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一场车祸,让他的生活跌入谷底,但他回到家乡创业,还带动老乡一起致富。
因为儿子生病,家里欠下几十万的债务,帮扶干部气急之下的一番“痛骂”,这位古稀老人,因为不服输,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在江西兴国县,这两位主人公的故事,也许正是扶贫要先扶志气的一种诠释。
轮椅上的创业者
回家发展养殖业的叶向阳
如果没有那一场意外,已经走出农村的叶向阳,就算创业,未必会跟农村有关。
十几年前一场车祸造成他颈椎高位截瘫,出行得靠轮椅,日常生活得靠别人照顾。经过十几次大手术,身体有所好转后,叶向阳闲不住了。
2013年,他投入10多万元在老家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办起了养殖场。“我之前在畜牧饲料行业担任大区销售经理,那时候就跟很多养殖户打交道。”叶向阳认为,有之前积累的专业知识、经验和人脉,做起来应该没那么难。
于是,他找来了堂兄弟、朋友等,开始了养殖。
2016年,他和另外两名返乡创业者共同成立了红阳春种养专业合作社。
这次,他们“取经”农村传统的养殖方法,合作社以鸡、牛粪作为牧草、柑橘和中药材种植的肥料,牧草则用来喂牛等,形成循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种养殖模式。
随着规模扩大,合作社开始吸纳贫困户入股,年底参加分红。“他们还可以种植柑橘、中药材、青草、养牛等。”叶向阳介绍,现在他们正在尝试托管和租赁养殖,将牛犊托管给乡亲们喂养,销售后支付他们一定的利润。
“我们其实很欢迎这种模式,散养的牛要比养殖场里喂养的更受市场欢迎。”叶向阳说。
如今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现有肉牛100多头,鸡1000多羽,种植了50亩奶桔,种植中药材5亩,鱼等,还形成了养殖,屠宰加工,配送一条龙的销售模式。
受益增收的精准扶贫户从16年的10户增加到22户,未来,叶向阳打算打造梯田花海,开办农家乐,尝试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更多人一起发展。
古稀老人的奋起直追
已经77岁的钟贯元依然很有干劲
年逾70,重新开始,对兴国县埠头乡的钟贯元来说,是帮扶干部骂“醒”了他。
因儿子患有先天性神经萎缩,几十年来,钟贯元和老伴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给儿子治病了。
几十年下来,病未治好,家里倒欠了不少债,钟贯元开始破罐子破摔。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多次上门找他,有个帮扶干部实在看不下去,说了他几句,钟贯元气的怼帮扶干部,“我有手有脚,不能穷一辈子。”
随后,在帮扶干部建议下,他去养猪场参观,2015年,他和女儿借了钱,买了三头猪,开始发展养殖业。
同时帮扶干部还帮他找了一份看厂子的工作,一年18000元。
恰好那年,猪肉价格不错,一头猪仔卖到了1000元,钟贯元一下子觉得,这条路走对了。
每天5点多起床,先把牛放出去,喂猪,随后去看场子,老人一下子变得勤快起来,周围很多人很惊讶,钟贯元却说,“70多岁了,还是得劳动,得搞钱,不然容易生病”。
2017年,钟贯元家里收入9万多元,其中养猪赚了6万多,因为给儿子治病借的债,大部分已经还清,去年他还重新装修了房子。
今年,钟贯元听说驻村帮扶工作队要重新利用龙砂村河滩边的荒地,支持龙砂村发展产业,他号召本村7户贫困户挨家挨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最终以村委会为主体申请成立了龙砂村种养合作社,他还当选为理事长,利用河滩旁的几百亩荒地发展产业,如今基地已完成了80亩土地的平整工作,用来种植木薯、红薯和西瓜,其中已经种植了27亩木薯。
很多人说他厉害,但老人还是那句话,“有手有脚,总不能穷一辈子”。