一排名、半年一‘比武’、每年一评定”的方式,组织实施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擂台赛”,全面检验各市县年度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压紧压实各级抓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
一组组真实数据、一张张对比照片、一幅幅乡村美景、一个个典型案例,亮出了黑龙江各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立标实干、设擂比武,赛出了竞相赶超的“加速度”,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今年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出一幅建设“幸福龙江”的美好蓝图。这片肥沃的黑土地,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正在变成金山银山,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